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托轮瓦安装及调整.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23582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转窑托轮瓦安装及调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回转窑托轮瓦安装及调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回转窑托轮瓦安装及调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转窑托轮瓦安装及调整,回转窑的重量占整个水泥厂机械设备总重的20%40%;它的造价占全厂投资的10%15%;它的性能和运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泥的产质量和成本。要保证回转窑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转,从设备维护和正确使用方面来说,调整好托轮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许多水泥厂的回转窑因为托轮调整不当,引发了许多重大设备事故。如回转窑下炕,也有称为掉窑的,就是回转窑窑体从托轮上掉下来、轮带顶坏或顶掉挡铁、回转窑发生剧烈振动、托轮和轮带表面出现点蚀、掉碴掉块、裂纹、严重磨损不均、多边形或小波纹和窑体弯曲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托轮轴承烧瓦断轴事故,这些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回转窑托轮重要性,1、托轮瓦结构天津院、南京院所设计的各类窑型托轮及瓦的设计并不一样,主要是止推圈的位置差别较大,如2500T/D线窑托轮止推圈在托轮轴外侧(同万吨线结构);5000T/D线在托轮轴靠托轮侧,见下图,在调整时,应了解上述托轮瓦推力面位置的不同,因为在调整瓦端面发热时,是要通过调整瓦与推力板之间相对位置而改变止推圈与瓦间隙,从而消除二者摩擦发热(我公司一到三线窑止推圈与铜瓦间隙在4mm左右)。国产5000T/D线无论是天津院,还是南京院所产的窑,设计都很成熟,托轮及瓦的加工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现场安装时对瓦的接触角、瓦口也基本能做到规范,当窑产量达到设计的110115时未出现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上述设计、制造、安装等大的环节基本合理、科学。,二、托轮瓦结构、安装基本情况,2、安装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0左右(我厂的是38),进出油瓦口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铸造质量进行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瓦口刮研不合要求,托轮轴尺寸和加工精度是否合格很少检查或仅靠施工单位进行外观检查;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不按标准紧固和防松处理,上述螺栓在试运行后极易松动,因为油盘固定螺栓松动,瓦用压板螺栓松动均造成过瓦拉翻事故(在南京院回转窑表现较为明显);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少数公司已发现有油勺与托轮座摩擦的而导致油勺的损坏,供油不足,油勺卡在托轮座内部而造成瓦报废的事故,瓦面与轴之间绝对不能有异物,少数公司窑头托轮座内进入过多的熟料颗粒而导致瓦损坏事故。,1、调整方法:(1)仰手律法:握双手,手心向上,大拇指与窑中心线一致,大拇指指尖指向窑筒体预想窜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握四指,使四指指尖的方向同窑的旋转方向。这样就可以根据窑的旋转方向和预想窜动方向选择左手或右手,然后在选择的手上沿四指的中间关节连成一线,这条直线就是托轮轴线的调整方向。,三、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2)口诀调整法:,(3)压铅丝调整法就是用比托轮宽150200mm长46mm粗细的保险丝与托轮母线平行地放入转动的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随着轮带和托轮的转动将铅丝咬入,通过吃力点A和B后便被碾压成各种不同的基本形状,见图20b。根据压出的铅丝形状和薄厚程度分析,就可以判断出窑体中心线是否弯曲、托轮与轮带接触是否均匀和托轮负荷的大小等。,a.铅丝的喂入位置b.