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26808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进度表周 次日 期内 容19/19/51、感受漫画造型29/89/122、有趣的卡通画39/159/193、纸片的组合49/229/264、纸卷造型59/2910/3国庆休息610/610/105、飞向太空710/1310/176、 民间彩塑动物810/2010/247、捏塑人物910/2710/318、 玩偶巧制作1011/311/79、上海的弄堂1111/1011/1410、都市情怀1211/1711/2111、跨越时代的桥1311/2411/2812、水墨花卉1412/112/513、彩墨风景1512/812/1214、四季的色彩1612/1512/1915、校园海报1712/2212/2616、图形变变变1812/2909/1/2元旦休息191/51/9调节因考试缺课的班级201/121/16调节因考试缺课的班级课题:1、感受漫画造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以及夸张变形等造型手法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讨论,发现并交流漫画的相关特点,在临摹或创作的过程中尝试运用漫画形象变现画面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漫画的兴趣,感悟漫画夸张形象、幽默等特点,提升对生活中形象地关注度。教学重点:漫画形象的夸张变形教学难点:突出漫画形象的特点课前准备:学具:记号笔、涂色工具、画纸教具:课件、漫画作品 、学生作品等 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分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喜爱的原因。2教师出示优秀漫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3教师小结:漫画具有幽默、寓意、讽刺等特点。漫画造型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鲜明个性。有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多分镜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有线描、水墨、色彩等绘画方式。二、尝试与讨论:1学生尝试用漫画的造型特点临摹或创意一个人物造型。2展示、交流感受。3讨论:连环漫画和多分镜漫画的形式有什么不同的设计要求?4交流、小结:故事短小、有趣,表达幽默、寓意或讽刺。人物造型夸张、体现个性特点。画面连贯、人物形象统一。分镜漫画还要注意画面的分割有新意。三、想象与实践:1故事的创意交流,到身边找幽默的、有寓意的、讽刺性的短小故事。2交流表现构思。分几个画面或镜头表现。每个画面或镜头中要表现出哪些情节或动作。人物形象的设计,体现什么性格特点。添加背景。幽默感、寓意性或讽刺性是否强。3绘画草图。交流、修改。4涂色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2互评,教师评议。题材是否有幽默感、寓意性或讽刺性?人物造型设计是否夸张有个性?画面情节安排是否连贯?创意如何?教学效果反馈:临摹或创意表现漫画造型是本课主要的作业内容。学生对漫画作品有一定的熟悉度,但是不能与卡通画相比。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会了解到漫画艺术的造型特点、表现方法与形式等。漫画人物的形象夸张、生动的造型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物造型可以对照生活原型,从形象、表情、动态、服装等方面感受其夸张和生动的特点。漫画形象的内涵以及漫画故事的寓意性等,也需要让学生在欣赏与讨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感悟与体会。线描的表现形式是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作业中部分学生注意线条流畅或个性地表现特点,以及画面的疏密安排。课题:2、有趣的卡通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特点,直到卡通画的表现形式,初步掌握卡通画人物造型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与讨论,发现并交流卡通画特点,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学习卡通画表现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卡通画的兴趣,感受卡通画的时代特征,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教学重点:卡通人物形象地夸张设计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表现技巧课前准备:学具:铅画纸、记号笔、涂色工具等教具:卡通画图片、学生作品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说说喜欢的原因。2教师小结:卡通画是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画面幽默夸张,人物个性鲜明,色彩鲜艳,时代性强。漫画式的表现儿童充满活力的情趣。二、比较与讨论:1出示漫画作品和卡通人物造型,请学生观察比较。2讨论、交流,小结卡通人物造型的特点:漫画人物造型简单、概括、夸张,色彩也较朴素。卡通画幽默夸张,有时代感,人物性格特征鲜明,服饰刻画仔细,色彩鲜艳,画面视觉冲击力强。卡通人物造型特点:表现细致的发饰;明亮的大眼睛;比例修长的腿部 三、想象与实践:1临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造型,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2根据提供的漫画形象,设计添加动作和相关背景。临摹已有人物头像。设计、添加动作。服饰、动作要符合人物年龄、性格特点。线条流畅。添画背景。涂色。色彩鲜艳、均匀。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2互评,教师评议。是否抓住卡通人物造型特点来表现?设计、添加的动作是否符合人物年龄、性格特点。是否有创意?添加背景后,主体是否突出?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鲜艳?教学效果反馈:卡通画现在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生活。由于卡通画表现手法多样、人物个性鲜明、时代性强、富有情趣等特点,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其中漂亮可爱、帅气阳光的现代卡通人物造型也备受学生们的追捧。