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Q** 文档编号:368581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部编本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部编本2018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部编本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1 单元教案设计1大青树下小学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 CD 碟片。3、词语卡片。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坝、傣”等 4 个生字。2、会写“坪、坝”等 13 个生字。3、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 CD 碟片。3、词语卡片。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坪坝(b) 绒球花 傣(di)族 景颇(p)族阿昌(chng)族 德昂(ng)族 绚丽多彩 蝴蝶 孔雀舞 摔跤( jio) 山狸凤尾竹 摇晃(hung)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2、出示句子:(1)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2)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 指名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字词。(1) “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 “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师范写。 “戴” ,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4、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引: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1)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2) 、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指名读,评议。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5、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那就来读一读吧!(出示句子):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指名读,评议,齐读。 6、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 2、3 自然段吧。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1) 、 (出示句子):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齐读。(2) 、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四、拓展活动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请同学们有机会的话请和民族小学的朋友们多多联系,他们渴望着你们之间的友情。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来练习朗读诗歌花的学校 。 二、读准字音。 1、教师配乐朗诵全诗。 2、每一个孩子都听得那么专注,你们一定是被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给吸引了。自己想去看看吗?那就赶紧拿起诗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出示词语:轰响润湿 口笛 狂欢 站壁角 碰触 飒飒 急急忙忙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1、词语读好了,这样的句子你会读吗?试着读读看,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长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2、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师范读,生练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3、注意这两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4、自己再把这几个长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节。师: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的书声,谁来给我们读一读第一小节。 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如语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2、朗读第二小节 花儿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出示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 师范读。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3、朗读第三小节 雨来了,花孩子们放假了。外面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合作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读出外面世界的热闹和花孩子的急切和快乐。 在雨中花孩子是怎样出来的?“冲”应重读。生试读,指名读。 4、朗读第四小节 这么美丽的风光他们都无心欣赏,这是要急着到哪儿去呀?原来是想家了。谁能读出想家的感觉?(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谁读得更好一些?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来比较评析。练读。 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让我们深情地来读最后一句。指名读,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读。四、配乐朗诵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学完了这首小诗。诗人写了花孩子的开心和幸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孩子也能永远开心幸福。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着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五、练习朗读纸船 我们今天朗读的这首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 , 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下面请同学们练习朗读纸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 ,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3、扫除字词障碍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祷()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 4、检测同学们朗读准确性,注意纠正字音。 二、整体感悟 (录音范读)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录音,然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你听诗文后的感受。 (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 听过之后,我们都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该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 (1)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抓关键词:“笑嘻嘻” 、 “ 摇摆、跳舞” 。 