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8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26700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8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8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8成语故事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三则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正确地认读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生自学课文。4检查自学效果。()生字词正音。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夸口戳穿腮帮俸禄()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三)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2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意思吗?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三)精读滥竽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么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出示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读一读,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5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6他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是”造句。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 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点睛”的结果怎样?()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成语故事这篇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它们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都是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蕴含在故事之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如果都是按先感知故事内容,再感悟哲理的顺序进行,方法就单一了,学生容易对课文失去新鲜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我选用了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 学习自相矛盾,先让学生看图、读文,弄懂什么是矛,什么是盾;指导朗读“夸口”的语气,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并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接着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怎样想?又会怎样说?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学习滥竽充数,让学生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引导他们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通过比较三个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从而知道南郭先生能够混的原因,再读“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所以最后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再次基础上,谈谈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什么。 学习画龙点睛,则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提问:(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 逐题讨论,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领悟寓意。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