平时收集或临摹自己喜爱的卡通明星,成为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 ,五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因此,大量卡通作品的欣赏、绘画方法的演示与讲解尤为重要。课题:3、制片的组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用制片制作插接单元的方法,能运用剪、刻、插、接等多种技能,设计制作插接式纸立体造型。过程与方法: 在制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纸片造型的特点,并运用插接的组合方法进行组合造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各种纸立体造型,感受插接造型的特点和形式美感,激发用灵巧双手美化生活的热情。教学重点:几何形制片插口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插接组合时的变化与统一课前准备:学具:铅画纸、记号笔、涂色工具、剪刀、胶水等教具:相关图片、学生作品、钉书机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1、欣赏纸插接造型作品,请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立体造型。2、教师小结: 这些见解的几何形元素,经过察接组合,能够成为有装饰性的立体造型。二、分析与讨论:1、分析小结:运用剪、刻、插、接等技法将几何形体组合成立体造型2、讨论交流:在进行组合的时候怎么样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3、小结:平方式特点、悬挂式特点三、设计与制作:1、介绍并示范制作步骤2、学生创意制作剪单元片进行插接组合,并调整制作立体效果图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创造。2、互评,教师评议。3、教学拓展:不同风格的纸立体造型适合不同环境。教学效果反馈:运用纸制作现代雕塑在三年级学习时已经有所接触。本课纸立体造型的设计要求利用平面的纸张通过不同的插接成为有变化的立体造型,开阔了学生的立体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设性意见,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信心。课题:4、纸卷造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折、卷、刻、贴等纸工基本技法,设计并制作由平面纸张变化出的立体纸卷造型。过程与方法: 在纸卷造型过程中,讨论、交流并总结多种基本技能、设计、制作简单、有变化的纸卷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纸的可塑性及造型的丰富变化;发现纸卷作品德特殊美感。教学重点:把纸条卷曲成各种弧度的形状教学难点:纸卷造型的创意设计课前准备:学具:铅画纸、彩纸、剪刀、胶水、双面胶教具:相关实物图片、学生作品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立体造型的相关图片。2分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图片的交流,介绍自己搜集的立体造型。3教师出示立体造型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4教师小结:立体造型美观、简洁,具有立体感强、变化丰富、视觉效果好的特点。二、启发与尝试:1请学生尝试:把平面的纸张制作出立体效果。2讨论、交流不同的制作方法。3小结;折是最基本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进行刻、剪、卷等,都可以让平面的纸张呈现出立体效果。4设计草图并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5小结:设计的时候,线条不宜复杂,要注意线条的疏密、曲直组合和变化。三、想象与实践:1在尝试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具体的困难?2讨论、交流,解决折痕不够清晰、流畅的问题。3创意制作立体造型。设计草图。用刀片轻划需折制的线条。用刀片刻划需刻的线条、部位。折制,最后完成纸张的立体效果。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所用的方法。2互评,教师评议。线条组合如何,是否简洁又有变化?运用了哪些技法,是否有创新?线条折知是否清晰,立体感是否强?3立体造型还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教学效果反馈:生活中有一些立体造型,但是学生可能在平时没有加以留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立体造型在生活中的运用、作用等。在以往的纸工作业中,直线的剪折比较多,但是,在立体造型中,会出现一些曲线,如何折得平整、清晰学生制作中会遇到困难,若折不好,会直接影响造型的立体感,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5、飞向太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飞船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用纸制作圆锥、梯形等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并运用粘贴、插接技能制作纸飞船。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学会制作飞船主要部件,并设计有新创意的纸飞船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动手的愉悦,关注科技进步,激发爱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运用粘贴、插接等方法组合纸飞船教学难点:纸飞船的造型设计课前准备:学具:铅画纸、彩纸、剪刀、胶水、双面胶教具:现代环境雕塑的图片、学生作品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环境的图片。2欣赏纸立体造型的作品,分小组或班级形式开展讨论、交流。(说说对立体造型的感受,介绍一下立体造型的特点,思考制作方法等)3教师小结:这些立体造型新颖、简洁,有现代感。以几何形体为主,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可以成为装饰环境的立体设计图。4教师出示优秀现代环境雕塑图片,请学生欣赏比较。二、启发与讨论:1欣赏纸立体造型作品,请学生讨论、分析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立体造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组合、制作。2交流、小结:把几何形纸片进行插接。折制纸立体元素,进行组合变化。在一纸立体形体上进行装饰变化。3讨论;在进行组合、变化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4小结:组合的时候要有疏密变化,注意节奏感。