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全部教案

上传人:Q** 文档编号:368625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全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全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全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 3 单元全部教案2018 年部编本新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感情充沛、引人深思。课文讲述了一只小鸟和一棵树的约定,来年再次相会,可是第二年树用自己的躯体点燃了灯火,小鸟为了友谊,为了一个信念,一路追寻,对着灯火为大树唱起了歌。这个故事打动我们的不只是鸟儿的信守承诺,而是一种伟大的友谊展示。读完文本后略有一丝伤感。同情小鸟失去朋友的悲哀,但又为小鸟这种执著的精神而感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值得我们去探索。细细品读文本,有的老师或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要学习小鸟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要体现小鸟和大树的这种纯真的友谊;甚至还有的老师会提出,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破坏树木。这些都是对课程文本多元化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对文本多元化的解读是件好事,但并非毫无边际。对于本文的教学,我认为关键应放在使学生理解感悟小鸟为了纯真忠诚的友谊、为了信守承诺而苦苦追寻的精神。从另一侧面,我们还可以解读文本,就是大树最终燃烧了自己,照亮别人,这难道不是一种能够伟大无私的奉献吗?人类砍伐树木,并不是随意砍伐,而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说在保护环境的前题下,我们更该理性的考虑到小鸟的纯真,大树的无私奉献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我一直很困惑,由于没有教过本篇课文,第一次安排设计有些生疏,在预设中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阅读进程:一读课文,读出多元。在开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他对这篇课文的最初印象展示出来,形成多元。二读课文,学生质疑。掌握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三读课文,深入理解。解决疑难问题四读课文,角色扮演。因为这篇课文对话较多,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带着这种感情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 五读课文,读出想象。小鸟究竟在想些什么。它想对大树说些什么?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六读课文,对话多元。面对学生初读课文时的不同观点,分析文本之后,学生有什么样的认识,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对话中体会文章所蕴含更深一层的含二课堂建构的基本理念1、主要形式:“阅读阅读(质疑)阅读(解惑)对话(角色朗读)阅读(读出想象)感悟(读出多元)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音乐2、价值定位:体会小鸟于大树的友谊,弘扬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础上的。3、行为习惯:从阅读走向多元,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三预设的学习方向1、字学生自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多种途径的阅读,感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3、在朗读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对多元化的思考。4、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倡导多元,进行连笔。5、复述故事内容。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学会多元对话,多元交流。通过读来理解文本内在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鸟与大树的纯真友谊,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谊是建议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教学重难点:感悟文中角色的对话,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片断(略带伤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钢琴曲)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当小鸟面对灯火唱歌时,表情非常悲伤,唱完歌后,小鸟飞走了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鸟为什么对着灯火唱歌吗?板书课题:去年的树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讲课文读通顺,读熟,不理解的反复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意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汇报交流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质疑学生拿出笔默读课文,讲不懂得地方,惑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默读更有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掌握学生的原始认知水平)教师预设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A、小鸟为什么去寻找树?B、小鸟和树是好朋友,从哪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C、小鸟飞走了,小鸟会想些什么?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答疑解惑,适时引导,点拨。在理解小鸟寻找树的过程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小鸟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这部分老师依据学生的的质疑,在解答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去读,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文本)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角色朗读1、通过上节课的学生,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分角色进行朗读(1)小组练习(2)推荐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播放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钢琴曲烘托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二、再次朗读,读出想象小鸟对着灯光在唱歌,唱完后飞走了,此时此刻,小鸟在想些什么呢?(在以上感悟的基础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回归整体,对话多元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读后你又有什么感受?你又体会到什么?读完后拿出练习本将它记录下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写完后进行汇报。(学生在理解课文后,进行多元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四、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回家后向自己的父母讲述这篇童话故事。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那一定会很好是第三单元童话篇的第二篇课文,它主要写一粒被泥土紧紧包裹的种子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粒种子努力生长成一棵高大的树;然后被农夫砍来做成了一辆手推车;手推车慢慢变老,旧木料被做成了一把椅子;椅子也老了,农夫把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课文,认识“缩、努、茎”等 7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3.