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1862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网络,人教版,第5课时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1空气中的主要成分,78%,21%,0.94%,0.03%,0.03%,注意空气中的成分指的是气体的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比较固定。这是因为动植物的呼吸和腐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锈蚀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是绿色植物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放出大量的氧气,从而使氧气量保持相对平衡。,人教版,考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一般用红磷。(2)仪器:集气瓶、燃烧匙、橡皮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等。(3)装置:如图51所示。(4)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再把水以上的部分分成五等份做上记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人教版,4,5,2P2O5,注意可燃物要求是在空气中能和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的固体;红磷要过量,确保和容器内空气里的氧气充分反应;容器密闭,有良好的气密性,观察水面进入容器里的高度时应待容器中的温度冷却至常温。,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3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氧气:供给呼吸,如_、_等;支持燃烧,如金属切割、炼钢,宇宙航行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如_;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用于医疗手术、超导材料。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如_;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潜水,医疗急救,食品包装充氮防腐,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会改变空气成分,造成空气污染。有害气体主要是指_、_、_。防治空气污染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如: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燃料结构等;有效转化有害物质,如:植树造林等。,提示监测空气环境质量的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含三项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在0500之间,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空气质量越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5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_色_味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_,液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_色。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在点燃的条件下,能跟木炭、硫、铁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无,无,气体,不易,大,淡蓝,比较活泼,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的反应比较表,CO2,SO2,磷,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_P,_O,2,=,=,点燃,_,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_Fe,_O,2,=,=,点燃,_,把铁丝绕成螺旋,状,裹一根火柴,引燃,铁丝,集气瓶底部先放一,些细沙或水,4,5,2P2O5,3,2,Fe3O4,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注意某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由于氧气浓度的不同存在差异。木炭在纯氧中点燃后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燃烧则发红光。硫在纯氧中点燃后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空气中燃烧则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只能烧成红热;在纯氧中点燃则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6氧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2,2H2OO2,2,2KCl3O2,2,K2MnO4MnO2O2,瓶口,人教版,(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要点装配好仪器,要进行_。试管口应_倾斜,防止水滴回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气密性检查,略向下,注意(1)在H2O2制氧气中,MnO2是催化剂,在KMnO4制氧气中,MnO2是生成物。,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_即可,便于气体排出。导管上应套上一段橡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导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时,先_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等气泡连续而均匀放出时,再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应先将_移出水面,再_,防止水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只稍伸出橡皮塞,一团棉花,移动酒精灯,导管,熄灭酒精灯,第5课时考点聚焦,人教版,2工业制法利用液态氮、液态氧的_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注意氧气的工业制法是物理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则是化学变化。近年来,出现了利用膜分离技术富集空气中氧气的方法。,沸点,第5课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一空气中的成分,命题角度:从气体的性质、含量考查空气的成分。,例12010山西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方法点拨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是混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和氧气,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人教版,类型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命题角度: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22010金华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教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52所示。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10,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_。,装置漏气(合理即可),人教版,方法点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法各异,但其原理是一致的,即利用可燃物在密闭容器内的空气中燃烧,耗尽其中的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容器内的体积约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但实验时,应注意可燃物必须过量(或足量);装置气密性必须好;燃烧完毕,必须等装置冷却至常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第5课时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三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命题角度:了解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例3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氮气,D,解析氮气在空气成分中所占的体积最多,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方法点拨空气的成分一般是不变的。但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不断增加,造成了空气的污染。有害气体主要是两个“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个“一”(一氧化碳)。,人教版,类型四氧气的化学性质,命题角度:氧气与铝、磷、铁丝、蜡烛的燃烧反应。,例42011桂林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A蜡烛B铝C磷D铁,A,方法点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许多反应中主要表现为氧化性。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含C、H元素的物质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人教版,类型五判断是否是催化剂的实验探究,命题角度:通过实验探究是否是催化剂。,例52011广东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改变;.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人教版,(1)填写下表:,(2)步骤的目的是_。,有气泡放出,CuO的质量仍为0.2g,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步骤对比,检验加入CuO前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有无变化,(3)步骤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拓展要探究步骤作催化剂的CuO的其他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写一种)。,玻璃棒,用H2(或CO、或炭粉)还原固体,观察是否能变成红色的铜;或加入稀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溶解固体,观察是否能生成蓝色的铜盐溶液(合理均可),第5课时归类示例,人教版,方法点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需要催化剂。判断是否是催化剂,要抓住在反应前后具有的“一变两不变”的特点。“一变”是指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两不变”是指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通常采用对比法来探究有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步骤将0.2gCuO加入到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溶液中迅速放出气泡,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步骤是不加CuO时,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起到与步骤进行对比的作用;但要证明CuO是否是催化剂,还需要测定反应前后其质量变化和CuO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只有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才能得出CuO是分解过氧化氢反应的催化剂的结论。用氢气还原CuO能变成红色的Cu或加稀硫酸能反应生成蓝色的铜盐溶液,均说明CuO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人教版,类型六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命题角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要领。,例62010佛山图54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方法点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着装药品,将试管固定,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氧气,收集完毕要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注意两个关键顺序“先检后装”“撤管熄灯”。,解析给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加热时,为了防止试管的破裂,先要预热,然后再对准药品所在位置集中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