朗读指导:关键词重读、读出轻松、欢快的语气,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教师提示,学生读) (2) 、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 “哪里”重读,语速稍快。(3) 、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哪里、坏”重读。 语速稍。 语气: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4) 、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告诉”重读,这句应读出 “我”的顽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揣摩其他语句,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然后老师请同学来演读、评点。 最后一起来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四、配乐齐读:(钢琴曲至高无上的爱 ) 五、拓展朗读选文: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我明白了为什么云中水上会幻弄出这许多颜色, 为什么花朵都用颜色染起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 我彻底地知道为什么树叶上响出音乐, 为什么波浪把它们的合唱送进静听的大地的心头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重难点1.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2.理解什么叫私塾。教学课时 两课时课文分析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句导读:这句话向我们介绍过去私塾的教学情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段导读:这段话描写了过去私塾里的教学方法,即先生只是要求会读会背,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是让学生背诵却不讲解。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句导读:这两句话不仅再一次告诉了我们私塾简单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把孙中山的聪明伶俐表现了出来。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段导读:孙中山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敢于不懂就问。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段导读:孙中山向先生提问这一举动,把同学们都吓呆了。第二部分(第 26 自然段):这部分写孙中山在课堂上不懂就问的故事。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段导读:这一段写对于孙中山的提问,先生表示非常怀疑。“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改变。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段导读:这个段落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转变,并对孙中山主动提问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课堂上的变化。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 的学习习惯。段导读:这个段落写先生仔细讲解,大家认真学习,孙中山也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我们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字 词 导 读 私塾:我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塾,易与“熟”搞混。背诵:靠记忆把看过的东西念出来。背是多音字,这里读 bi,也可读 bi,如背包。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畅通。圈:画环形,如圈阅、圈点、圈定。圈是多音字,这里读 qun,也可读 jun,如猪圈。糊里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戒尺:旧时老师用来责罚学生的工具。戒,易与“戎”搞混。厉声:表示说话声音大而严厉。长:多音字,本课读 zhng;另一种发音为 chng,如长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一导入新课1.出示孙中山的画像挂图。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孙中山的简要介绍。孙中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于 1866 年出生在广东香山(今中山)。1894 年提出政治革新主张,被拒绝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12 年 1 月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 年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3.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学习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不懂就问。)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读书时不懂书中的意思,向老师提问的事。)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思”的读音为“s”,在“意思”中读轻声。“涂”的读音为“t”,在“糊涂”中读轻声。4.自己练读课文,特别是读得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5.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用“?”标上记号。 老师对爱问、敢问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大家评议:哪些问题是重要的,需要先弄明白;哪些问题可以在学习课文中再弄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不要有问必答,只在紧要处“点拨” 。学生甲:“私塾”就是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学生乙:“戒尺”就是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用来打手心。学生丙:“照例”就是按照惯例,按照常理。学生丁:“厉声”就是声音严厉。三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第 1 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私塾里的先生怎样教书?学生甲: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学生乙: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2)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明白书中的意思吗?)2.学习第 27 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先生问题?找出书中的句子读一读。(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通过孙中山的想法,你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2)小组讨论:既然勤学好问是好事,可是孙中山为什么还“壮着胆子站起来”呢?学生甲:因为那时候先生很严厉,先生怎么教,学生就要怎么学。学生乙:因为那时候对于不听话的学生,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所以孙中山心中也有些害怕,但是为了弄懂书中的道理,他还是壮着胆子站起来提问。