三、想象与实践:创意制作想表现自己的什么感受或想法。折制多个基本纸立体元素。进行组合、排列。粘贴固定。进行调整。利用事先搜集的环境图片,制作成装饰环境的立体效果图。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2互评,教师评议。创意如何,造型是否新颖,具有现代感?立体元素的组合是否有疏密变化又有序?是否在立体造型中包含了一定的寓意?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是否挺刮、整洁?各个形体粘贴、固定是否牢固?教学效果反馈:由于五年级学生年龄的年龄特点,已经具备了一些科学科技方面的知识,对于飞船也是很想要探究的一个比较热门的内容,因此通过让学生自己先收集一定的飞船资料,并进行飞船设计,体验制作飞船之前的设计工作,使学生了解前期设计好坏会影响后期的制作,让学生树立一定的科学精神。而且,收集的飞船资料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同伴交流,在生生互动中,拓展知识面。另外,一节课内如果又要设计又要制作,一定不能完成。如果课前学生进行飞船草图的设计,再进行制作,时间上就可以比较充裕,学生制作的时候目的性也会比较强,也就不会没有头绪制作了。小组合作,学生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能大胆地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由于评价是小组为单位的,所以同学们的责任感,荣誉感特强,积极性也就越高。课题:6、民间彩塑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彩塑常识和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的特点,知道民间彩塑用色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比较和捏塑的过程中,掌握表现动物外形特征的捏塑方法,以及民间彩绘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民间常用色彩进行彩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制作,提高学生对民间彩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运用彩绘方法捏塑具有民俗特点的动物。教学难点:掌握彩绘的方法。课前准备:学具:陶泥、泥塑工具、水粉颜料等教具:陶泥、课件、作品、颜料,调色盘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欣赏与导入1、欣赏彩塑图片,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是什么动物?动物的造型是怎样的 ?他们身上有怎样的花纹?颜色给你什么感觉?2、仔细观察彩塑作品的特点,请学生找找动物的哪几部分被夸张了。3、揭示课题民间彩塑动物二、观察与捏塑1、课件欣赏:对比动物图片与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的不同之处。 2、学生尝试捏制一个自己熟悉的动物3、学生作品与民间作品相比较,找找外形上有何异同,通过比较了解民间彩塑动物的特点:粗犷、简洁、朴实 4、进一步欣赏民间的泥塑作品,5、 教师示范: 捏塑出基本形概括性强;突出整体造型动态刻画特征细节表现。也可添加细部6、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捏塑,修整。三、作品交流彩绘与指导1. 欣赏各自的作品,围绕民间泥塑作品的特点,找找哪个同学的泥塑作品,有民俗特点,教师进行简单评论2、拓展知识:“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为“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泥塑作品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彩塑的用色,现在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能长久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丙烯色,尽管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冲洗,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3、出示实物:A.教师范作(颜色较平和的彩绘动物);B.颜色对比强烈的有民间特色的泥塑动物。 第二课时一、欣赏与交流1、欣赏民间彩塑作品,找找色彩的特点2、找找民间彩绘常用哪些颜色?用色一般为红、黄、绿、白、黑等色,3、民间彩绘都绘些什么图案? 二、尝试与运用1、教师示范在泥塑动物上进行彩绘方法教师示范注重引导学生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图案要有装饰性特点,彩绘要能突出对象的形象特点。一般是“从上到下,先淡后浓,先白后黑,毛发最后”。“落笔要快,厚薄匀均”,2、讨论并小结:上色的规律与方法。 “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才能使人看了爽朗愉快。“红搭绿,一块玉”,指红色与绿色相间使用,色彩效果很好。“红搭紫,一堆死”指红与紫并用,很难产生好的色彩效果。“远看颜色近看花”这是彩绘的总要求,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能细看;局部不能影响整体,纹样与底色须相互衬托,使之更美。 3、学生运用民间彩绘的基本色彩与方法,尝试彩绘。 三、评价与交流 1、彩绘动物展。 2、学生寻找有民俗特色的彩绘动物作品,并相互介绍。 3、教师小结:肯定作品中的闪光点。 4、拓展:出示各种图片,欣赏布艺、软陶等其他综合材料制作的动物造型,激发学生继续尝试的兴趣。教学效果反馈:由于泥塑作品必须阴干后才能彩绘,所以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才能够完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接触民间传统彩绘玩具,也比较喜欢民间动物泥塑粗狂、简练的造型和鲜明对比的色彩。一些和父母外出旅游的学生更有可能看到过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泥塑玩具,只是对它们的特色和制作方法并不了解。由于民间彩塑动物造型概括、色彩鲜艳,学生觉得比较容易模仿,也就不会产生畏难的学习情绪。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了陶泥的性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泥工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学习泥塑彩绘,学生易于接受。在捏塑造型时,通过分步示范使学生知道首先要根据捏塑对象基本的外部结构,运用高度概括的方法捏塑出动物的基本型,然后再进行细部特征的简单刻画。