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2演示文档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60038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2演示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2演示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2演示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3 中间级采用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中间级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足够大的电压放大倍数,要求中间级本身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同时为了减少对前级的影响,还应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而且,为了提高电压放大倍数,比较有效地方法是增大集电极电阻Rc。,集成电路:一是集成电路的工艺不便于集成大电阻;二是为了维持放大管的静态电流不变,在增大Rc的同时必须提高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路的设计就变得不合理了。,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也称恒流区)时,c-e之间的等效电阻rce的值很大。因此,在集成运放中,常采用由三极管构成的电流源取代Rc,这样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既可获得合适的静态电流,对于交流信号,又可得到很大的等效的Rc。这样的电路称之为有源负载。,另外,中间级的放大管有时采用复合管的结构形式,这样可以有很高的电流放大系数,以便提高本级的电压放大倍数,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本级的输入电阻,特别是在前级采用有源负载时,其效果是提高了集成运放总的电压放大倍数。,.,复合管的几种接法,1. 复合管的接法及其和rbe,复合管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三极管组合而成。复合管的接法有多种,它们可以由相同类型的三极管组成,也可以由不同类型的三极管组成为NPN型或同为PNP型。,.,.,综合上图所示的几种复合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复合管的复合原则:,一是在前后两个三极管的连接关系上,应保证前级三极管的输出电流与后级三极管的输入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以便形成适当的电流通路,否则电路不能形成通路,复合管无法正常工作。,二是为了实现电流放大,应将前级管的集电极电流或发射极电流作为后级管的基极电流,外加电压的极性应保证前后两个三极管均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使两管都工作在放大区。,1)由两个相同类型的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其类型与原来相同。复合管的12,复合管的rbe = rbe1 +(1 +1)rbe2 。,2)由两个不同类型的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其类型与前级三极管相同。复合管的=1(1 + 2)12,复合管的rbe = rbe1 。,.,其中三极管T1和T2组成的NPN型复合管是放大管,是T3管的有源负载。,根据基准电流IREF,即可确定放大管的集电极静态电流ICQ。当2时,ICQIREF。,2. 由复合管构成的有源负载共射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输出级应有较低的输出电阻,以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同时,也希望有较高的输入电阻,以免影响中间级共射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复合管构成的有源负载共射放大电路,T3与T4组成镜像电流源,作为偏置电路,负责为放大管提供合适的集电极直流偏置电流ICQ。,由图可得,基准电流IREF由VCC、T4和R支路产生,其表达式为:,.,例: 扩音系统,功率放大器的作用: 用作放大电路的输出级,以驱动执行机构。如使扬声器发声、继电器动作、 仪表指针偏转等。,6.2.4 输出级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输出级是向负载提供一定的功率,属于功率放大,一般采用互补对称的功率放大电路。,.,(2)为获得足够大的不失真输出功率,功率放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幅度都很大,使输出信号容易产生非线性失真,这就需要根据负载要求规定允许的失真度范围。,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1)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流较大,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通常采用射极输出器作为基本的功率放大电路。实用的功率放大电路中大多采用双管的互补对称电路形式。,(3)为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需尽可能降低其静态工作电流。但静态工作电流太小容易引起输出信号的失真,互补对称电路可消除其非线性失真。,.,低频功率输出级按功放管的工作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它们各有特点。,甲类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设置在放大区的中间,这种电路的优点是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三极管都处于导通状态,输出信号失真小(前面讨论的电压放大电路都工作在这种状态)。,2. 功放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缺点是三极管有较大的静态电流ICQ,这时管耗PC大,而且甲类放大时,不管有无输入信号,电源供给的功率是不变的。甲类放大电路的效率最高也只有50%,那些对于输出功率及效率要求不高的功率放大电路可以采用甲类。,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左图所示,.,如果在甲类的基础上,把静态工作点Q向下移动,使静态电流ICQ等于零,这样就能改变甲类放大时效率低的状况,这种工作方式下的电路称为乙类放大电路。乙类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设置在截止区。乙类放大电路提高了能量的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效率可达78.5%,但此时却出现了严重的波形失真,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仅在半个周期内三极管导通,有电流流过,只能对半个周期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工作点Q设在放大区但接近截止区,使三极管的导通时间大于信号的半个周期,且小于一个周期,这类工作方式下的电路称为甲乙类放大电路。目前常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管多数是工作在甲乙类放大状态。这种电路的效率略低于乙类放大,但它克服了乙类放大电路的失真问题,目前使用较广泛。,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图所示,.,3.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OCL:output Capacitorless电路),1)电路图,T1、T2管交替工作, 流过RL的电流为一完整的正弦波信号, 波形如上图所示。