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16967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上册第31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 品读感悟法 讨论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出塞,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1、读诗题。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2、简单介绍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到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4、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3、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读一读。(2)学一学。我们刚才了解了读懂古诗的方法,这里的两行诗,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学并初步读懂呢?(3)说一说。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4)看一看。出示资料:据资治通鉴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己亥岁二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所以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5)诵一诵:指导读这两句诗。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引: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生读诗句。引: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生读诗句。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齐读诗句。(6)说一说。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生活,你想说什么?(出示)对征人: 对战争: (7)讲一讲。指名讲诗句的意思。4、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过渡:所以诗人这样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说一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的观点和希望。征人的希望,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2)看一看,出示: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3)诵一诵。指导读出诗人不同的感受。A.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引读。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B.对朝廷的失望。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廷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指导读出诗人和征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5、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1、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2、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的同情。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全诗写得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的特有风格。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2、搜集王昌龄的其他边塞诗。附:板书设计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2、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你们知道什么叫“压轴之作”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2、了解背景: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二、自由读这首诗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相机评价引导。三、新授师导: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古诗呢?1、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2、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3、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注意指导读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5、体验感情。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多媒体出示资料:介绍南宋和北宋的国土面积对比及遭受战乱的惨况。)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呼喊,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深深的“悲”,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感情蕴含在里面,是什么?(板书:盼)诗人盼的是什么?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月啊,23725个日日夜夜啊!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强烈的期盼啊!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一个“悲”,一个“盼”,组成了这首感人的诗示儿。学生感情诵读全诗。6、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配乐背诵。)四、课外延伸(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诵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五、拓展总结1、师: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的绝笔诗示儿,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再次朗读。)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有课后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今天老师还给你们推荐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提供网站。)六、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加,真挚感人。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古诗。2、和同学交流课后搜集到的边塞诗。八、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悲盼爱国之情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