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诗句及文言文.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48391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诗句及文言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小升初诗句及文言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小升初诗句及文言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小升初语言积累与应用古诗,诗,快乐大PK读诗句,猜猜谜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打一建筑用品。2“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打一动物。,石灰,公鸡,蜜蜂,诗,快乐大PK读诗句,猜猜谜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打一植物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打一植物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打一植物,柳树,竹子,菊花,诗,你知道下列古诗中的节日吗?1、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春节,元宵节,重阳节,七夕,中秋节,古诗歌基本常,识,古诗,1、读准字音在古诗文中,有些字虽然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例如:唐王维的鹿柴中的“柴”读而不读,zhi,chi,古诗,2、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按音律分:古体诗: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近体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无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古诗,2、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按音律分: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柳永(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人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代表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古诗,2、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按内容分: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出塞诗行旅诗闺怨诗送别诗,古诗,3、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简介。、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离骚、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后人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名浩,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边塞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古诗,3、中国历代著名诗人简介。(9)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代表作清明(10)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以散文见长。(1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代表作锦瑟(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词人、文学家.(1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主义词人。(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1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主义词人。,古诗,4、你会连线吗?诗仙贺知章诗圣李贺诗囚陈子昂诗豪李白诗鬼贾岛诗狂孟郊诗奴刘禹锡诗骨杜甫诗神白居易诗魔苏轼,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古诗考题大揭秘,考点1:诗句默写及文学常识,1、小学语文必备古诗70首+80首,了解作者、朝代、相关文学常识,会背诵、默写。,2、积累名句。,真题展示,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论语雍也篇)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论语)3、士不可以不弘毅,_。”(论语)4、敏而好学,_。”(论语公冶长)5、上善若水,_。(老子)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孟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舍昼夜,任重而道远,不耻下问,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威武不能屈,真题展示,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_,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9、谁言寸草心,_.(孟郊游子吟10、读书须用意,_.(增广贤文)11、知彼知己,_.(孙子兵法)12、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海内存知己,两岸青山相对出,报得三春晖,一字值千金,百战不殆,大漠孤烟直,真题展示,二、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C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B,真题展示,二、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B,真题展示,三、补充古诗词,并标明作者与出处。1、生当做人杰,_。_2、_,要留清白在人间。_3、不要夸人好颜色,_。_4、兴尽晚回舟,_。_5、西塞山前白鹭飞,_。_,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石灰吟,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考点2:主题诗句,一、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描写“草”的有关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国破山河在,_。天街小雨润如酥,_。,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城春草木深,草色遥看近却无,考点2:主题诗句,二、我会选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诗。A、风B、雨C、雪D、竹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A、春夜景色B、夏夜景色C、秋夜景色D、冬夜景色,A,C,考点2:主题诗句,三、按诗词原文填空。(1)写出含“雨”和“花”字的相连贯的两句诗。_,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考点3:正确停顿,古诗的朗读节奏技巧: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五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考点3:正确停顿,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真题展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只有一句是不正确的,它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D,诗中的四季,诗,诗中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江春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春,怎么判断是不是春天的诗句呢?1、景物2、时间3、“春”字,二月春风似剪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y麦,诗中夏,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唐李商隐晚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南宋杨万里小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南宋赵师秀有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夏,怎么判断是不是夏天的诗句呢?1、景物2、时间,黄梅时节家家雨,例如:曹操观沧海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雨)唐白居易长恨歌,诗中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夜)唐张继枫桥夜泊,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秋叶)唐李峤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月)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唐王勃滕王阁序,考点4:理解字(词)义,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磨()(2)击()(3)任()(4)尔()2、“咬定”,这是_修辞手法。3、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_的品质。4、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_的性格和_的风骨。