碾压后铅丝的基本形状图20铅丝检验法示意图及压出铅丝的基本形状,压铅丝调整法是一种比较复杂,但也是比较科学的方法,熟练而正确地掌握铅丝检验法,对管好、用好、检修好回转窑,尤其是指导托轮调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着重介绍这种方法:铅丝检验法的操作先在每个轮带上(3等分或4等分)作标记,作标记时,一是要在一个轮带的两侧对应,二是全窑所有轮带对应,即在纵向同一母线上。铅丝保持与托轮母线平行放入转动的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碾压后的铅丝按挡位号、高低端、托轮号、轮带标记号。用千分尺和卡尺测量及记录其厚度及宽度。铅丝检验法的分析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现以下图21为例加以分析。,图21各种不同托轮与轮带的接触情况,a.托轮与轮带的轴向中心线完全平行图中的支承装置两个托轮上压出的铅丝宽度完全相同,参见图b1。这说明两个托轮受力相等,且托轮与轮带在全宽上按触均匀。进而表明,窑体没有弯曲,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轮带或者筒体的轴向中心线平行。铅丝宽度比第档压出的窄,说明第档的负荷比第档小。若全窑压出的铅丝形状均如此,说明窑在运转时必然要向下窜动。对于带液压挡轮装置的回转窑,这是最希望得到的结果。对于不带液压挡轮装置的回转窑,说明其余各档托轮应进行歪斜调整,否则无法平衡窑体的下窜力。一是不能保证窑体有规律地上下往复窜动,二是只有抵住挡轮运转。这样会加剧挡轮和与其相接触轮带侧面的磨损,对信号挡轮还容易被顶坏。尤其是长期这样运转后,轮带起鼓,托轮吃力最大处凹陷,造成磨损不均。在冷窑后窑体要收缩,由于托轮凹陷的阻力很大,致使轮带不能随筒体的收缩而移动,因而加大了筒体轴向的拉应力,很容易出现断裂事故。,b.托轮与窑体轴向中心线歪斜图21中的支承装置和,每档两个托轮与轮带碾压出的铅丝形状基本上呈菱形,参见图20b2。如果同档两个托轮压出的菱形,其形状和尺寸都相同,说明两个托轮除受力相等外,还表明两个托轮轴向中心线与窑体轴向中心线的歪斜角度相同。根据窑体的转向和托轮轴向中心线歪斜的方向,由仰手律便可迅速判断出窑体的窜动方向。第档的托轮轴向中心线向逆时针方向偏斜,将窑体向低端推动V,即使窑体产生下窜的作用力。这时如果托轮轴端止退圈与轴瓦侧面便在高端产生间隙e。这种托轮的调整是不需要的,必须避免。菱形的短轴增大,长轴减小,说明托轮与窑体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的轴向中心线偏斜过大,从而过大地增加了托轮和轮带表面的接触应力,这也是不好的。如果因一挡托轮的歪斜所产生的使窑体的上窜力不足,可采用多挡托轮调歪的办法解决,使每一档托轮的歪斜都不大,又能保证平衡掉窑体因倾斜而产生的下窜力。第档托轮除与第档托轮歪斜方向相反之外,其它没有不同。这样,托轮歪斜使窑体获得上窜之力。其余分析内容与第档是完全相同的,故不再多述。,c.托轮与窑体轴向中心线在通过其两个中心平面的不平行前面所讨论的托轮歪斜都是是在垂直于窑体中心与托轮中心的平面内,而现在则要讨论托轮与窑体轴向中心线在通过其两个中心的平面内不平行。图21中支承装置V两个托轮碾压出的铅丝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说明两个托轮的倾斜角度相同,而且表示它们的负荷也相同。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多呈形状相像而尺寸不同。如都是三角形且底边也在同一方向,但底边的尺寸不同,这时三角形的高也随之不同,变化趋势相反,即三角形边增大时其高必然降低。当托轮与轮带的轴向中心线夹角越大时,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就越长,则高便越低。如果碾压出的铅丝三角形方向相反,即底边一侧在上,一侧在下。这表明两个托轮与轮带的轴向中心线倾斜方向恰好相反,这时轮带就受到一个偏斜力矩M。使轮带与筒体垫板接触发生变化,一侧无缝隙,而另一侧缝隙很大,如图22所示。这样,常使垫板过早损坏,如焊缝开裂,脱落、冷焊、顶坏和顶掉挡铁等。但是,这种托轮与轮带的接触情况没有推动窑体轴向窜动的作用。因此,托轮轴瓦两侧间隙相等。碾压出的铅丝出现这种形状时,还有一种情况不容忽视。这就是虽然托轮与窑体轴向中心线完全平行,但由于托轮和轮带在加工时存在锥度,在安装时又没有注意这个问题,那么碾压出的铅丝形状就是如此。,d.托轮与窑体轴向中心线在空间交叉图21中的支承装置和两个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轴向中心线不仅在投影底面上有偏斜,而且在托轮与窑体中心线所在平面内也有偏斜。因此,托轮轴向中心线与窑体轴向中心线在空间交叉。托轮与轮带碾压出的铅丝形状基本上也呈三角形,但由于空间歪斜方向不同,三角形的方向恰好相反。它不仅能反映托轮受力的大小、均匀程度、推动窑体窜动的方向,而且还能展现窑体轴线的弯曲情况。综上所述的七种基本形状或者说七种基本状态,就可以分析出托轮调整的是否正确。