望诊-全身望诊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7017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诊-全身望诊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望诊-全身望诊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望诊-全身望诊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 诊(全身望诊),.,望诊概述: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收集病情资料、测知内脏病变的一种诊察方法。 望诊的临床意义:以表知里。通过望诊可以诊察机体内部的病变。 望诊的方法:在充足的天然光线下进行,充分暴露受检部位。,.,望诊的内容: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出物 望小儿指纹 舌诊,.,第一节 全身望诊概 述 全身望诊,是指对病人的精神、色泽、形体、姿态等进行仔细的观察,旨在对病人的整体病情获得一个总体印象。 全身望诊的内容: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四个方面。,.,一、望 神 (一) 望神的原理:望神,可以了解机体精气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一般来说:精气充盛-神旺,即使患病也轻。精气亏虚-神衰,有病亦多重。 (二) 望神的要点: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三) 望神的方法: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要迅速、敏捷,注意病人自然时的表现。 (四) 神的分类及判断:得神,少神 ,失神,假神,神乱五个方面。,.,望神得神(有神)表现:目光:两目灵活,明亮有神。 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 意识:神识清楚。 体态:动作自如,反映灵敏。 言语:清晰呼吸:平稳。 肌肉:不削。 意义: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虽病亦较轻浅,或当前即使病情较重,但其预后也多良好,.,得神例图,.,望神少神(神气不足)表现:精神萎靡,健忘困倦,懒言声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意义:多由气血虚弱,心脾两虚,肺肾不足。 从得神少神失神,常提示疾病又轻到重,脏腑精气日见衰减。,.,少神例图,.,望神失神(无神)表现:目光-目无光彩,瞳仁呆滞 面色-晦暗暴露 表情-淡漠或呆板 意识-朦胧 体态-身体沉重,反应迟钝,动作失灵 言语-断续 呼吸-微弱或喘 肌肉-周身大肉已脱表示: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严重,予后不良。若神识昏迷,语言错乱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然昏倒、目闭口开、手撒遗尿,是失神重症,病情更为严重,表示阴阳离绝。总之,失神是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予后不良。,.,无神例图,.,望神假神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的预兆。表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原目暗睛迷,突然目光转亮;原语声低微断续,突然响亮起来,言语不休,想见亲人;原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原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食不知饱。机理:假神的出现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无所依附而外越,残精无所固摄而外泄,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侯。古人比做残灯复明,回光返照。,.,假神例图,.,望神神乱神乱:即精神错乱,神志异常,见于癫、狂、痫病人。癫-表情淡漠,沉默寡言,郁闷不乐,神志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心脾两虚,神不守舍。狂-狂躁不安,呼号怒骂,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或阳明热盛,热扰神明;或蓄血瘀阻,蒙蔽神明。痫-突然昏倒,口吐涎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因肝风内动,夹痰上逆,蒙蔽心窍所致。,.,二 、 望 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素问.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全身各脏腑的精气皆通过经络而上荣于头面,而且脏腑在面部都有其相应的感应区,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所以望面部色泽可以了解脏腑气血之盛衰及邪气对脏腑气血的影响。,.,2.常色:即正常面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皮肤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 主色:凡属个体特征,终生不变的面色。中国人的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客色:人体受季节、气候、饮食、环境、工作、情绪、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面色)。举例:因为季节变化而发生的面色的改变。,.,3.病色:人在疾病状态时面部出现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暴露。病色有善恶之分,根据病人皮肤颜色有无光泽和病色的显露程度而划分。 善色:病人面色异常,但色泽明润含蓄。说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恶色:病人面色异常,但色泽晦暗枯槁。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于面,是凶兆, 表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4.