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42337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0 古代寓言两则导学案1 鲁教版五四制课题备课人 案序学 习目 标重 点难 点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2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内容及教师导学过程学生活动1.关于作者:学生自学注释1老师补充: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2诵读课文:1)学生自读2)小组齐读3)小组展示4)全班朗读智子疑邻3、疏通文意:结合注释1)小组合作翻译,老师巡视指导 2)小组展示翻译 3)师生补充3、再读寓言,复述故事4思考探究: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明确: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6、当堂检测一:(1)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2)不筑:修补。(3)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二:这则故事的寓意?7、拓展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难一鬻(y)卖。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1)解释加点词语1、誉其盾之坚 2、以子之矛3、何如 4、弗能应2)翻译句子: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2、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3)出自这则故事的成语: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发8、作业:1)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熟读并翻译 塞翁失马反思重 建教研组长审核与评价: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