,图22因托轮调整不当轮带产生倾斜情况,四、托轮瓦温度过高时,调整的具体方案,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突然出现托轮瓦温升现象,现场处理不要慌张,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应对,这就需要有事先准备好的预案。现场当班人员按照预案规定,来处理托轮瓦温升现象,就会有条不紊。处理托轮瓦温升的预案如下:1、工器具准备: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重量约170kg。现在托轮瓦润滑用油品种比较多,各厂家不尽相同。有的用中负荷齿轮油N460、N680,有的用美孚636,还有的用HF托轮油,但不论用哪种油,要准备好一桶与托轮瓦用油相符的润滑油。两个干净的小空油桶,容量15kg。小油桶选择用0号锂基脂的空油桶。篦式冷却机干油泵用的0号锂基脂油桶,现场非常多,选择两个带盖的,用柴油清洗干净;1个托轮瓦加完油的空油桶,容量170kg;两个带嘴油桶,容量15kg;12号铁丝5kg及1把钢丝钳。内径20mm的胶皮管5m。,2、现场组织:现场统一由当班班长组织。班长迅速组织人员,快速采取降温措施。班长要头脑冷静,保持与中控室联系。注意现场人员安全第一。如托轮瓦温升在短时间降不下来并有上升趋势,马上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不论在什么时间,接到现场通知,要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托轮瓦降温工作。3、降温措施:当回转窑运行中某一托轮瓦的运行温度,在短时间内升幅较快且还有上升趋势时,快速采取以下应急措施:用20mm的胶皮管接在该瓦循环水的出水管处,用铁丝捆绑接头,用钢丝钳扎紧。使循环水外排,并加大冷却水量。各挡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加强润滑。启用备用的托轮瓦油,用两个带嘴油桶交替向温升的轴面连续加注新润滑油,用两个小空油桶交替排出旧油。旧油倒在备用的油桶内。用测温枪测量,用手触摸轴面,看轴瓦的温度和表面油膜情况。如有突出发热点,且轴温在70以下,还有较完整的油膜,则继续浇淋新油,排出旧油。同时加压缩空气风冷发热点。如整个托轮温度较高,可向托轮下面的水槽内加水降温,水面浸托轮边缘100mm为宜。如果是轴肩或止推圈处温度高,可改变液压挡轮运行状态或停掉液压挡轮。,整个降温过程轮带与托轮的接触面要保持润滑,托轮表面均匀涂抹3号锂基脂。托轮轴面淋注新油不能长时间停顿,要求冷却循环水量充足,不断地用压缩空气降温,水槽内注水并循环,直至轴面温度和油温都恢复正常。降温过程中可维持窑速和喂料量。当某一托轮轴面温度超过70,或轴面有干涩发热点,已丧失正常完整的油膜,或长时间降温轴瓦温度却有上升趋势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立即止料、降低窑速。继续采取上述降温措施,并加大浇淋新油力度及循环水外排力度。降温过程严禁停止回转窑运转。逐渐减少窑头喂煤量。问题严重时,停止窑头喂煤。设备管理人员快速赶到现场,及时查找引起托轮瓦温升的原因,进行降温处理。,五、几种引起托轮瓦温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常见的轴瓦温升原因及处理措施:因润滑油引起的托轮瓦温升。托轮瓦润滑油长时间不换或保养不到,引起润滑油黏度降低、或油质乳化、或油内含有粉尘杂质等,都能引起轴瓦发热。处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定期更换新油,并加强托轮轴瓦的保养力度。托轮漏油及润滑装置脱落引起的轴瓦温升。因托轮轴密封不好,漏油严重,使油位降低,或润滑油勺脱落引起轴瓦温度升高。处理的措施是:搞好托轮密封,更换密封圈,紧固润滑勺。因循环水不畅、量少或内部循环水管渗水造成的轴瓦温升。循环水不畅或量少容易引起轴瓦发热。当托轮内部循环水管老化产生漏水时,破坏了润滑油的黏度,使油质恶化,轴瓦温升。处理的措施为:酸洗循环水管,去除内部油污杂质;更换损坏的内部水管。目前水泥厂常用的酸洗方法为槽式酸洗法,一般操作顺序为:脱脂-水冲洗-酸洗-水冲洗-中和-钝化-水冲洗等。,因瓦口间隙小引起的轴瓦温升。托轮轴瓦长时间使用,瓦与轴的接触角度越来越大,同时瓦口与轴的接触间隙也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润滑油不能进入轴瓦的底部进行润滑,引起轴瓦温升。处理措施是:发现瓦口间隙较小,应及时修理,重新开瓦口,一般瓦口的间隙为0.003Dmm(D为托轮轴的直径)。2.由轮带引起的轴瓦温升及处理措施:轮带与托轮表面受力集中引起的轴瓦温升。托轮与轮带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其接触面光亮色泽程度应是一致的,轮带上无明显的纵向明暗条纹。若出现明暗条纹,光亮的一侧则表明轴承座的轴瓦受力偏大,反之另一侧偏小。