请你用这种担心的语气读读孙中山的话,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3)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提问是什么表现呢?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学生甲:同学们都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乙:从这里可以看出平时是没有人这样提问的,学生们都很担心孙中山会因此而挨打。请你读出这种担心的语气来。(4)先生听了孙中山的提问后是什么表现呢?默读第 47 自然段。(先生先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后来收起戒尺,给学生们讲了书中的道理。)(5)小组讨论:先生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学生甲:先生开始以为孙中山不好好学习,故意捣乱。后来发现孙中山已经把要背的课文背得很熟练了,所以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乙:先生发现孙中山已经把要背的课文背得很熟练后,心里明白了原来孙中山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学生,先生怎么还会生气呢?所以他给学生们讲了书中的道理。(6)分角色练习朗读。读出先生态度上的变化及孙中山有些担心的语气。分组练习,朗读评议。四总结全文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甲: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乙:我要学习孙中山这种不懂就问的精神。学生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2.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养成”练习说话。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生字卡片。一激情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懂就问这一课,谁来说一说孙中山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这节课,我们要和本课的生字交朋友。二教学识字、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建立音和形的联系。学生可以练习集体读、指名读、小组读。2.分小组自学生字。(1)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2)说一说你帮助了谁或者谁帮助了你。学生甲:我们组学习了“教”字,这个字右边是“攵”,是左右等宽的字。学生乙:我们组选择“理”来记,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宽。学生丙:我们组重点学习了“良”和“尺”,这两个字是独体结构。 “很”字去掉左边的“彳”,右边加“丶”,就是“良” 。 “尸”加一捺就是“尺” 。学生丁:我们组学习了“意、思、室、养”,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3.老师对学生说的重点可总结、强调。4.重点指导“良”的书写。良:第六笔“ ”起笔在横中线上,第七笔“ ”起笔在第四、第五笔交叉处,要捺出去。课时练习:1.抄写新词。(每词两遍)意思教室 戒尺良好 养成道理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背诵(bibi)圈了一段(junqun)糊涂(tud) 摇头晃脑(hunghung)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2.用普通话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态度自然大方。3.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认真听别人讲话,同时把要讲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教学课时1 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老师出示课题:我的暑假生活。2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3师:“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二、我来采访。1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做什么?2她的暑假生活怎样?3接受老师的采访。(1)你的暑假生活是怎样的?(2)你觉得自己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3)你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哪一件?三、议一议:我的暑假生活1以 4 个小组为单位议一议我的暑假生活。要求:(1)向你的同学介绍你的暑假生活,尽量做到说具体、说细致。(2)介绍的暑假生活要有意义。(3)可以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重点介绍。(4)如果可以,你可以给自己介绍的内容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如:最有意义的事、最好吃的美食、最有趣的旅行等。(5)介绍完成以后,可以请同学作补充。(6)在别人介绍的时候,请你认真倾听。(7)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介绍得最完美的同学作为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2各小组交流。3师巡视指导。四、展示台。1各小组推举同学在全班交流展示。展示的同学可以通过播放图片的方式边放图片边介绍。2待全班的代表都展示完后,评出班级“表达小明星” 。五、拓展训练1.教师课件出示一位小朋友的暑假生活照片,大家自由说一说“他”的暑假生活。2.你觉得暑假做什么更有意义?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六、活动总结听了同学的发言,你认为谁的暑假生活过得最有意义?说说你的理由。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请先生讲一讲书中的道理。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知识链接:1.私塾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它的规模一般很小,没有一定的学习年限。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两千余年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孙中山简介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05 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 年 12 月 29 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 1 月 1 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遗著编有孙中山选集 孙中山全集 孙文选集等。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设计主题:我自己【主题站点】 我和别人不一样【活动名称】 猜猜他是谁(以语言领域为主)设计思路1、对活动价值的分析我自己主题站点“我和别人不一样”中最为关键的经验就是对别人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猜猜他是谁让幼儿参与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在和同伴讲讲、看看、玩玩、猜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同自己、了解同伴,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2、对幼儿经验的分析幼儿现有经验:经过两年多的幼儿园生活,大班孩子们已经对同伴有较多了解,但较主要集中在外貌、突出的本领,对同伴的独特性缺少更深入的了解。活动挑战点:本次活动随着主题我自己的深入,孩子们对同伴的了解逐渐增多,以多种形式由浅入深地进行猜测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均有挑战。3、对活动设计思考本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说说我和他。