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B4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53139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B4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B4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B4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B4版)主备人: _ 辅备人:_使用人:_课题9、自然之道(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会认写本课的生字,理解“颓废,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2、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学习流程学习要求学习记录自主学习(课前)一、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词。二、给下面生字注拼音。孵化 巢穴 颓废 愚不可及 蠢事 明媚 响彻云霄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若无其事: 2.见死不救: 3.争先恐后: 4.鱼贯而出: 5.气喘吁吁: 6.响彻云霄: 四、我能正确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文中写我们救幼龟的是( )自然段,写幼龟受到伤害是( )自然段。五、1、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让我明白了( )道理。2、我还能提出12个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这篇课文按 ( )顺序写的。讲的是作者和一个生物学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 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 ),结果 ( )2、读课文填空。“我”和同伴一开始很焦急,是因为 ,而后来又很后悔,是因为 ,这是我们不遵循 造成的。3、细读课文,我们将幼龟放回大海后发生了怎样震惊的事情?4、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反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读懂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在文中进行批注。 (1)默读整篇课文我要理解文中感触深刻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感情。我能体会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我从向导的语言行为中体会到他为什么那样说却又那样做。如:“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的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2) 整体回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我明白了文章题目中的“道”字的意思是达标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yu gu sh tn zhn ch q t ( ) ( ) ( ) ( )y chn fn hu hi u b ji ( ) ( ) ( ) ( )2、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分别组词。摊( ) 潮( ) 琢( ) 遇( )滩( ) 嘲( ) 啄( ) 愚( ) 犯( ) 殴( ) 于( ) 砌( )返( ) 欧( ) 吁( ) 彻( )3、我能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先( )后:( )( )而出:气喘( )( ):( )不可( ):4、在第一自然段中,用“ ”标出向导的动作词盘点收获石横镇小学 四 年级语学案主备人: _辅备人:_使用人:_课题9、自然之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深入学习救幼龟的经过。2、理解向导的话,体会 本课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守自然规律的教育。3、丰富见闻,产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学习重难点体会什么才是“自然之道”,从中受到启发。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流程学习要求学习记录自主学习(课前)1、默读第3、4自然段,想一想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很焦急,而向导却若无其事?2、从“极不情愿”体会到向导( )从“颓丧”体会到( )。3、默读第58自然段,想一想怎样的情景让大家极为震惊?画出相关语句。4、想一想假如当初向导没有抱走那只幼龟,会是什么结果?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5、细细体味,“悲叹”与“感叹”表达的感情6、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7、什么是自然之道?你受到的启发是?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默读第58自然段,想一想怎样的情景让大家极为震惊?画出相关语句。2、想一想假如当初向导没有抱走那只幼龟,会是什么结果?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3、细细体味,“悲叹”与“感叹”表达的感( )4、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5、什么是自然之道?你受到的启发是?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1、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细读课文,文中的我们哪些行为是愚不可及的了?把相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文中作批注。向导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3、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明白了了什么? 4、课后第三题,体会带点词语好在哪里?(1)极不情愿(2)颓丧(3)悲叹达标检测1、照样子写词语气喘吁吁 、 、 、 2、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沙滩 一( )球帽 一( )海岛 一( )幼龟 一( )蠢事 饱餐一( )3、写出近义词迅速( )欢乐( )补救( )过错( )4、 缩句: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5、小绿龟爬来爬去,一刻不停。改为拟人句:( ) 6、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7、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向海边奔去。(1)句中的动词_(2)向导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可以读出来?_8、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 )不会收到伤害。”(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此关联词说一句话。(2)向导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可以读出来?(3)读了文段,你明白了什么?盘点收获石横镇小学 四 年级语文学案主备人: _辅备人:_使用人:_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学习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流程学习要求学习记录自主学习(课前)1、熟读课文(至少3遍),认会八个生字,并能一字组两个词,写在书上生字表的旁边。认识多音字“折”。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给家长听,正音。3、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4、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介绍了( ),告诉人们要( ),否则就会受到( )。5、学习课文16自然段,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1)自读课文思考: 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 边读边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6、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1)人们怎样治理黄河? (2)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治理黄河的科学家,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7、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一谈。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2、 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1)交流1-6自然段的学习所得。(2)交流第7自然段的学习所得。(3)交流自己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1、展示学习16段的学习成果。指名朗读16段2、展示第7段的学习成果3、展示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4、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达标检测(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江淮( ) 苦难( ) 折腾( ) 开垦( ) 经营( ) (二)给下面多音字组词折 zh( )( ) sh( )( )(三)形近字组词。侵( ) 蚀( ) 乃( ) 营( )浸( ) 烛( ) 扔( ) 管( )(四)抄写表现黄河变化的词句。 (五)用自己的话讲讲黄河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盘点收获 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并对过程评价进行小结。 石横镇小学 三 年级语文学案主备人: _辅备人:_使用人:_课题11、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2、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学习流程学习要求学习记录自主学习(课前) 1、看到题目,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2、我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归纳蝙蝠和雷达的关系。因为蝙蝠( ),所以科学家模仿 ( )发明了 ( ),使得( )。5、根据下列提纲用给课文分段。提出问题,飞机夜航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第 自然段) 三次试验:蒙上眼睛 塞上耳朵 封住嘴巴。(第 自然段) 得出结论:飞机夜航模仿蝙蝠探路。(第 自然段)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为什么蝙蝠会有夜间探路的本领,我是这样认为的,。 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有夜间探路的本领的? 3、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蝙蝠的夜间探路的本领发明出雷达的?4、雷达的工作方法与蝙蝠夜间探路有什么关系?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5、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科学家经过反复 ,揭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了启发,给飞机安装了 ,解决了飞机 问题。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1、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是 2、科学家围绕这个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尽量用上“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但是”等关联词。)达标检测1、在本节课中科学家从蝙蝠在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让飞机也可以在夜间飞行,科学家真是了不起,我将来要当一名,发明(分组展示)2、学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吗?盘点收获 石横镇小学 四 年级语文学案主备人: _辅备人:_使用人:_课题11、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及揭示的秘密。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学习重难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三次试验及揭示的秘密(重点)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难点)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习流程学习要求学习记录自主学习(课前)1、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2、蝙蝠为什么总在夜间飞行?它是怎样避开障碍物?3、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什么?下启什么?4、雷达是一种什么东西?它对飞机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超音波?5、第三自然段,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6、读四、五、六自然段,交流填写下表。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7、读七、八自然段,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2)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8、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9、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快速读第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起来探路的。2、自由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学画一画示意图)3、读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通过默读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读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我能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2、我要做好准备在小组中交流或表演。 3、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能有感情的读一读。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是 2、科学家围绕这个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尽量用上“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但是”等关联词。)达标检测完成表格:试验顺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盘点收获石横镇小学 四年级语文学案主备人: _辅备人:_使用人:_课题12、大自然的启示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为什么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会给森林带来灾难?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流程学习要求学习记录自主学习(课前)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大自然人给予人类哪些警示和启发。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2、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3、交流: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4、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5、默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6、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7、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8、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 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2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3.拓展延伸: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达标检测我知道哪一个词语写错了,而且还能更正呢。.改观 宽敞 糟殃 平衡 导想开天 ( )( ).摸仿 剧烈 颤动 关健 轻而易举( )( )2、我应该把哪两个词语连起来?性能 优惠 增强 友谊成绩 优良 增进 收入价格 优秀 增加 活力3、写出读后感。(习作指导)(1)对这件事进行总结归纳。(2)这件事的看法。(3)写感悟。盘点收获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并对过程评价进行小结。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