若在轮带暗条纹处出现与托轮脱离接触缝隙,且暗条纹面积较大时,则托轮瓦将出现温升现象。处理措施是:将托轮慢慢调整,使轮带与托轮的接触面达到规定要求,一般60%以上。,轮带与筒体垫板的间隙大引起的轴瓦温升根据轮带的受力分析显示,回转窑筒体在350380工作温度下,轮带受高温的影响,在轮带的垂直方向变形位移量最大。即在载荷的作用下,轮带的最高点向下移,轮带的最低点向上移,轮带被压变形,类似于一个平放的椭圆。当轮带与筒体垫板磨损严重,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时,轮带的变形椭圆度加大。当轮带的椭圆度超过2D时(D为轮带内、外径之和的平均值),就容易引起托轮轴瓦温升。同时,当轮带与筒体垫板的间隙过大时,若轮带两侧筒体出现较大的温差,温度高的一边筒体刚度下降,挠度增加,与轮带的接触面随之增大,而轮带另一端的接触面则变小,轮带两端与托轮的接触面发生变化,造成托轮两边轴瓦受力不匀,也引起轴瓦温升。,处理的措施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预防。注重筒体垫板与轮带的润滑,采用喷射专用高温润滑油,减少垫板与轮带的磨损。二是降温。利用窑中的筒流风机,对轮带及筒体高温处进行风冷降温,使窑体表面运行温度控制在300以内,轮带表面温度控制在150以内。三是调整。如果降温措施效果不好,就进行检修调整,将较大的间隙调整到最初的安装间隙。轮带与筒体垫板的间隙,由于受回转窑温度的影响,处在高温区的轮带与处在低温区的轮带间隙不一样。如果轮带与筒体垫板的间隙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并调整。S=aD(t1-t2)S间隙量,mm;a热膨胀系数(取0.000012);D窑筒体的外径,mm;t1窑筒体热窑时的温度,;t2窑筒体冷窑时的温度,。,3.其他原因引起的轴瓦温升及处理:液压挡轮的运行时间引起的轴瓦温升。回转窑液压挡轮是否正常运行,与托轮受力有很大关系。当液压挡轮上行速度慢且不均匀,而下行速度偏快时,形成了向下的轴向推力,此推力可使托轮轴与瓦之间产生相对挫动和摩擦。当一个托轮止推盘与轴瓦端部接触间隙较小时,便出现轴瓦温升现象。处理的措施:迅速改变液压挡轮的运动方向。可通过触动接触开关,强制改变液压挡轮的运动方向。检查液压挡轮的调速阀、节流阀的开度和油缸密封圈。正常运行的回转窑液压挡轮的上下行程总时间一般为810小时,其上下行程时间比为1。若下行时间较短或不足3小时,应调整调速阀或节流阀的开度,或更换损坏的油缸密封圈。,窑筒体表面径向温差大引起的轴瓦温升。窑筒体径向温差过大,超过100时,筒体发生变形。有资料显示,4m的回转窑,在350时,径向膨胀量为15.8mm.若筒体径向180的温差超过100时,筒体两半圆的直径则相差8.5mm,周长相差26mm,此时筒体的截面近似于鸡蛋纵截面状。若这种现象发生在轮带附近的筒体上,则引起托轮瓦温升。引起筒体径向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是该处的耐火砖磨损量有差异,由燃烧器的位置或窑皮突然脱落造成。处理措施:及时调整窑头燃烧器的位置,并在该处用筒流风机进行降温,等挂上新窑皮后,径向温差自然消失。,窑中心线与托轮轴线的相对偏差引起的轴瓦温升。如果窑中心线与某一挡托轮存在偏差,出现正“八”字或倒“八”字时,回转窑筒体在上行或下行时,轮带对存在偏差的托轮,便产生了较大的轴向力。这种轴向力作用在轴瓦上,便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托轮止推盘与轴瓦端部紧密接触;一种是托轮轴相对于瓦产生轴向位移,使轴的运动出现了径向旋转和轴向移动,破坏了轴瓦原来的接触面,引起托轮轴瓦表面产生拉丝并温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不正确的调整托轮造成的。处理措施是将托轮慢慢调整到原来的位置,并严格遵循调整托轮的原则:托轮调整一定要成对调整,不可一对托轮只调其中的一个;托轮调整应该掌握所调整的对数是最少的对数,调整角度也应是最小的角度;以托轮顶丝的旋转角度控制托轮的移动量,每次调整顶丝只许旋转4590;严禁将一对托轮调成“八”字形。,六、结束语,回转窑托轮瓦出现温升现象,如何正确快速有效地处理,是设备管理人员的关键。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多积累经验,掌握托轮瓦温升的诸多因素,勤于思考总结,增强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要经常深入一线,在协助岗位人员做好回转窑日常保养工作的同时,及时了解回转窑的运行状况和各运转件的磨损量,并作好笔记,利用大修、中修时间,对不正常的现象及时调整和修理,以防止造成托轮轴瓦温升或引起烧瓦、翻瓦等严重的设备事故。处理托轮瓦温升,预案中规定的应急降温措施不能随便停,即便成功处理了引起托轮瓦温升的原因,也要等到托轮瓦降到正常温度并有较好的油膜时,才能停止应急降温措施,这一点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