分角色表演课文,通过表演理解课文内容。4.感受“人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体会生活的美好。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2.感受“人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体会生活的美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演道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激趣师:孩子们,你们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吗?说说看。(生自由发表意见)2.师: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你是不是觉得那一定会很好?对呀,就连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有自己的愿望,也觉得那一定会很好。3.揭示课题:9、 那一定会很好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像画面。2.师:当我们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童话故事中,此刻你最想说什么?3.师:此刻,你们一定被这个奇妙的童话故事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字词上的拼音读一读。(1)出示生字: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3)学生联系本课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4)开火车读生字。(5)将拼音宝宝去掉,学生再读生字。(6)将生字放到词语中,读一读。缩小 努力 根茎 手推车 吱呀 拆掉 旧木料4.当生字跑到句子中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再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主要写了什么事?5.师概括课文内容。三、再读课文,品读领悟。1.分小组读课文,合作思考讨论:(1)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2)文中共出现了几次“那一定会很好”?找一找。(3)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与小组的同学分享交流。(4)为什么在课文最后会说“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5)比较一下, 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分小组完成讨论,老师巡视指导。3.各小组同学汇报。(1)一粒被泥土紧紧包裹的种子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粒种子努力生长成一棵高大的树;然后被农夫砍来做成了一辆手推车;手推车慢慢变老,旧木料被做成了一把椅子;椅子也老了,农夫把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2)文中共出现了 4 次“那一定会很好” 。A 种子想,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B“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树这么想着。C“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D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优美的句子:A 种子想,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表演怎样才能大口大口地吃东西,你们平时都大口大口地吃过哪些东西?B 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长、钻、站这 3 个动词用得很好,写出了种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站起来,非常兴奋。(4)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行。(5)比较那一定会很好和去年的树相同点:两篇都是童话故事,都写出了大树从种子开始到生命的最终结束的一生。不同点:那一定会很好中,从种子到大树,从大树到手推车,再从手推车到椅子,最后从椅子再到铺成地板,都是随着它的愿望走的,整篇课文仿佛都是在实现自己的愿望,很美。而去年的树中,从树被伐木工人砍来制成火柴,最后再用尽,都不是树想要的,是被迫的,它还没有完成和鸟儿的约定。整篇课文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4.再读课文,体会从种子再到木地板的整个过程,感受课文的美。四、拓展延伸。一粒种子从长大成大树,到最后被作为地板铺在阳台上,它那一生完成了吗?如果你觉得还没有,那它还会怎么样?仿照课文中的写法,你再试试看。五、布置作业。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 能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本课生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贮藏” “蹭”等词语的意思。2.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3.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红头经历了一次十分危险的旅行,体会青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积极的鼓励,及时的援助,帮助朋友红头拜托困境。4. 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教参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蟋 蟀 嚼 贮 咽 蹭”6 个,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3 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了解本文的题材。1. 读课题微波炉的话 人体内的修理工2. 介绍课文题材板书:旅行指导“旅”书写3.了解主人公指导“蟋蟀”书写4. 介绍旅行地点 齐读课题2、学习 17 小节,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1.开火车读 1-7 小节。2. 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概括故事起因。3、学习 8-20 小节,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1.自由轻声朗读 8-20 小节,圈出红头旅行的地点。2.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说红头旅行的路线。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箭头。过渡语:红头被大黄牛吞进了嘴里,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面。课文就是通过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同桌两个合作读好对话出示对话。3. 交流省略号在句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 了解标点的作用,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一) 学习第一组对话(1)指名读红头的话,读出断断续续的语气。(2)体会害怕恐惧的心情。过渡语:红头陷入了危机,它的好朋友青头赶紧来救它。(3)指名读青头的话。(4)了解青头想表达的内容板书:从不咀嚼 指导“嚼”的读音 跟读一遍(5)体会青头说话时的焦急心情。出示提示语 理解“一骨碌“ 开小车读(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过渡语:尽管青头这样指导,红头还是说(小组读)(7)体会提示语的作用(8)了解此处省略号的作用小结:同学们,第一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反映出人物的心情;第二组省略号联系了下文,我们知道说话被打断,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二) 学习第二组对话(1)那青头被打断了什么话呢?你说正音:贮藏 你读准了这个词,开小火车读解释:贮藏的意思就是储藏 你们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解释(2)了解层意读读这段话,你知道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安慰、牛胃的功能构造)看着图说说牛的胃是怎么样的。出示图片:牛肚子结构图 板书:四个胃、贮藏、消化(3)用上这两组关联词,把青头表达的两层意思连贯地说一说,小组讨论一下。