整个造型要注意稳定性,便于摆放。可以模仿民间彩绘动物造型,也可以创意捏塑造型。课题:7、捏塑人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特点,运用泥工综合技法捏塑立体人物造型。过程与方法:在捏塑的过程中,观察不同人物的造型特征,掌握捏塑人物分解制作与组合完成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民间彩塑作品以及尝试捏塑,感受民间人物捏塑造型的独特方法,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人物捏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人物局部的组合方法课前准备:学具:泥人作品图片、制作工具、软陶材料等教具:课件、图片、示范工具、材料等教学流程: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1、 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2、 老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3、 老师小结,揭示课题民间泥人造型单纯,色彩明快,形神兼备。内容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作品取材京昆戏剧中的精彩场面,人物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适宜人们喜庆赠礼或欣赏之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1、 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2、 教师在台上示范讲解了解制作工具手捏时需要部分辅助工具,供刻画细部时使用,如小刀、小竹签等,但要少使用工具,尽量体现出生动活泼的手捏特色。3、 指名展示,师生共同调整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1、出示课件:不同特征的泥塑人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2、 欣赏学生作品,发现用色的方法3、小结用色要求4、教师示范(1)根据人物基本结构,分步捏塑头部、躯干和腿部。(2)用牙签固定、组合各个部分。(3)添加手臂和鞋子。(4)剪出手指并拼装。(5)装饰细部,完成泥人。(6)制作添加场景或背景,完成作品。由于泥塑易断易裂,不能有突出的分支,因此泥人造型形体起伏不能过大3、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出示人物图片供参考。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与辅导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1、 课件欣赏民间泥人的图片,和特点,启发学生添加装饰2、学生初步了解民间泥人造型简练、色彩鲜艳的特点3、个别学生的泥人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调整五、展示泥人 评一评1、 学生结合民间泥人特点介绍自己的泥人的特点,谈谈别人的泥人怎么样。人物的动态;色彩的运用;细致的刻画。2、 老师归纳总结3.拓展知识:中国民间泥塑艺术或大变其形,或高度写实,离不开一个总的创作原则,那就是以心写神,为此,总是紧紧抓住人物的心绪和情节这两个法宝来表现,不只可以活现人的面貌,而且可以深刻揭示心灵。教学效果反馈:鉴于学生生活中较少接触泥人,对它们的直观经验不足的现实,教学时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供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从泥人的造型、色彩,以及装饰手法系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造型特征,知道色彩要有主色调。 讨论时通过提示学生制作人物的基本泥工方法,注意尺寸大小,并用牙签接合。 连接时提醒学生注意粗细、长短的一致,这样才能使人物平稳站立。在装饰上可以采用泥片、泥条粘贴,可以用不同色彩的线条组成纹样有规律排列。 基于学生已具有的泥工制作技能经验,因此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思路与设想,帮助学生选择多样的制作方法。同时,通过教学,增长对祖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增强对祖国悠久文化的热爱。课题:8、玩偶巧制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运用综合材料装饰人物的知识,尝试运用捏塑、剪贴、包裹、缝制等技能,巧妙制作可以摆放的“小玩偶”。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材料的美感以及不同材料的质感和特点,掌握它们基本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收集各种材料以及对材料的运用,感受到有了发现美的眼光,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教学重点:根据主题巧用材料设计玩偶形象教学难点:根据造型设计需要选择材料课前准备:学具:陶泥、泥工制作工具、布等教具:陶泥、学生作品、雕塑工具、实物投影、图片资料、相关课件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导入 1、导入:欣赏各种玩偶造型,老师可以带一个实物,表演一下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欣赏了解玩偶的作用与艺术价值。 2、讨论玩偶形象的设计特点: 形象夸张; 神态生动; 人物个性特征明显。 3、出示课题。 二、感受与讨论 1、欣赏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偶实物或图片,交流感受。玩偶形象设计的夸张有趣; 不同材料的灵活运用等。2、小组讨论:玩偶制作时的过程与方法? 做身体,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泥工捏塑与包裹;做头部可以采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怎样使玩偶更漂亮,装饰可采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3、小组讨论结果交流,教师小结三、示范与制作 1、教师示范制作玩偶的步骤: 用彩泥捏塑头部; 用彩泥或者硬指做玩偶躯干; 用彩纸或布料,根据人物形象特征装饰服饰; 调整造型完成作品。 2、出示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偶,讨论设计思路,突出设计中的“巧”字。 3、作业要求:根据身边材料的特点巧妙设计制作玩偶。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 2、交流自己的创作构思与制作感受。 