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1833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基础再现,1.继承是发展的_,发展是继承的_。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_。2.文化在_的基础上发展,在_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必要前提,必然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发展,易错提示:误区一:对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注意:文化继承与发展是统一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因而不存在先后顺序问题。误区二:文化继承等同于文化传播。注意: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1.(2008年江苏卷)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扬州的文化发展。A项符合题意的要求。答案:A,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每当_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2.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_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社会制度,手段和方式,3.思想运动的兴起。思想运动往往催生_,促进文化发展。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_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在人类文化的_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选择、传递、创造文化,传承,社会变革,易错提示:误区: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对文化发展影响的程度是相同的。注意: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和教育都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制度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文化形态代替旧的文化形态,是质变,所以对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欧中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它们都()A.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B.决定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D.是民族精神的火炬解析:这些运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全否定,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它们也不能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艺才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答案:C,高分跨栏,深刻认识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影响文化发展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影响文化发展,又体现了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3)当今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科技进步和思想运动影响文化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关系。,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教育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科学技术的进步D.思想运动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答案:B,课堂集训,一、选择题1.(2009年广东卷)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解析: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很明显体现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故D符合题意要求。A“偏离了”说法错误;B“批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已取代”错误,割裂了新旧客家文化之间的联系。答案:D,2.(2010年福建模拟)2010年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新设立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计划”,鼓励35岁以下获得高级职称的科技人才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并转化成果。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科技人才,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D.科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核心解析:从材料看主要强调科技的重要性,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A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B、D项表述错误,应排除。答案:A,2009年1月在谈到中国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时,戏剧家郭汉城指出,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跟上时代,因而生存受到很大影响。但他断言,戏曲不会消失。据此回答45题。3.戏曲不会消失,说明()A.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得到普遍认可B.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D.传统文化在今天会全部继承下来解析:戏曲不会消失,主要是指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相符合题意,A、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全部继承”说法错误。答案:B,4.要让戏曲不消失,我们必须()发展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都要学会戏曲艺术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B.C.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项均符合题意,项中“都要学会戏曲艺术”这是不现实的,故应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5.(2008年山东卷)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答案:(1)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2)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解析:材料强调发展创新,故可选出D项。而A、B项都强调继承,与题意不符,C项中“完全抛弃”的说法错误,应排除。答案:D,2.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于2009年12月21日2010年1月6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隆重举办。这是大陆第一次比较系统和全面地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大型主题展览。国家之所以重视台湾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因为()A.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B.少数民族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C.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物质根基解析: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是原因。B项说法有误,不一定都是积极作用。D项说法错误,不是“物质根基”而是“精神根基”。答案:C,二、非选择题7.镜头一9月17日至27日,广州村落民俗风情展在广州购书中心6楼举行,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一幕幕民间文化风情:消失的岭南水乡风情,黄埔五子朝王风俗,各乡村的龙船风俗,乡村十二节气风俗镜头二在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浙江定海古城在一片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成了瓦砾与尘土;代表北京民居特色的传统四合院的面积在逐年下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一些地方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绝活绝技后继乏人的现状,近年来多次呼吁,如不抓紧抢救,“再过20年,我们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失去了”。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现代社会,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有何现实意义?(2)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我们应当如何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答案:(1)“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统一的关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又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祝,您,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