(三)学习第三组对话(1)引读红头的回答(2)讨论青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3)提炼牛是如何反刍的信息(四)小结(1)引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2)关注标点(五)体会青头的行为(1)解释蹭,和同桌演示。(2)表演打喷嚏。(六)体会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旅行积累词语:化险为夷 有惊无险 转危为安 齐读(七)根据屏幕,说一说自己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四、总结全文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课文通过它们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生动而又有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从这次旅行中,了解到了一个科学知识,也就是牛吃草有反刍的特点。以后我们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文体。一定要读懂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板书设计:10.在牛肚子里旅行牛嘴从不咀嚼 细嚼慢咽 反刍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四个胃 贮藏 消化作业设计:1 根据提示写出第 7 节和第 11 节的主要内容。第 7 节写红头和草一起被_。第 11 节写青头大声告诉红头要_。2.牛的胃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做个讲解员,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11.一块奶酪教学设计内容分析:一块奶酪讲的是蚂蚁队长集合队伍去搬粮,出发前,蚂蚁队长强调了搬粮纪律:“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在搬粮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奶酪,它们抬着奶酪,虽然很想吃,但一想到有纪律,都忍住了,蚂蚁队长用力过猛,拽掉了一角,它很想吃,经过内心的挣扎,它最终把奶酪渣给了最小的蚂蚁。这样,它们搬得更起劲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以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要求它的蚂蚁团队,它们的队伍才能齐心协力将粮食搬进洞。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认识“宣、处、诱”等 11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蚂蚁队长严明的纪律性,以及它以身作则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重点词句的含义。2.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美好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播放蚂蚁搬食物的情境,说说蚂蚁是怎样搬食物的?2.学生畅所欲言。3.通过观看蚂蚁搬食物,说说你有什么感受?4.揭示新课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听老师配乐读课文,边听范读边想象蚂蚁搬粮食的场面。2.听了范读,你想说什么?3.现在,你们是不是有点喜欢蚂蚁队长了呢?下面让我们将课文读一遍。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请作上记号。4.学生自由读课文。5.解决生字新词。宣 处 诱 舔 强 犯 禁 稍 豫 跺 聚(1)借助拼音读一读。(2)学生交流如何更快地认识这些生字。(3)开火车读一读。(4)同桌互当小老师,考考你。(5)去掉拼音宝宝再读读。(6)把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再读读。宣布 处罚 诱人 舔一下 强大 犯错 禁令稍息 犹豫 跺脚 重聚三、再读课文,品读领悟1.解决了生字新词,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2.分小组讨论交流:(1)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2)蚂蚁队长宣布的运粮纪律是什么?(3)从哪里看出蚂蚁队伍的纪律性很强?(4)当地上掉了点奶酪渣时,蚂蚁队长想偷吃吗?最后偷吃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5) “注意啦,全部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6)为什么最后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7)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为什么?3.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个小组汇报一个问题。(1)蚂蚁队长集合队伍去搬粮,出发前,蚂蚁队长强调了搬粮纪律:“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在搬粮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奶酪,它们抬着奶酪,虽然很想吃,但一想到有纪律,都忍住了,蚂蚁队长用力过猛,拽掉了一角,它很想吃,经过内心的挣扎,它最终把奶酪渣给了最小的蚂蚁。这样,它们搬得更起劲了。(2)蚂蚁队长宣布的运粮纪律是:“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3)课文第五段讲了蚂蚁队伍的纪律性很强,闻到都要流口水,但蚂蚁们却嘴叨着它,都不趁机舔一下。(4)蚂蚁队长很想吃奶酪渣,从它的心理活动的描述和让队伍退到草丛里,都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很想偷吃那一点奶酪渣。但最后它还是忍住了,让一只最小的蚂蚁吃了。(5)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6)最后,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哪怕是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也没有偷吃,大家被蚂蚁队长所感动,干活的劲头也就更足了。(7)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5.再读课文,体会蚂蚁队长那矛盾、纠结的心理,以及最终纪律意识战胜令人了自己的贪欲。四、拓展延伸蚂蚁队长带领着小蚂蚁们通过它们的团结合作,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搬粮任务,你有和同学或朋友合作完成的事情吗?试着写下来。1.学生动用写一写。2.请同学交流。3.老师点评。五、总结全文: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六、作业布置。2018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写童话是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科目。 课标对中年级写作做了八点要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解读这八条标准,中年级的写作属于起步阶段,不宜拔高要求,重在培养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童话特点,通过读写童话,训练想象力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童话,明确目标,了解重点,范文导思,创编童话。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创编的快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教学难点: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创编童话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我说一个词语,你们能想到另外的词语吗?(1)师:我说“小溪” ,你们能想到什么?(小鱼、小虾、鹅卵石)(2)师:我说“森林” ,你能想到什么?(乌鸦、啄木鸟、蝴蝶、蘑菇、树爷爷)2.师引入: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它可以让我们编写一些奇妙而生动的故事,那就是童话。3.童话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童话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陪伴我们享受成长的喜悦。比如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你还阅读过哪些童话故事?4.学生自由发言。 (巨人的花园 、 白雪公主 、 七个小矮人)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了这么多童话故事。从小到大,童话故事就是我们的好朋友,陪伴我们长大。