3、评价同伴的作品:4、教师小结。教学效果反馈:本课内容改变了以往以单纯讲解立体构成知识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之中。同时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把“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在这一课中,并结合废弃物的利用,增加学生的多选性、参与性使学生对多元文化理解程度逐步加深。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方便学生创作,以及材料的利用率,学习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结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人物。教师在指导时提醒学生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并及时肯定学生的独特审美和大胆夸张的思维。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材料,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材料,变废为宝。课题:9、上海的弄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马路弄堂,感受浓郁的历史风貌,体味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过程与方法: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出带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马路弄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他人作品中对透视现象的表现和线条疏密组合的美感。教学重点:感受平行透视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平行透视规律,表现近大远小的关系课前准备:学具:铅画纸、水笔或铅笔等教具:马路弄堂照片及学生作品图片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 1、出示马路弄堂的实景照片,请学生欣赏并观察它的特点。 2、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称之为平行透视。二、感受与体验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2、讨论他们是怎样处理物体的长、宽、高的。 3、教师归纳并示范:与地面垂直的线条仍旧垂直不变;与视线平行的线条仍旧平行不变;纵深关系的线条都向一点消失。 三、绘画与表现 1、临摹马路弄堂实景照片:确定弄堂的消失点;抓住大关系进行表现;注意绘画细节,注意分辨长宽高,并按照平行透视规律来画;添加生活中的人物。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2、小组内交流绘画心得。3、互评,教师评议: 近大远小的透视特征是否明显? 是否将每个细节都画准确? 线条的疏密关系是否得当? 还有哪些地方有这种透视现象?教学效果反馈:透视是美术上很重要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通过欣赏、感受与体验掌握平行透视的特点与规律,并能表现在画面中。从作业来看,效果较好,学生能基本掌握相关知识,在个别细节上还应继续加强。课题:10、都市情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利用取景框取景,学会选择表现高大或宽阔效果的取景,学习常用构图方法,有选择地写生建筑风景。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知道取景构图的基本方法,运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现出有对比因素的风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都市的建筑美,学会观察和表现建筑的方法,关注家乡建设的发展,提高写生风景的兴趣。教学重点:如何选取一组景物并组织构图。教学难点:合理的构图与景物的取舍。课前准备:教具:活动的取景框、记号笔、彩色笔、照片、范画 学具:画纸、记号笔、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用语言讲述江桥七八十年代的景象2、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述,简单描绘景色图3、教师在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出示江桥当时风景照片(ppt出示)4、介绍相机内取景框的作用,引出取景框在写生中的运用5、介绍横构图的特点:体现广阔感,适合表现当时江桥大片的农田,低矮的建筑。(ppt出示)二、如何构图1、学习制作取景框,教师指导学生用手表现一个可以变化的取景框2、取景框的使用方法:眼睛与取景框的距离始终一致,观察调整景物在框内的位置3、出示江桥近几年的代表建筑图片,介绍竖构图的特点:表现建筑的高耸感(ppt出示)4、分析江桥的代表性建筑图片,指导学生如何构图(1)、突出主题:确定画面中的主体,在画面中占据主要位置(2)、画面平衡:不可一头重、一头轻,一边大,一边小,一边多,一边少(3)、对比变化: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相互衬托三、取景方法1、出示江桥集聚区办公楼的图片,用取景框分别表现集聚区办公楼的近景、中景、远景(出示集聚区办公楼整体及局部照片)2、分析近、中、远景的特点:近景不仅仅是把靠近自己的景物画大,还可以画出近景的局部,远处相对较小。中景往往要突出主体的全貌,是画面表现的重点。远景一般是全景式的表现,给人以宽广之感。作为一幅完整的风景画,构图时一般要把近、中、远景都考虑在构图中四、指导范画1、范画:以集聚区办公楼为写生对象,用取景框取景构图,画出小构图2、把小构图放大,指导如何用有疏密等变化的线条表现建筑物五、学生作业1、以电子城为写生对象(投影出示电子城照片),用取景框取景构图,画出小构图,并提示表现建筑物要有疏密等变化的线条。2、教师巡视指导。六、欣赏与评价1、作品展示。2、作业评价标准画面是否有稳定感主体是否突出线条是否有变化3、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交流、互评七、内容拓展1、启发学生:当周围都是高大的建筑物时,我们还需要什么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漂亮更和谐?2、从以前的老照片看到现在的新江桥你发现了些什么变化呢?教学效果反馈:把景物写生放在学生熟悉的江桥,使学生能切身感受江桥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取景框的运用,能让学生理解构图的重要性,学会合理构图。近、中、远景的运用是个难点,通过对照片的对比分析,学生加深了印象,作品的表现也更为丰富。