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1064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标与考纲解读(一)课标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二)考纲呈现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学习提示1.本考点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运用所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2.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的探月活动等,分析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考点梳理与突破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一)考点梳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形成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学习小贴士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具有和动物大脑不同的地方,人脑有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则没有,因此,人脑对外界的刺激就有一种精神性的反应。,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2)不管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意识的内容和形式(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多样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由于立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学习小贴士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二)题眼突破不能认为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不是说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时,总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客观方面讲,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会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从主观方面讲,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还受到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制约。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例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解析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都是源于客观世界,故选A。答案A,迁移训练1当海底光缆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机器人的认识。机器人本质是机器,而不是人。所以,机器人“具有独立意识的”观点本身错误;机器人能够具有人所不具有的某些功能,正确;人类在许多方面是有局限性的,但人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说法不当。因此,正确选项为B项。,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考点梳理1.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能动地认识世界:人通过感官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思维之眼”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学习小贴士(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2.关于“意识”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1)“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借助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题干表明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意识具有能动性,答案为C。答案C,例2(2010山东)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迁移训练2(2010浙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了共同关切的问题,这是确定上海世博会主题的重要原因,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应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不总是与时俱进的,正确,错误;社会意识的作用具有二重性,错误。本题选A。,考点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考点梳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理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具有客观性。(3)重要性: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4)如何做: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学习小贴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但规律是事物和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人们要想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要下一番功夫。,(二)题眼突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漫画中招聘单位设置的条件太高,应聘者即使“撑杆跳”也无法达到,这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选D。漫画中的应聘者很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困难,勇敢面对,AB不选。漫画讽刺的是招聘单位不切实际,与抓住时机没有关系,C不选。答案D,例3(2010安徽)下面漫画招聘启示我们()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迁移训练3(2010江苏卷)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本题对知识范围的限定很明确辩证唯物论,本部分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要用这两个原理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进行分析。,【理论链接】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2.入夏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了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国务院出台多种措施,稳定物价,就是从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的表现。3.出台稳定物价的多项措施,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既体现了国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正确意识指导实际工作,又表明国家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做到了按规律办事。,备考猜练1.针对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的现象,国家要求各地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A.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B.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坚持意识就可稳定物价D.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解析】注意问题“从哲学上看”限定了答题范围是哲学知识,故排除A、D。C项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答案】B,2.稳定物价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深入调研,结合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综合采用多种措施,有重点的治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要在认识和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确保稳定物价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D.办事情既要就事论事,又要好高骛远,【解析】稳定物价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深入调研,然后综合施政,体现了做好经济工作要认识市场经济规律,遵循规律,故选A。B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不科学。【答案】A,3.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过大往往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警讯”,这是因为()发生物价不稳定,造成经济不稳定通常造成货币贬值消费低迷,不利于经济发展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A.B.C.D.,【解析】物价上涨,往往是经济过热的表现,导致经济不稳定,人们生活成本提高。【答案】D,考点随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认为,人脑进化了几万年,变的高度发达;电脑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高度智能化。将来,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A.电脑与人脑的功能将完全相同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电脑能够模拟人脑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答案C解析这段话的中心是说“电脑”如何,而B和D说的是人脑,故与材料无关。再将A与C进行比较,可以看出A说法不科学,故选C。,2.准南子览冥训有文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讲述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从哲学上看,“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A.源自于人的意识能动性B.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C.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D.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答案B解析神话故事是意识的一种具体形式,其本质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能动性的反映,故选B。A、C、D项说法错误。,3.“UU”是深圳2011世界大学生运会吉祥物。“UU”的设计打破了以往大运会吉祥物的设计传统。在设计者的心目中,只有抛开“司空见惯”的元素、坚持“异想天开”的思路,才配得上深圳这样年轻新鲜的城市,才配得上朝气蓬勃的大运会。“UU”的设计体现了()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是对深圳市和大运会客观现状的反映,故D符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A错;意识活动是主观性的活动,故B错;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故C错。,4.古人常以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是杜甫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情况B.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有一定的出入,A体现了题意,故选A。人的意识不管对错,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B、D错误;人的审美活动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故C错误。,5.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答案B解析“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意思就是说君子在事情来临时才会显出本性,专心去做事,而事情结束后本性又复归平静。这说明了人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选B。A、C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答案C解析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考生对意识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题中,首先要弄清楚这是对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意识能动的认识作用,故选C项,排除D项;A、B项在漫画中无法体现。,6.右图是一棵大树,再仔细看,你又会发现在树枝中隐含着几幅头像。这表明()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7.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答案D解析认为动物也是有意识的,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8.一直以来,“穿越时空”都是人类的梦想。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在量子态隐形传态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这使以往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超时空穿越”神奇场景有望变为现实。这告诉我们()A.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正确预测未来B.意识决定物质,想什么就会有什么C.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D.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答案C解析材料告诉我们人类的梦想促使人类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并使之成为可能,故选C。A项不符合题意,故舍去。B、D都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是错误的,排除。,9.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实现4亿农民进城变市民的大潮。然而,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具体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决不能搞一刀切。这表明()A.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社会发展由人的意愿决定,答案A解析“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具体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说明解决城镇化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选A。B、C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10.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要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所有执政党都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掌握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A.B.C.D.,答案B解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文化科技发展要求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体现了;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可以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故对,所以选B。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故错;说法绝对,排除。,二、非选择题11.中部地区某县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以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宗旨,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针对起步晚、基础差、经济实力弱、社会矛盾多的情况,调整经济结构,重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打牢物质基础;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结合材料,分析该县的做法坚持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答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坚持了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答出“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也可得分)解析该题实际上是一道体现型试题,在分析该题时,注意先抓住设问中的“唯物论道理”这一关键词,回忆有关唯物论的原理,然后在材料中找出能够体现相关原理的句子,最后结合材料得出结论。,12.针对我国“三农”现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必须是流动的。这项规划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坚持和完善土地调控政策的依据。,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土地政策的坚持和完善,是从我国“三农”现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出发的。(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促进事物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一种正确的意识,它的出台,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必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市场经济需要农村土地要素的正常流动,我们在坚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按规律办事的表现。解析首先要回顾唯物论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将基础知识与材料一一对应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