可我们读的都是别人写的故事,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编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学写童话故事。二、理解童话,掌握其特点。1.理解什么是童话。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适合欣赏的儿童故事。2.欣赏童话,想想童话的特点。(1)给出一篇童话红眼睛短尾巴的小兔子 ,让学生欣赏,并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2)归纳童话的特点:A 奇妙丰富的想像。B 曲折的故事情节。C 饱满的儿童情趣。D 源于现实生活。3.小结:其他童话故事具备这些特点吗?4.师:看来,写童话故事并不难,我们也来试试吧。三、学写童话。1.出示文中的相关词语:国王、黄昏、厨房、啄木鸟、冬天、森林超市、玫瑰花、星期天、小河边2.想一想,看到上面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3.思考:(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除了上面给出的角色外,你也可以添加其他的角色。(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4.请学生汇报。5.学生动手编童话故事,老师巡视指导。6.提供好词引路:威风凛凛,贼头贼脑、忠厚老实、东张西望、怒气冲冲、垂头丧气、蹑手蹑脚、探头探脑、龇牙咧嘴、甜言蜜语、花言巧语、嬉皮笑脸、悠然自得、神气活现、得意洋洋。四、小组合作,精修细改。1.以小组为单位,修改编写的童话故事。2.自己的童话故事自己阅读,其他同学帮忙将错别字和句子不通顺的地方进行修改。也可以对故事里面的词语或故事情节进行修改。3.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童话故事编得最生动、最有趣、最富有想象力的同学上台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童话故事。4.学生再次对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进行修改。五、老师小结。每个小组交流的童话故事思路都很清晰,内容各异。在这里老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你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六、课堂延伸1.总结这节课学懂了什么?2.写了这么多童话,我们班都可以出一本童话集了。现在我们就着手准备吧,出一本童话集。2018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概括童话的特点和读童话的感受。2.会通过新旧生字对比进行识字,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3.学会发现口字旁的生字的共同点,并能进行知识的延伸,找出其它生字的特点。4.学生学习使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并能运用这些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5.积累关于明辨道理的名言谚语,学习做人的道理。6.阅读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识字方法;明白汉字与偏旁部首的关系;学会使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积累明辨道理的谚语。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概括童话的特点和读童话的感受。2.会通过新旧生字对比进行识字,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3.阅读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识字方法。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师引入: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 4 篇童话,还自己编了一个童话。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还觉得童话还有哪些特点?还有哪些让你感兴趣、觉得很奇妙的地方?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2.学生分组交流:童话的特点、童话奇妙的地方、童话给你的感受等。3.学生汇报。如:(1)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大树和鸟儿成了最要的朋友,互相鼓励,彼此思念;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蚂蚁队长也能控制自己的食欲,严于律己(2)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二、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1.过渡:有一个地方,大树与小鸟是一对好朋友,雪孩子跟小白兔快乐地玩耍嬉戏,王子和公主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个地方就是童话的王国。在那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那就是安徒生童话 。2.学生读一读了解安徒生和他的童话。(1)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2)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里有许多难以忘记的故事: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坚定的锡兵,善良的拇指姑娘3.欣赏丑小鸭的精彩片段。(1)学生自由读一读,找出描写丑小鸭可怜的句子,再读一读。(2)请同学汇报。(3)师小结童话的特点。4.谈话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通过新旧生字对比进行识字,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2.学会发现口字旁的生字的共同点,并能进行知识的延伸,找出其它生字的特点。3.学生学习使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并能运用这些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4.积累关于明辨道理的名言谚语,学习做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掌握识字方法;明白汉字与偏旁部首的关系;学会使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积累明辨道理的谚语。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内容,并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伸申 界介 棕宗忆乙 招召 教孝2.自由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每一组字都是形近字。(2)第一到第四组的读音都相同,只有第五组和第六组的读音不同。3.学生给以前学过的生字组词,如:伸手,世界,棕树,记忆,招手,教书二、词句段运用。1.认识口字旁的字。(1)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些口字旁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3)师引导学生分类:“咬、叨、嚼、咽、啃、吞、含”都与吃有关系。“叫、喊、嚷、吼、吵、啼、唤”都与大声讲话有关。“啪、哗、吱、嗡、嘟、呜、嘀”都与声音有关。(4)学着给其它偏旁的生字分类。“海、流、河、江、淌、洋、湖”2.学习修改符号。(1)学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哪些修改符号。(2)请学生汇报了解到的修改符号。(3)老师讲解修改符号的使用。(4)学生学着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A 花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B 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C 我的学习成绩增强了。三、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一读。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2.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3.学生汇报。4.师小结: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讲道理、懂道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5.学生读一读,再试着背一背。四、学生说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课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