课题:11、跨越时代的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在大桥的表现上。学习选景构图知识,通过临摹,描绘出有透视关系的桥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进一步体验透视的变化规律和构图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桥的造型美,感受现代科学的伟大,了解现代大桥的各种造型和功能,为人类造桥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运用选取构图的知识表现桥教学难点:不同视角的大桥透视现象课前准备:学具:铅画纸、彩色水笔、记号笔等教具:各种现代桥梁的课件、图片、同龄人作品等教学过程:一、欣赏与讨论1、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 3、小组交流小结:分析各种形式的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特点。 二、分析与理解 1、展示几幅大桥的图片,感受不同构图效果与透视的关系。 2、学生分析探讨构图方法,并尝试表现。 3、教师示范并讲授构图与透视现象的表现方法。 4、出示不同视角的桥梁,讨论取景的方法及绘画要点。 5、学生尝试初稿,画出大体的透视效果。 三、实践与指导 1、欣赏课本上的作品,从中选择学生喜欢的大桥进行绘画表现。 2、在绘制中表现出构图的特色,并添加环境。 3、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透视表现)。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自己的作品。2、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和构图问题。 3、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 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教学效果反馈: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学习中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同时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课题:12、水墨花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墨色浓淡变化,及色与墨的融合方法,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笔墨方法表现各种花卉。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各种水墨花卉作品的过程中,了解用水墨表现花卉的方法,通过尝试与交流掌握彩墨花卉的一些基本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画中不同的花卉表现方法,感受中国画的独特表现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中国花卉画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运笔与用墨的综合表现教学难点:花卉的没骨画法课前准备:学具: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宣纸、抹布 教具:画家作品若干教学流程:一、观察与导入 1、欣赏一组自然界中的不同花卉,讨论交流花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特征,知道不同品种花朵的造型及花叶的区别。 2、 尝试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朵所见的花。 3、交流、展示学生作业。 4、引出课题。 二、讨论与理解 1、欣赏几幅国画花卉作品,感受彩墨花卉的独特效果。 2、讨论、交流花卉的不同表现方法:先勾勒线条,画花瓣的外形与花筋。侧锋填色后,再点花蕊;没骨画花,直接侧锋表现花瓣,再添加花筋与花蕊; 细小的花可直接点出。 三、尝试与实践 1、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彩墨画花。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幅花; 注意枝条的变化; 适当添加背景,加以衬托与渲染。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学生作品,评价内容: 画面中笔墨运用是否恰当?花与枝叶的组合是否有变化?画面添加是否能使构图更完整、生动?2、自评:说说自己的画花方法。 3、互评:交流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4、教师小结:肯定学生作品中花卉的不同表现方法。 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教学效果反馈: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自然界中的花卉已有较多的认知积累,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花卉不同造型特点的把握,使学生在已有水墨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水墨技法表现自己喜欢的花卉,更多体验中国彩墨画的特点,提高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教学时,通过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花卉,感受其不同的造型特点,激发学生用画笔表现自然美的愿望。没骨画花是本课技法学习的重点,因此教学中加强现场示范,强调直接用侧锋表现花瓣。为了使花瓣更显生命力,蘸色时笔上彩墨要饱满。根据花朵的造型特点果断运笔,一朵花一气呵成。提示学生绘画时,要注意花朵的大小、高低与浓淡变化。枝条穿插不宜僵硬、呆板,要富有变化。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国画笔墨变化所带来的丰富变化,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热情。课题:13、彩墨风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色彩与墨色调合的基本知识,及多种水墨表现方法结合的方法,尝试运用墨与彩表现风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彩与墨作画的过程中,感受色彩与墨色的融合的独特技法,运用已学的基本笔墨方法表现彩墨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彩墨画的乐趣,了解大师对新技法的创造,感受水墨与色彩有机融汇的艺术美,培养艺术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彩与墨结合的方法教学难点:画面中色彩与墨色的表现课前准备:学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 教具:国画工具、欣赏图片、学生作品等教学流程:一、感受与比较 1、欣赏一组水墨、彩墨风景画,比较交流其中的异同。 