本环节通过谈话,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及同伴的长处,初步对自己及同伴有认同感。第二环节:猜猜他是谁。本环节依托游戏展开,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猜测同伴,在观察、提问、排除判断、记录中发现同伴的特点,体会别人和我不一样。第三环节:夸夸好朋友。本环节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观看视频,老师对同伴的介绍,了解每个朋友的独特,进一步感受每个人都是最棒的。教学目标1、能发现同伴的特点,并尝试根据特点猜出同伴。2、在游戏中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有关注他人的情感。教学准备物质准备: PPT 课件、记录纸。经验准备:“我自己”主题的开展,对自己,对同伴有关注,熟悉同伴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等。教学过程一、说说我和他【本环节通过“我” “他”两个文字引发兴趣、谈话导入,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及同伴的长处,对自己及同伴有认同感。 】1、出示汉字“我”关键提问:(1)这是什么字?(2)你觉得自己哪里很棒?预设追问:除了 xx,还有什么是你会,但别人不会的本领?2、 出示汉字“他”关键提问:(1)这是什么字?什么意思?(2)我们都有很棒的地方,那么你知道别人哪里很棒吗?请你说一说。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很棒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过渡语:今天就来玩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就是关于自己和别人的一些特别之处的,想玩吗?(提示:这个环节以轻松的谈话为导入,将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这个环节中孩子说到的内容基本以本领为主,当孩子先说到自己的本领与其他孩子类似,教师要做适切回应,可追问引导其发现与他人的不同本领,特别关注幼儿个性化、贴近其经验的表达。同时,教师要梳理提升,拓展孩子表述的角度。 )二、猜猜他是谁【本环节依托游戏展开,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猜测同伴,在观察、提问、排除判断、记录中发现同伴的特点,体会别人和我不一样。 】1、外型猜测PPT 出示幼儿照片(将五官遮盖,只呈现幼儿的发型、身体等):请你选择其中一位朋友,猜猜他是谁?关键提问:(1)请你猜猜他是谁?(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小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外貌特征、身形来猜测。(提示:此处的猜测主要是运用幼儿的感官,凭借自己对同伴外貌、身形特征的观察,大胆地进行猜测,感知每个朋友外在的独特性。这是猜测中较粗浅的层次,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此处建议猜测 3 位同伴。 )2、提问猜测(1)PPT 出示幼儿照片,幼儿选择一张照片,幼儿提问缩小范围。(2)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怎么才能知道藏在图形下的照片是谁呢?(3)幼儿提问缩小范围,并将符合条件的幼儿照片选出。关键问题:你是根据他的哪个特征猜出来的?小结:每个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最独特的地方,只有拥有特别之处,才是独一无二的你。(提示:此处的猜测主要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向教师提问的方式,对幼儿的猜测缩小范围,选出符合条件的朋友。教师可引导幼儿从朋友的性别、外貌特征、擅长的本领等方面进行提问。此处猜测是外貌猜测的提高,对幼儿的也更有挑战。此处建议猜测 1-2 名特征较为明显的幼儿。 )3、记录猜测(1)过渡语:我们一起看看照片,记录下他的特点,请朋友们来猜吧。要求:2 个朋友一组,选择一张幼儿照片,看看他是谁,说说他的特别之处,记录下来。(2)幼儿自主选照片,分组记录。重点关注: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发现同伴的特别之处。 每个人记录的特征不同。 能否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过渡语:你们都很厉害,能够发现好朋友这么多不同特点,对他们可真了解。(提示:此处提供 3-4 位幼儿照片,每位幼儿提供两张相同的照片。如 16 位幼儿开展活动,即 2-3 组拿到相同幼儿的照片,主要引导幼儿关注并了解相同的幼儿在不同朋友眼中是不同的,关注每位朋友的多样性。 )4、 猜猜好朋友说说你们的记录,大家猜猜他是谁?预设追问:你从哪里猜出来的?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朋友眼中是不一样的呢?小结:我们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发现,每个朋友都有不同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很棒。(提示:通过三种层层递进的猜测方式,对幼儿的挑战也由简到难,时刻让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和热忱。在猜测环节中,教师将提供的 3-4 名幼儿照片分散贴于黑板上,当幼儿猜出后将记录纸对应贴于照片下方,便于幼儿进一步观察。此环节时间一般在 1520 分钟左右)三、听听好朋友【本环节是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观看视频老师对同伴的介绍,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进一步感受我和别人不一样。 】观看视频,听听老师眼中的同伴和自己的特别之处,并去找刚才发现你特点的朋友,抱一抱。(提示:此环节是情感的深入体验,建议在视频中配上教师煽情的讲述,教师对每位孩子进行 1-2 句的点评,例如:“xxx 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跳舞是你的最爱,优美的舞蹈动作真像一个小小舞蹈家。 ”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和同伴的特点,在的美妙的意境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自信,并以此作为本次活动特别的结束方式,使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发现一些有新鲜感、有趣的语句,找找这样的语句,并试着积累这样的语句。2.发现一些成语的特点,并试着找找有这些特点的成语。3.了解同一个句子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试着读出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4.学会给兴趣小组取响亮的名字,并能说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5.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难点:发现成语的特点,掌握句子的正确读法,会给兴趣小组取响亮的名字,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发现一些有新鲜感、有趣的语句,找找这样的语句,并试着积累这样的语句。2.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难点:发现成语的特点,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出示交流平台,学生自读。(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2.讨论:这些句子有些什么特点?你喜欢这些语句吗?3.学生交流汇报。(1)这些句子是多少新鲜,柳枝、鸟儿、蝴蝶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2)好奇特的人啊,居然想当一名更夫,提了灯去追逐影子。(3)这些句子都很有特点,与平时的句子不一样。4.你还知道哪些句子也很新鲜,很有特点?(1)学生分小组讨论。(2)确定汇报人员,每个小组一名同学汇报。5.学生汇报:(1)柳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左右手。(2)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二、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2.