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的脏腑和不同的疾病,其具体的表现和主病如下:,.,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淡白: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主血虚证或失血证。,面色淡白,准头明润,口唇淡红。主虚损。气虚证,逐渐康复(贫血,已有好转),.,白光白:主阳虚,或阳虚水泛。,面睑虚浮,隐约可见红色浮络,口唇独红。主水肿。脾肾阳虚。,.,苍白:主阳气暴脱或阴寒内盛,或大失血。,面色苍白而浊,天庭、眼窠、山根、口角皆黑,口唇暗红。为咳嗽。肺肾气虚,寒饮内盛。,.,黄色:主脾虚、湿证。 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萎黄: 面色淡黄而晦暗不泽为萎黄。主脾胃气虚。,面色萎黄,暗淡不泽,口唇尚红,准头明润。为虚损。脾胃气虚。,.,黄胖:面色淡黄而兼虚浮为黄胖。主脾虚湿蕴。,面目虚浮胖肿,色浊淡黄无光,鼻柱发黑,口唇色淡。为阴水。脾肾阳衰,湿浊上泛。,.,黄疸:面目一身俱黄为黄疸: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阳黄,病色红黄,两目黄赤,面容消瘦 。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多因有热而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但亦见于虚阳上越的病人。,.,满面通红:主实热。是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为头痛、牙痛。胃热肝火(高血压病),.,两颧潮红:主阴虚。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人。,面色发白,两颧潮红,眼圈发黑,为阴虚潮热,见于肺肾阴虚肺痨病人。,.,戴阳证:症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 主久病脏腑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属病危。,.,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多由寒凝气滞,或痛则不通,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面色淡青或青黑:主寒盛、痛剧。 为阴寒内盛,或痛则不通,使面部脉络拘急,气血凝滞所致。可见于阴寒腹痛病人。,.,面色青灰:主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的胸痹。若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主心阳暴脱,心血瘀阻,可见于真心痛等病人。,面色青灰,沉而不浊,舌紫暗,苔白腻灰黄。为胸痹。胸阳不振,痰浊瘀阻,有化热之势(冠心病,心绞痛)。,.,面色青黄相间,又称苍黄。主肝郁脾虚。,面色青黄,色沉浊暗,眼睑浮肿,目精无光,口唇略红 。为肝木乘脾,脾肾阳虚,湿郁化热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主惊风。 多因邪热亢盛,燔灼筋脉,筋脉拘急,而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多由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所致。,.,面黑暗淡:主肾阳虚。 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血失温煦所致。,.,面黑干焦:主肾阴虚。因肾精久耗,阴虚火旺,虚火灼阴,机体失养所致。,.,眼眶周围发黑:主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面色黧黑,眼窝口角尤甚,下唇黑斑。为便血。肾亏脾虚,虚火上炎,内有瘀血。(幽门糜烂变形,直肠溃疡便血),.,5.望色时的注意事项*注意病色与常色的比较。*注意望面色与其他部位的望诊相结合。*注意气候、情绪、饮食、昼夜、光源、化妆品对面色的影响。,.,小结与复习思考题:1.常色与病色的特征如何?2.善色和恶色分别有何临床意义?3.简述五色主病的内容。4.何谓黄疸?阳黄和阴黄有何不同?5. 望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三、 望 形望形是观察病人体形、体质和形态来诊察疾病的方法。(一)望形诊病的原理及意义 原理:察外知内 意义:根据形体的强弱胖瘦等表现以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 (二)望形的内容:强弱、胖瘦、体质,.,1.形体强弱 强-身体强壮,表现为胸廓宽厚,骨骼粗大,皮肤润泽,肌肉丰满。说明内脏坚实,气血旺盛。 弱-身体衰弱,表现为胸廓狭窄,骨骼细小,皮肤枯槁,肌肉消瘦。说明内脏脆弱,气血不足。,.,2、形体胖瘦 胖瘦:过胖或过瘦都可能是病理状态。 胖而能食,为形盛有余,脾胃健旺; 胖而食少,为形盛气虚,脾虚有痰。 瘦而能食,为中焦有火; 瘦而食少,为中气虚弱。,.,3、体质类型1)阴脏人 特点:偏寒、抑郁、多静。 表现:形体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 多见阴盛、阳虚证。2)阳证人 特点:偏热、亢奋、多动。 表现:形体偏瘦,面色偏红,畏热喜冷。 多为实证、热证。3)平脏人 表现:胖瘦适中,寒热中和。,.,四、望姿态望态:是观察病人的姿势和动态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一)原则:阳主动,阴主静,故喜动者为阳证,喜静者为阴证。(二)姿态异常及意义1. 卧态:病人卧位,身轻自能转侧,面常向外,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如身重不能转侧,面常向里或蜷卧成团,多为阴证、寒证、虚证;仰面而睡属于阳;睡而伏者属于阴2. 坐态:若坐而仰首,喘粗痰多,多是痰涎壅盛的肺实证;若心悸、浮肿、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是心阳不足,水气凌心;若但坐不得卧,常是心肺病人多见;若坐而俯首,气短懒言,多属肺虚或肾不纳气;3. 活动异常:振颤-眼睑、面、口唇或手指、足趾不时颤动。见于急性热病,为动风先兆;见于慢性久病,为血虚,血不养筋所致:角弓反张-项背肌肉强直,头向后仰,躯干前挺,身体呈弓状。属肝风内动。痿证-肢软无力,行动不便而不痛,为阳明湿热,或脾胃气虚,肝肾不足。痹证-关节肿痛,肢体行动困难,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肢体经络所致。中风-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中风之中风入脏;若神志清楚,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中风之风中经络。痛处也多特殊姿态-护处必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