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0888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可爱九班,林之栋画兰,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习题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某山大壑中()具裹粮()2,林之栋闻樵者告语,往见奇兰后,所画兰益奇变。你认为他画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茅棘虎豹”不可得之处,兰却叶长丈许,花大如掌,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生活哲理?,越人造车,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每日的古称,过去的日子往日平日,平常素日一天到晚终日整天竟日第二天翌日明天旦日将来的日子来日,(2),限定的日子克日不多天,不久不日以后的某天他日最近的几天近日当天即日,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舟载以归()越率敝车御之()2,以下各句,各体现越人怎样的特点?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3,面对一无所知的敝车,越人效而为之,其结果是抗击寇兵,车坏大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陌生事物时,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牛角挂书,。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适见于道()奇之()2,杨素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而玄感不但没有责怨,相反却”倾心结纳。”,从杨素父子两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3,“牛角挂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勤学故事,你知道的勤学故事还有哪些?试写出两例,用四字词语概括故事内容,并写出故事的主人公。,王荆公独游,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遇数客盛谈文史()人莫之顾()2,王安石以文章名贯古今,但是,当有人询问“亦知书否”的问题时,竟“唯唯而已”从这一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哪些优秀的品质?3,众人本在“盛谈文史”,“词辩纷然”,而文后众人竟“惭俯而去”,众人由“纷然”到“惭俯”的原因是什么?,为者常成,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吾至死不及夫子矣()常为而不置()“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一句中的“夫子”指谁?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从“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一句中,你得到哪些启示?,慕名失实,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无他,以捕萤往,哺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里人高其义()晨诣之()2.书生白日捕萤,夜晚囊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他的做法的?3.“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一句,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这种句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日近长安远,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具以东渡意告之()更重问之()2.明帝关于“长安何如日远”的问题,先后作出不同的答案,各有什么依据?3.对于明帝的回答,元帝先“异之”,然后“失色”的原因是什么?,石学士,石曼卿隐于酒,谪仙之流也,善戏谑。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马惊,曼卿堕马。从吏惊,遽扶掖据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曼卿徐着一鞭,谓驭者曰:“赖我石学士也,若瓦学士,顾不破碎乎?”,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善戏谑()意其必大诟怒()2.石曼卿处理“堕地”事件,大出人们的意料,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石曼卿具有怎样的美德?3.本文重在记述石曼卿,而“必大诟怒”描写的却是众人在“曼卿堕地之时的心理,坐着这样的描写的目的何在?,进士不读史记,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有岸然而来者()辄弃去()2.文章对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可谓形神兼备,从作者对于“老甲榜”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身为“甲榜”却不知史记为何书,太史公为何人。读罢故事令人窃笑不已,吗、你认为作者通过老甲榜这一形象要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小港渡者,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出,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木简束书()予愠为戏()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和书童为什么没有及时进城?3.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躁急”的人,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这样人物的描写,请你从历史史实或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例子,谈一谈他们“躁急”的表现是什么?,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安事一室乎()甚奇之()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一句豪言,充分流露出陈蕃的雄心壮志,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3。”甚奇之”一句薛勤对陈蕃的做法又怎样的看法?在今天,也有人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批评陈蕃,你认为,后人为什么这么批评呢?,书画真伪,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文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客,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帖,惊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李及叹曰:“彼众我寡,岂復可伸?今日方知身孤寒。”,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潞公会客()具以白潞公()2.李世衡叹曰”彼众我寡“是针对何事而发出的感慨?3。“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一句中,“墙进”一词用的精致之极,令读者赞叹不已,那么,你认为这个词能活化出“坐客”怎样的丑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