出示古诗所见 。3.学生初读古诗,解决不认识的生字。4. 引导学生看课文情境朗读视频后说说: 诗人看到了什么?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牧童 黄牛 林 蝉5. 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的生字多读几次,要求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6 . 自由拼读看拼音个别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7. 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1)学生自由练读一到两次(2)指名读后,师:“牧童的歌声响亮吗?他响亮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所以振字要读得重些” 。 (出课件解释:传遍了树林)(3)师范读(4)齐读(5)师:牧童骑着黄牛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指名读(6)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么牧童骑在牛背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男生读 (7)请同学们一起来读第一、二行古诗, )有感情、配以动作齐读。8. 牧童唱歌这么高兴,他有没有一直唱下去?有没有?(引出课件古诗: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1)你从第三行诗哪一个词哪个看出来牧童很想捉蝉?(师:对, “意欲”就是心里想要的意思。并出示课件解释:“心里想要” ) (2)指导学生读好此句:意欲捕鸣蝉 师:要用怎样的心情来读?9 . 师:我们读第四行时要小声点,千万不要惊动树上的蝉。引导学生读好第三、四行古诗。 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配动作齐读10. 你们能根据古诗描述的画面,说说诗意吗? 看图,指名学生说说诗意师再引导全体学生看诗句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11. 想像说话:牧童有没有捉到树上的蝉呢?12. 课件出示全诗 (师:你们喜欢这个小牧童吗?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把这首古诗读熟) (1)师范读 (2)两人一组互读 (3)齐读13 . 背诵古诗。14.学唱古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发现一些成语的特点,并试着找找有这些特点的成语。2.了解同一个句子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试着读出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3.学会给兴趣小组取响亮的名字,并能说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掌握句子的正确读法,会给兴趣小组取响亮的名字。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说一说。1、读下面的成语,说说都有什么特点?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日日夜夜 清清楚楚自言自语 自说自话 自由自在 自给自足是非不分 大同小异 黑白分明 吃里爬外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成语,看看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二、词句段运用(一)词的运用1.出示成语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2.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字借助拼音。3.学生讨论: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特点?4.请同学们汇报。5.师小结:在这些成语里都有近义词,比如:摇和晃、披和散、张和舞、提和吊、红和赤、忙和乱、疾和快、干和燥6.师:你还能找出这样的成语吗?7.学生汇报,如:千辛万苦 左顾右盼 胡言乱语 惊天动地 生龙活虎自由自在 万紫千红 日新月异 三言两语 山穷水尽(二)句的运用1.出示书上的句子。(1)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3)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这些句子,并讨论:这些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3.请同学朗读。4.交流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5.师归纳小结:第一句话是为了让妈妈相信“我”所说的话,所以应该强调“真的觉得” ,这里应该重读;第二句话是为了强调他不懂书里的意思,所以应该强调“一点儿也不懂” ,这里可以放缓速度,且加重语气;第三句话是为了强调弄清楚书里的道理的积极性,所以“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和就是挨打也值得”应该放慢读的速度,加以突出强调。6.练习:(1)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2)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三)段的运用1.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比如我喜欢读书,喜欢下数棋。你们喜欢做什么?说说看。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分组。3.以现在分的组为单位,给你们的兴趣小组起一个名字。要求:(1)名字要响亮。(2)名字要有特色。4.学生开始活动。5.每个小组的同学汇报本小组取的名字,并说说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6.比一比:由同学们集体讨论交流,看看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最有意义、最响亮。7.老师总结孩子们这次给兴趣小组取名字的活动。三、总结。部编本 2018 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4、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对诗句的感悟。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课件、收集其它的古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古诗赠刘景文教学过程:一、诵诗导入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 4.两首古诗中的赠刘景文 。 (板书古诗题目) 。齐读课题。二、学习古诗(一)释题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认识“首”字理字义。首:象形字。甲骨文作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本义是头。引申为首领。顺:首字笔画表示啥?眼目眉毛和头发;人的头部最首要,首先首领就用它。2.师简介诗人“苏轼”(二)看图说话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六)想想、议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秋天,收获的季节)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理解“枝记刘”的字理字义。枝:形声字。从木,支声。本义指树木的枝条。引申为长条形物品的量词。谜: 看是一支木,撑开成大树。无它叶难长,有它树不秃。记:形声字。从言,己声。本义指用“言”记录、记载。引申为不忘、思念。又指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章。 顺:自己言论动笔写,这样才能记真切。刘:繁体为“劉” ,形声字。从金,从刀。留省声。本义是杀,后用作姓。谜:论文能写文章,论武能挥大刀;此字莫要猜斌,猜姓准能猜到。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四、作业背诵古诗教后体会: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 “荷尽” “傲霜枝” 。