2、教师小结:水墨画是用墨色表现对象,彩墨画体现了墨色与色彩的融合,用色彩烘托,达到强烈的色彩视觉效果。 3、出示课题。 二、欣赏与讲授 1、欣赏林风眠的彩墨风景画,通过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对比,分析林风眠将中西方艺术大胆融汇的彩墨作品。 2、结合已有国画经验,讨论彩墨的作画方法。 3、教师小结并示范彩与墨调合的基本方法: 墨与彩调合; 先彩后墨; 先墨后彩。 三、示范与作业 1、教师示范彩墨风景的作画步骤: 用多层色彩画树冠; 用墨与彩画树干与近景; 用淡墨与淡彩添画远景。 2.、提出作业要求: 用墨与彩结合的方法临摹一幅大师作品。 运用彩墨结合的方法创作风景画。3、学生尝试,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交流自己的作画感受,介绍自己作品中的满意之处。 3、评价同学作品,说说其中的优点,提出可以改进之处。 4、教师评价:肯定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教学效果反馈:通过展示一组水墨山水与彩墨山水作品,比较两者的异同,使学生知道水墨画用墨色表现对象;彩墨画体现了墨色与色彩的融合,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引出课题。欣赏林风眠的彩墨风景作品,通过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对比,感受林风眠将中西方艺术大胆融汇的艺术成果,激发学生大胆创作的热情。结合学生已有的国画经验,交流彩与墨调和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归纳后现场示范,帮助学生了解彩墨结合不同方法所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在示范彩墨风景画时,提醒学生:风景画一般有近景、中景、远景组成,近景色浓,远景色淡。作画时要通过墨色或色彩的浓淡变化加以表现,注意对水份的控制。因学生对绘画对象和工具材料不甚熟悉,在教学时加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课题:14、四季的色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自然景物在不同季节中的色彩变化,学习同类色知识,掌握水溶画棒厚薄及水溶表现技法。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中,感受四季景物的不同色彩倾向的变化特点;学会用同类色表现具有某种色彩倾向的景物。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由不同色彩倾向而引起冷与暖、兴奋与忧郁等各种情感,感受自然界色彩的和谐美。教学重点: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不同色彩特点或倾向教学难点:表现同类色的明暗变化课前准备:学具:水溶画棒、铅画纸、相关图片等教具:水溶画棒、优秀学生作业、课件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感受(能感受四季色彩的不同倾向)1、小组交流欣赏搜集的四季风景图片。2、看看老师收集来的图片(不同季节的同一景物),猜猜分别是什么季节?3、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季节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色彩?在颜料盒里分别把这些颜色找出来。4教师小结:四季的色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倾向。和谐统一的色彩会给人美的感受。二、讨论与学习(了解作画步骤和同类色的表现方法)1、如何表现鲜明的季节色彩特征?欣赏感悟作者的色彩处理风格讨论交流,说说作者在色彩上作了哪些处理?教师小结:为强化季节特征和作者的心理感受,作品在色彩倾向上有强化处理,突出某种色调,从而形成同类色。2、看书自学,交流作画步骤3、教师演示作画过程,提示注意点:选择要表现的季节及相应的同类色画出景物轮廓线铺上大的色块深入表现细部三、创作与实践(能运用同类色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同类色描绘某一季节的景物画面有鲜明的季节色彩特征和倾向色彩和谐中又具有丰富的变化2、教师出示可供选择的(多媒体投影)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四、展示与评论(积极参与作品欣赏,合理评价他人作品)1、按照不同季节分别展示在不同区域2、请学生互相评价:有无鲜明的季节特点色彩和谐中有无丰富的变化画面美感、技法表现如何等3、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回去尝试其他季节的描绘。教学效果反馈:小组交流、欣赏、讨论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感悟和理解。由于是学生的真实生活感受,他们会比较积极主动、生动地进行交流讨论。“以画面猜季节”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于色彩与季节之间联系的体验。通过以上环节设计引导学生感受四季色彩的不同特点和倾向,体验自然界色彩的和谐美。如何引导学生表现鲜明的季节色彩特点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某个季节的代表性颜色可能是了解的,但如何去强化这种色彩倾向以达到打动人的效果则是有一定难度的。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是较为典型的欣赏范例,他的作品一般取材于大自然的景物,画面具有鲜明的色彩倾向,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便于学生理解。通过书本自学和教师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同类色的表现方法,同时学会水粉画的作画步骤和表现方法。课题:15、校园海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报的知识,学习选择确定海报主题,和画面布局等设计常识及制作方法,根据主题创意设计校园海报。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绘制校园海报的过程中,体验色调在海报中的视觉作用,并能运用海报语言进行校园海报的实践创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色彩的象征含义和丰富的表现力。激发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增强公益意识。