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两则》同步练习1 鲁教版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42739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两则》同步练习1 鲁教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两则》同步练习1 鲁教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两则》同步练习1 鲁教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两则同步练习1 鲁教版一、基础知识积累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人皆吊之(吊: )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居数月(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死者十九(十九: )2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与的对立统一关系。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下列文言文语句中加粗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天雨墙坏(y)B其马将胡骏马而归(jing)C引弦而战(xin)D马无故亡而入胡(w)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能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B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C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D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下面各句朗读时根据语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无故亡而入胡。B暮而果大亡其财。C居一年,胡人大入塞。D此何遽不为福乎?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仲尼为政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黎且谓景公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心重禄高位,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哀公新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必轻绝于鲁。”景公曰:“善。”乃令黎且以女乐六遗哀公,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去而之楚。注释黎且:一作黎鉏(j),齐景公的臣子。六:指六行。古代歌舞以八人为一行,六行即四十八人。.给下面加粗字注音、释义。道不拾遗_遗哀公女乐_.解释下面三个“之”字的词性、词义。齐景公患之:_迎之:_之楚:_.解释下面加粗词的用法。哀公新乐之:_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_.下列加粗字的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B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去仲尼犹吹毛耳。D不听,去而之楚。答案一、1丢失逃跑安慰难道过了带领十分之九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 3、(1) (2) (3) (4) D AB二、1.y丢失的东西wi赠给患之:代词,代“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迎之:代词,代孔丘之楚:动词,到、往哀公新乐之: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之为乐;遗哀公女乐以骄荣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助长他的骄傲和虚荣心。C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