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蹴尔而与之蹴:踩踏(2)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益处(3)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4)寡人谕矣 谕:明白,懂得(5)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6)齐师败绩 败绩:大败(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8)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9)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10)引喻失义 义:道理(11)斟酌损益 益:增加2.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5)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6)孰视之孰,同“熟”,仔细。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注意体会其今义。(1)长跪而谢之谢:道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牺牲玉帛 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4)小大之狱 狱:指诉讼事件(5)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6)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扩大(7)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8)由是感激 感激:感奋激发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间又何间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B.鄙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C.从民弗从也战则请从D.故公问其故故克之【解析】A项“间”的意思分别为参与/之间;B项“鄙”的意思均为浅陋;C项“从”的意思分别为顺从/跟随;D项“故”的意思分别为原因,缘故/因此,所以。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蹴尔而与之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不效,则治臣之罪D.专诸之刺王僚也【解析】例句和D选项中的“之”字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和B项中的“之”字作代词;C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的。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一(湖北黄冈中考改编)【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敝:破(3)略无慕艳意 略无:完全没有(4)还次蒲州驿 次:停留,住宿(5)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咨:咨询,询问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划分的时候,应该以词语的意义为单位,表达一个意义的词语就不能被隔断开。题目中还做出了提示,“断两处”。“循宪”是人名,他所做的是“方复命”,因此第一处划分为“循宪方复命”。“有者”是一个固定搭配,后面应该断开。4.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才能超群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的能力。第(1)题考查对作者的态度的分析,文中体现态度的语句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第(2)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作答时,要根据张嘉贞在这两件事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其言行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参考译文】【乙】张嘉贞失意落魄而胸怀大志,既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候投宿在蒲州馆驿。张循宪正打算向朝廷汇报工作,可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很长时间没有解决,非常担心。就问馆驿官吏:“这里有没有见识高的人?”馆驿官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召来张嘉贞并与他相见,拿那些困惑了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咨询他,张嘉贞随口应答,都使张循宪豁然开朗。等到让张嘉贞起草奏章时,又出乎张循宪的意料。另一天,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良,品德很好。我怎能没有一个能举荐贤人的官员呢?”于是把张嘉贞召入内殿,隔着帘子和他说话,武则天很欣赏他。第二天,张嘉贞被授官为监察御史。二(山东聊城中考改编)【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罃(yng):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克,攻取。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公将鼓之之:起补足音节作用(2)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3)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4)皆初气过锐 皆:都(5)渐就衰竭之故 故:缘故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2)此善于用气者也。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7.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C.【乙】文用“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解析】【甲】文中的鲁庄公虽然是一个没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人,但他能及时采纳曹刿的合理建议,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鲁庄公并不是昏君。8.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的观点。【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参考译文】【乙】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我对这几句话,经常细细体会。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用尽就可以了。孙权攻打合肥,被张辽击败;诸葛亮攻打陈仓,被郝昭击败,(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久攻不下)士气就渐渐衰竭的缘故。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自行灭亡。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三【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候(2)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扩大(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显示,表明(4)年与时驰 与:随着,随同(5)意与日去 意:意志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淡泊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11.简要分析【甲】文中诸葛亮劝谏的高明之处。示例: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他以人臣的身份,从当前形势出发,分析并指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达“欲报之于陛下”的真挚情感,使后主刘禅能够采纳自己的谏言。12.在【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分别给刘禅和儿子什么劝诫?刘禅:扩大听闻的范围,赏罚分明。儿子:宁静、勤俭、惜时。(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