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 ,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 ”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 ,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 ”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字理的分析,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首”这个字很抽象,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首”字。 “枝记刘”都是形声字,在教学时,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字练习,从直观的图片到字词练习,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如:学“枝”引出“树、林、床、棋、橙”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构字特点。山行、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首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引入新课。1、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学赠刘景文 3、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 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课件)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五、指导写字1、 让姓“刘 ”的小朋友范写刘2、 请部分学生指导写字,说清要注意什么?六、家庭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首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交流课文以外的古诗。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 背诵赠刘景文2、 说说诗歌的描写的景色。3、 出示山行杜牧(803 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 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 ,称杜牧为 “小杜”。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3、师生合作,解决疑难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四、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2、找伙伴,练背诵。3、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五、朗读、背诵古诗1、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2、开古诗朗诵会,每个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六、家庭作业背诵古诗两首,家长签字。4、 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夜书所见课 时:一课时课 型:古诗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重点难点:1.会认、会写生字。2.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教 法:感情吟诵,读中体会。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秋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迷人的季节,人们常常仰望南归的大雁,生发出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两首诗都是写诗人在秋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 2、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诗夜书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介绍作者1、本诗作者叶绍翁,作者简介。2、 夜书所见 “夜”指的是?“书”呢?“见”呢?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3、在夜晚叶绍翁都见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板书学生的回答。三、初读古诗,自主识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领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齐读。四、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促” 。(1)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 、教师范写。学生生字组词,练习说话。(3) 、学生练写。2、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深” 。(1)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 、教师范写。学生生字组词,练习说话。(3) 、学生练写。五、学习古诗,体会感悟(一) 、通读古诗1、生字这些小的拦路虎解决了,把他们送回到古诗中,要求把古诗读通顺。2、请同学再读一遍,要读流利。3、介绍七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差别。(二) 、学习第一、二句。1、指名读诗的第一、二句。(1) 、萧萧指的是什么?什么时候的风声?梧呢?梧叶?送?寒声?动?客情?这里的客指的是谁?(2) 、看到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一下。(3) 、出示课件这是本课给出的注释,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谁来填一下下面的空,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说说诗意?(4) 、前两行是说秋风引起了思乡之情,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面,你觉得秋天是个什么样子的呢?眼前的梧桐树叶在秋风中飘落,面对此情此景,客游在外的诗人会想些什么呢?心情又如何呢?(5) 、是啊,瑟瑟秋风带给人丝丝寒意,片片落叶给人以无限的飘零,秋风落叶凋零之感,诗人孤独郁闷,思念起了家乡。(6) 、让我们齐读来体会诗人的情感。(7) 、这两句诗情感真挚深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上可舒缓一些,指名读,齐读。2、总结前两句的学习,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三) 、学习第三、四句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后两句古诗。2、出示学习要求。3、小组合作学习。4、学习汇报。(1) 、说一说这些字、词的意思:知?挑?促织?篱落?(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把两句诗结合起来理解,注意逻辑顺序。(3) 、想象夜深人静时,篱笆下灯光中闪烁儿童的身影,儿童正在捉蟋蟀的画面,又会使客游在外的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有事怎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两句诗。(4) 、孩子们捉蟋蟀的情景让人倍感亲切,也许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回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生活,诗人此时会有一种亲切之感,带着这种亲切之感让我们齐读度体会。(5)指导朗读。六、指导全诗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掌握节奏。七、课件范读,配乐学生练习朗读。八、练习背诵。九、本课小结:作者以诗的形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课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