,折磨,打击,任凭,你,拟人,坚定顽强,正直刚强,绝不向困难低头,考点5:古诗词中的修辞,请将诗句和对应的修辞手法用线连起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夸张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拟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比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设问,考点6:悟诗情巧运用(重点),按诗词原文填空(1)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2)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考点6:悟诗情巧运用(重点),按诗词原文填空(3)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爱的深情时,心里面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_(4)当外乡人不能回家乡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中的_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考点7:知识拓展,下列的诗词表述的节令依次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A春节中秋节端阳节除夕B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元旦C元宵节七夕重阳节除夕D元旦七夕重阳节元宵节,C,课堂练习,1“桃花潭水深千尺,_。”是我国_代诗人_写的赠汪伦中的一句诗。他被称为“_”,和另一位与之同期的诗人_并称为唐诗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课文中所学的“_,漫卷诗书喜欲狂。_,青春作伴好还乡”即是后者的作品。,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诗仙,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白日放歌须纵酒,课堂练习,2下面诗句连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花/三月/下/扬州B孤帆/一片/日边/来C门泊/东吴/万/里船D山色/空蒙/雨/亦奇,C,课堂练习,3读句子,请你说出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死去元知万事空A主要B本来但悲不见九州同A相同B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A收复B决定家祭无忘告乃翁A才B你的初闻涕泪满衣裳A见到B听到青春作伴好还乡A给B回到,课堂练习,3读句子,请你说出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死去元知万事空A主要B本来但悲不见九州同A相同B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A收复B决定家祭无忘告乃翁A才B你的初闻涕泪满衣裳A见到B听到青春作伴好还乡A给B回到,课堂练习,4写出下列各具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夸张,比喻,拟人,课堂练习,5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最能表现作者对西湖胜景的赞美之情的两句诗是:_,_。,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课堂练习,6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师常用唐代诗人_的诗句“_”来教导我们。,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第五讲小升初语言积累与应用文言文,文言文,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1、正音读文。,要读音正确。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有通假字、多音字,课文注释中对这些字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通过诵读来实现。,文言文,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1、正音读文。,补充: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2捕蛇者/说。,3汉/丞相/诸葛/武侯祠。,文言文,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1、正音读文。,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2、读注解词,3、串讲文意,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首诗的意思弄清楚,串讲全诗、全文。,文言文,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4、体会情感(道理),在理解全首诗和整篇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文言文中讲明的道理等。,5、熟读成诵,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1、一词多义,例如,“说”读shu时,有当说、说明的意思。“说”读shu时,当游说讲,如“苏秦以连横说秦”。“说”读yu时,当高兴讲,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2、古今意义不同,词义的扩大。,如:“河”在古代专指黄河,而现在泛指一般河流。,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2、古今意义不同,词义的缩小。,比如:“穷”在古代有阻塞不通、生活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以及穷尽、穷究等多种义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用的就是不得志、不显贵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结尾会一些语气词,它的作用是增强语气,这样的词语我们就可以不翻译。,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3、“补”,就是增补。,、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必细察其纹理”“必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必”“必定”,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此痴人,(被)世人所笑”,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昂首观之”,“首”“头”。,“昂”“抬”;,文言文,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孤帆一片日边来”,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言文考题大揭秘,真题展示,北人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水果可以吃。仕:做官坐:因为。,真题展示,1想想加点字的意思。席上啖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北人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酒席,认识、了解,做官,真题展示,2翻译。“北地亦有此物否?”_,北人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难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菱角)吗?,真题展示,3试用一段话评价文中的“北人”。_,北人识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北人无知而又虚荣,为了掩饰自己,贻笑大方。,真题展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彘:猪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顾反为女杀彘()特与婴儿戏尔()是教子欺也()妻适市来(),你,只是,欺骗,刚刚,真题展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彘:猪2翻译。女还,顾反为女杀彘。_,你回去,我回来给你杀猪吃。,真题展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彘:猪2翻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_,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呀。,真题展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彘:猪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做任何事都要说道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课堂练习,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注】选自百喻经。这是一部佛教文学作品,古印度人著,我国南朝时人译。全书共98条,号称“百喻”,均以故事宣扬佛教思想。更:改变。缘:因为。空:空口。口爽:口味败坏。,课堂练习,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至于他家(愚人)B更为益盐(增加)C况复多也(再)D返为其患(通“反”),A,课堂练习,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2翻译句子。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味道之所以这样好,是有盐的缘故。,课堂练习,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3文中“愚人”之“愚”具体表现在哪里?造成这一表现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课堂练习,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4文中“主人与食”的“食”和“便空食盐”的“食”解释上有何区别?,1.第一个是名词食物第二个是动词食用。,课堂练习,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5这则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任何事物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好的,超出了这个限度就没什么益处,或者说是有害处,就像物极必反那样,所以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啊,总结,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1、正音读文2、读注解词3、串讲文意4、体会情感(道理)5、熟读成诵,总结,二、文言文翻译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1、一词多义2、古今意义不同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总结,三、小升初文言文四大考点考点1:解词考点2:译句考点3:内容考点4:涵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