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6.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7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30288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6.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7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6.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7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6.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7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6.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7 苏教版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R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复习课文,上网了解国榷和谈迁的有关资料。二、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三、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三、 教材分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2、明白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教学难点: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教具准备:PPT课件四、 教学方法 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多种互动的交流,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问、探究,通过自主的尝试、实践升华为学会学习。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创设情景,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五、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板书并齐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迁是一个坚强的人;是一个不肯向厄运低头的人;是一个有着顽强毅力的人;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谈迁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厄运”?(国榷被人偷了。)为什么这样一部书稿的丢失让他如此痛心疾首呢?二、 精读课文,走进谈迁引导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师生交流。1、出示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仔细阅读这段话,可以看出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读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抓住具体数字谈。(1)(“20多年”:说明时间长。)同学们,人生有几个20年啊?人生七十古来稀,谈迁几乎用了人生的三分之一来写这部著作,可以想见这书对他来讲有多么重要。20年他又是怎样走过的呢?(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2)(“400多万字”:用生命铸成的鸿篇巨制,字字是心血。)(3)(“六次修改”:谈迁著书精益求精,扎实严谨。)(4)(“50多岁”:可以看出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此时的他已不再年轻。)20年的青春换来的一部书稿终于可以付梓了,此时的谈迁心情该是怎样?(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谈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书稿丢失,“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真是厄运啊,此时谈迁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痛心疾首,痛不欲生,苦不堪言)再次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苦涩,再读这句话:“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三、 创设情境,锤炼文思1、 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谈迁又重新站了起来,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谈迁重新站了起来?(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坚定信念;那种不向困难屈服的勇气)课文是如何表述的?(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2、 有一个词十分传神地表现出他此时的心情,是哪一个词?(挣脱)很好,这说明“从头再来”是相当不易的,更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家徒四壁的老人呢?为在有生之年完成书稿,谈迁是怎样做的呢?(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准备交流感悟。(2)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学生:“一袭破衫”可以看出他日子过的极为艰苦。“终日奔波”。说明他一天到晚在外奔跑,非常累。)(“奋笔疾书”,可以看出,老人在与时间赛跑,在与生命赛跑,同时也表现出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毕生宏愿的迫切心情。)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炎炎盛夏,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烈日的炙烤中;在寂寥秋日,一位孤独的老人,在瑟瑟的秋风中;在数九寒冬,一位佝偻的老人,在风雪中)box.zhangmen.baidu/m?f=zt&gate=4&id=593044&ct=134217728&tn=baidumt&s_n=%24%24%24%24%E6%95%85%E9%83%B7%E3%81%AE%E5%8E%9F%E9%A2%A8%E6%99%AF%24%24伴随背景音乐,再读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逸闻”: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可以看出国榷记载明史的完备性。“亲自考察”:可以看出谈迁严谨认真的态度,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3、引读句子:“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多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详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ha.xinhuanet/fuwu/kaogu/xx-11/17/content_18240747.htm(“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呢?)(1) 他编写了明史巨著国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2) 他与厄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四、 课外延伸,升华情感:1、古今中外,有许多人也像谈迁一样,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共同的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信念:zhidao.baidu/question/203282623.html 2、从刚才介绍的人物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这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齐读)4、老师再送你们几句名人名言:(出示课件文字,伴随着背景音乐从头再来一字一句地说dota123/changk/gequshipinxinshang/liuhuan-congtouzailai-gequxinshang/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5、最后,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aobao88/youshen/rjyuwen/06/2156482.html五、作业:以“谈迁告诉我”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六、 教学反思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节课的教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设计的。首先,工具性的体现,笔者认为就是语用与修辞的学习。即学习课文的语言,方法之一就是多读,重点语句要读,能够体现内心世界的语句尤其要读,从读中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方法之二就是口头作文,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架上语言的翅膀尽情宣泄。其次,人文性的体现,笔者认为就是要体悟文本所展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方法之一仍然是读,不过是以情促读,以读促悟;方法之二就是相似命运人物的比对,从中得出共性,思想得到升华。为此,我在教案中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便利,给重点抒情语句加上背景音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并插入从头再来这一歌曲视频,将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我创设了如下语言情景:“在炎炎盛夏,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烈日的炙烤中;在寂寥秋日,一位孤独的老人,在瑟瑟的秋风中;在数九寒冬,一位佝偻的老人,在风雪中”让学生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情感得到升华,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结尾处又插入了古今中外具有共同命运的人物故事,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最后又链接了课文范读,让学生再次整体把握全篇。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韩家小学 姓名: 李桃职称: 电话:15806473685 电子邮件:litaoyuemanxilou163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韩家小学李桃,女,本科学历。xx年起在韩家小学任教。自从教以来,爱岗敬业,关心爱护美一位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一名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好老师。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