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0129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3.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4.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2)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思考: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其内容、前提、实质和目的、目标是什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既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宪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合党的决议,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历程:,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后在全国广泛推行。,(2)内容:,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3)意义:,农民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弊端,由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生产分配,平均主义,(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2.深化改革,管理方式,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获得了成功,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城市中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改革呢?,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探究】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没有自主权)。,提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改革内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有制:,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使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农村,经营方式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管理方式改变,人民公社,乡、镇、村居委会,大集体,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农民农业农村,企业职工活力效益,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P56】: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建立过程:,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21世纪初,确立基本框架,明确提出目标,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基本建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认识上存在误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意义:,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图,1978,1988,1998,2008,4088.20,18027.00,89831.60,362280.50,2011,473104,2010年,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GDP达到日本的近两倍!同时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26%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制造国。,2013,568845,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归纳,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需要,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小结:,(开端),(扩展),(目标),改革前中国长期贫穷落后,人民生活困苦;改革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国家强大!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课结束语:,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作出决策,90年代后,市场经济,小结,建国后,50年代中后期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初期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弊端日益突出,对农村、城市经济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纵深发展,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知识归纳:,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