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预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48337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常见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预防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刘鉴,思考,1.什么是手足口病?2.得了是什么表现?3.应该怎么预防?,主要内容,传染病概述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病,传染病又称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病原体种类有:细菌:猩红热病毒:水痘寄生虫真菌螺旋体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人病人、病原携带者。麻疹、病毒性肝炎、菌痢等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受染动物狂犬病等为人畜共患。,传染源,l呼吸道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如麻疹、猩红热l胃肠道经水、食物、苍蝇传播如菌痢、伤寒、甲肝、蛔虫病l日常生活接触手、玩具、用具传播,传播途径水平传播,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的预防,切断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呼吸道传染病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戴口罩。虫媒传染病药物杀虫、防虫、驱虫及应用防虫设备。,传染病概述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病,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疹退糠麸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流行特点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潜伏期末2-3天至出疹后5天内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传染性非常强。经飞沫直接传播入呼吸道。通过受病毒污染的日用品、玩具、衣物手等传播。,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幼年时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后未复种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以上可患病。接种过疫苗的小儿仍有15%再患麻疹。,发病年龄高峰年龄15岁近年发病年龄上移婴儿可从母亲获得免疫力(IgG),持续至8个月左右消失(可发生轻型麻疹)。发病季节任何季节高峰在冬春季,保护易感人群自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8-10个月初种,7岁时复种。易感者在流行期接触病人后2天接种活疫苗,可预防麻疹发生或减轻症状。对1个月内服过脊髓炎疫苗,8周内接受过输血、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者,推迟接种。,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采用。肌注丙种球蛋白,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水痘,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自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止,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玩具、用具、衣物等。,流行特点,易感人群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儿童易患病。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6个月前一般不发生水痘。,控制传染源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疹痂干为止,接触水痘的儿童留检3周。自动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后给予被动免疫丙种球蛋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小儿,在接触水痘72h内给予。,预防,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一侧或双侧耳下部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疼痛),其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心、肾、肝、神经系统等器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病例。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内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唾液污染物及尿液等直接接触传播。,流行特点,易感性普遍易感,最常见学龄期及学龄儿童1岁内婴儿极少感染。感染后具终身免疫。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为主。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易造成暴发流行。,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易感儿检疫3周。自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喷鼻或气雾。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预防,被动免疫丙球无预防作用。腮腺炎免疫球蛋白效果不肯定。药物预防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治疗对症治疗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中药内外兼治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止痛膏+铁箍膏。干扰素治疗。,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杨梅舌、“帕氏线”、“口周苍白圈”、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点状红色皮疹、偶呈“鸡皮样”丘疹,疹退后脱屑。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出现急性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的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经破损的皮肤传播。细菌污染玩具、食物、生活用具等经口传播。,流行特点,易感人群37岁儿童。婴儿从通过胎盘母体获得的被动性抗毒免疫可持续到1岁末之前。自然感染后免疫持续终生。发病季节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预防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病人)隔离67天。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延长隔离期。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注意通风消毒处理病人的分泌物和污染物。保护易感者密切接触史的易感者,给药物预防,如青霉素或磺胺嘧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柯萨奇病毒感染预后良好。EV71病毒感染病例较重。,手足口病,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易感人群,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预防,家庭、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用肥皂洗手,用流动的水洗手;要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喝水;保持均衡饮食,补充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总结,传染病概述常见传染病,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