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99950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六章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讲授:戴小标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六章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有机结合分析与设计6.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态与动态设计内容和考虑的方法6.2机电有机结合之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态设计考虑方法6.2.1典型负载分析一、典型负载二、负载的等效换算1、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2、负载转矩的等效换算6.2.2执行元件的匹配选择6.3机电有机结合之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动态设计考虑方法6.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说课,学情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六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与分析负载分析(执行元件选择与校核),教学内容与目标,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传动系统各级传动比的最佳分配原则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满足机电系统响应快要求),机械原理:建立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理论力学:圆柱体转动惯量计算,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说课,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目标,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转动惯量的等效原则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及计算分析,初步理解课程结构框架掌握转动惯量及其等效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转动惯量等效的意义形成正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的思维方法,知识目标(掌握):,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说课,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转动惯量等效的意义,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转动惯量的等效原则,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及计算分析,重点难点,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说课,学情分析,理论力学和机械原理中学习过,保留旧有的思维习惯,教学方法,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说课,案例式教学采取对比、反问、提问、归纳等方法,构建框架,动能守恒定理系统中所有零部件动能(包括平移和转动)总和与等效后的动能(一般为转动)相等,拓展视野,通过对比剖析理论力学和机电一体化中对公式的不同要求,在工程背景上进行拓展训练,提炼知识点结构主线:,教学设计,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问题的引出,1,图1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全闭环控制系统,例:由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的全闭环系统,如图1所示,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移动工作台导轨上。这种方式常用于不能采用大变速比的直流伺服电动机或CNC机床的连续切削控制等的驱动系统中。已知:,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等效转动惯量计算的意义,2,机械系统设计:建立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各级传动比的最佳分配原则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满足机电系统响应快速的要求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与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负载分析(执行元件的选择与校核),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等效转动惯量的推导,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回转运动,应用等效前后总动能不变的原理,进行等效转动惯量公式的推导。,3,等效原则,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等效转动惯量的推导,3,强度问题,注意,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的相关问题,电机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为机和电的有机结合点,它的选取至关重要,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就是为后续执行元件的选择和校核做好准备;根据理论力学的知识:对于旋转体零件转动惯量J=d4L/32。式中:材料密度,钢=7.8103kg/m3;d直径(m);L长度(m)。,为什么将转动惯量常等效到电机输出轴而不等效到其他轴?,4,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工程应用,5,图1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全闭环控制系统,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工程应用,5,图1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全闭环控制系统,注意,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工程应用,5,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的规范过程,(1)确定研究对象,要等效到哪根轴;(2)分析移动部件有哪些,转动部件有哪些;(3)列出所研究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计算公式;(4)分析并计算公式中的各未知参数;(5)将求得参数代入第(3)步公式求解。,注意,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由转动惯量展开的关于知识点结构的讨论,6,机电一体化公式的应用,理论力学公式的推导,公式的推导与应用的区别?,思考:,公式的推导注重逻辑推理,慎密,精确,考虑问题的普遍性,公式的应用注重实际效果,忽略次要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转动惯量公式,考虑齿、键槽、轴肩、轴承,忽略齿、键槽、轴肩、轴承,理论力学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研究对象有不同侧重点,应用,推导,转动惯量的表达式为,若刚体的质量是连续分布的,则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可写成,注意,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等效转动惯量计算练习题,7,设有一工作台X轴驱动系统,如图2所示,已知:参数为下表中所列以及MA=400kg,丝杆基本导程Ph=5mm,FL水平=800N,FL垂直=600N,工作台与导轨间为滑动摩擦,其摩擦系数为=0.2。试求转换到电动机轴(I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JeqI?,图2工作台X轴驱动系统,注意,梁的强度条件,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