教学重点:海报主题设计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和象征寓意课前准备:学具:水粉颜料及用具、相关图片等教具:水粉颜料及用具、相关图片、优秀作品等教学流程:一、欣赏与导入(了解海报的知识)1、欣赏海报图片资料,师简介海报知识:海报又称“招贴”或“宣传画”。多用于电影、比赛、演出等活动。海报中要写清活动的性质、主办单位、时间、地点等。语言简明扼要,形式新颖美观。2、说说学校开展过那些活动?3、教师小结:校园海报应以学生校园生活为主题。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竞赛类(如:体育、美术、作文、奥数等)活动类(如:文艺会演、活动等)公益类(如:呼吁爱护公物、呼吁环境保护等)二、讨论与示范(知道不同色彩的象征寓意和创作方法)1、出示两幅不同色彩为主色调的海报,请学生猜测作者选色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红色象征温暖、喜庆等;蓝色象征和平、宁静等)2、教师演示并说明步骤:确定主题和内容;设计画面的布局;写上标题和文字内容;选择符合主题的主色调。三、设计与辅导(有创意的表现校园海报)1、明确作业要求:运用色彩的象征含义创作一幅校园海报;构思有创意;涂色均匀,画面整洁。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可选择不同类别:竞赛类、活动类、公益类)3、提示注意点:色彩的运用及构思有创意,要抓住视线、感到惊奇、激起兴趣、印象深刻标题醒目,用美术字书写四、展示与评论(积极参与作品的欣赏,评价他人作品)1、按照不同的类别展示作品2、请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描绘是否精彩;色彩的象征含义和主题内容是否一致;画面是否工整、创意如何等3、教师点评教学效果反馈:通过对于海报类型的归类,引导学生了解海报的各种内容和主题。在归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把这种归类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方式拓展思维,想出更多的海报的内容和主题。在了解色彩的象征寓意的环节引导学生运用了自主观察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自己思考和发现。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色彩感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在欣赏、讨论、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欣赏和评价能力等。海报创作的形式也培养了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能力,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美术宣传能力。课题:16、图形变变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滤镜变化图形的软件,学习把美术作品用滤镜处理成各种艺术效果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尝试过程中学会使用滤镜软件,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片,进行各种图形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同一作品变化各种效果的快乐,增强运用学习电脑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滤镜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滤镜进行画面的处理课前准备:学具:电脑、photoshop程序、图片教具:电脑、photoshop程序、图片、范作教学流程:一、欣赏与导入(对比了解不同画种,激发兴趣)1、请欣赏多种画种:油画、水彩画、铜版画、线描、素描、装饰画,2、教师出示用滤镜功能制作出的不同画面效果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3、欣赏书本作品,请学生思考怎么来制作出这些画面效果?二、讨论与示范(熟悉多种滤镜功能)1、学生交流怎么来制作出这些画面效果。2、教师示范使用photoshop电脑程序,点击出“滤镜”菜单来制作书上作品的效果。2、教师提供一幅图片,请学生尝试制作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效果3、交流,教师简评4、教师小结:不是每个滤镜都适用于你的作品,要根据画面内容耐心寻找适合的一种滤镜。三、设计与辅导(深入学会滤镜的多种使用方法)1、提出学习要求: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图片进行多项练习调整某些滤镜对话框中的数据,观察图片的变化。同一幅画上使用多次相同滤镜同一幅画上使用多次不同滤镜选择喜欢的图片进行处理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四、展示与评论(能运用美术语言合理评价他人作品,提高欣赏能力)1、多媒体播放学生作品,进行欣赏2、学生点评,并猜猜他用了哪些滤镜方法3、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的制作心得和创意之处4、教师总结:多媒体技术还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功能等待我们去学习和开发。教学效果反馈:通过“欣赏书本思考怎么制作出这些效果”的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把学生的思考放在教师示范之前。在学生自主思考以后,通过示范进行总结,通过示范更多的滤镜效果来拓展学生思路,加深学生印象。另外如何根据不同的画面选择合适的滤镜也是本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通过先让学生尝试教师再总结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在学会了基本的滤镜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滤镜的多种使用方法,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用多媒体画面将学生作品马上播放出来,可以在第一时间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极大地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励学生能在课后保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热情。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35 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