由于该电路中两个管子导电特性互为补充, 电路对称, 因此该电路称为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称为无输出电容的功率放大电路,即OCL(Output Capacitorless),.,2 指标计算,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的图解分析,.,(1)最大输出功率:当输入信号足够大时,可使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负载电压为正弦波形,若忽略管子的饱和压降,其幅值(最大值)为:Uom = VCC,则OCL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负载电流幅值为:,如果考虑管子的饱和压降UCES,则最大输出功率为:,乙类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工作指标如下:,.,(2)电源提供功率:直流电源的电压为VCC,电流即为管子中的集电极电流。因此,在一个周期里两个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为:,因此, 直流电源UCC供给的功率为,负载电流幅值为:,这是在输入信号足够大时得到的电源功率。,.,当输入信号足够大,并忽略管子的饱和压降UCES时,其效率为:,这是理想状态的效率,实际效率要比这个数值小。,(3)效率:放大电路的输出能量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因此电路的工作效率是指输出功率和电源提供功率的比值,即,.,(4)每个管子的最大管耗: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差就是消耗在三极管的功率,即管耗PT。可求得当,管子c -e间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VCC。,.,消耗在晶体管的功率为电源功率减去输出最大功率即:PT=PVmPOm,由于POm与PVm均与信号的幅值有关,故PT也随之变化。,为了求出何时管耗最大,令,上式对K的导数为0时,PT将为最大值,.,每个管子的管耗约为0.2POmax,当输出功率最大(K=1)时,总管耗约为0.27POmax,将 代入PT式中得,.,交越失真:乙类电路由于静态电流为零,因此效率较高;但是它会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这是因为当输入电压ui小于管子的死区电压时,两个管子均是截止的,这段范围里的输出电压uo = 0,从而在输出电压的交越处产生不连续的间断点,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真,如图所示。,交越失真是由于管子工作在乙类状态引起的,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实用电路都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3) 存在问题,消除交越失真的办法,.,为克服乙类电路产生的交越失真,实际工作时采用图所示的甲乙类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图中通过电阻R1和R2及两个二极管为三极管T1和T2建立了较小的静态基极电流,使其在静态时已处于微导通状态,这种偏置方式称为甲乙类电路。由于三极管已导通,当加入输入信号ui后,输出电流流过负载时,在负载上得到输出电压,在正负交替处比较平滑,因此输出波形将是较为理想的正弦波。,(2)甲乙类OCL电路,在甲乙类电路中为减小静态损耗,提高效率,通常工作点选得很低。甲乙类电路的工作状况和乙类基本相似,各项技术指标可按乙类电路方式估算。,.,图所示电路中,由于静态时T1、T2两管的发射极电位为零,故负载可直接连接到发射极,不采用耦合电容,因此称为OCL电路。其优点是低频效应好,便于集成。缺点是需两个独立电源,使用很不方便。为简化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两图相比省去了一个负电源(-VCC),在两管的发射极与负载之间增加了电容C,这种电路通常称为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即OTL(Output Transformless)功率放大电路。,4. 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TL,OCL,.,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必须克服三极管死区电压的影响。方法是在T1和T2的基极之间接入一个导电支路,使静态时存在一个较小的电流从+VCC流经RC、R、D1、D2、R2到-VCC,在T1和T2的基极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故静态时两只三极管已有较小的基极电流,因而两管也各有一个较小的集电极电流。当输入正弦电压uI时,在正、负半周两管分别导电的过程中,将有一段短暂的时间T1、T2同时导电,避免了两管同时截止,因此交替过程比较平滑,减小了交越失真。,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OTL(Output Transformless),OTL互补功放电路,.,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如集成运放输出端的负载电流比较大,必须要求互补对称管T1和T2是能输出大电流的三极管。但是,大电流的三极管一般值较低,因此就需要中间级输出大的推动电流提供给输出级。在集成运放电路中,中间级一般是电压放大,很难输出大的电流。,5. 由复合管组成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输出级采用由复合管构成的互补对称电路。如下图所示。这种互补对称电路有一个缺点,大功率三极管T3是NPN型,而T4是PNP型,它们类型不同,很难做到特性互补对称。,.,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使T3和T4采用同一类型甚至同一型号的三极管,例如二者均为NPN型,而T2则用另一类型的三极管,如PNP型,如图所示。此时T2与T4组成的复合管为PNP型,可与T1、T3组成的NPN型复合管实现互补。这种电路称为准互补对称电路。图中接入电阻R e1和R c2是为了调整功率管T3和T4的静态工作点。,为解决类型不同,特性互补不对称采用下面电路,.,6.3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及性能指标,6.3.1 双极型集成运放F007,F007属于第二代通用型集成运放,目前应用比较广泛。,F007的外形常见的为圆壳式,共有12个引脚,如图(a)所示。各引脚与外电路的连接示意图见图(b)。,1) 引脚,.,2)原理图:包括四部分:偏置电路、差分放大输入级、中间级以及输出级和过载保护电路。,.,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以复合管为放大管、恒流源作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用准互补电路消除交越失真的准互补输出级,三级放大电路,简化电路、分解电路,.,1 、找出偏置电路,若在集成运放电路中能够估算出某一支路的电流,则这个电流往往是偏置电路中的基准电流。,T8和T9不仅是镜像电流源, 而且还与T10、T11组成微电流源,.,共集形式,输入电阻大,允许的共模输入电压幅值大。共基形式频带宽。T3、T4为横向PNP型管,输入端耐压高。Q点的稳定T() IC1IC2 IC8IC9与IC8为镜像关系 IC9因为IC10不变 IB3IB4 IE3IE4 IC1IC2,共集-共基形式,T1和T2从基极输入、射极输出,T3和T4从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2 、输入级,.,T7的作用:抑制共模信号 放大差模信号T5、T6分别是T3、T4的有源负载,增大电压放大倍数。特点:输入电阻大、差模放大倍数大、共模放大倍数小、输入端耐压高,并完成电平转换(即对“地”输出)。,作用?,输入级,输入级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零漂,提高共模抑制比,.,中间级是主放大器,它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F007的中间级是以复合管为放大管、采用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由于等效的集电极电阻趋于无穷大,故动态电流几乎全部流入输出级。,中间级,3 、 中间级,中间级不仅能提供很高的电压放大倍数,而且具有很高的输入电阻,.,准互补输出级电路消除交越失真(R7、R8) D1和D2起过流保护作用未过流时,两只二极管均截止。iO增大到一定程度,D1导通,为T14基极分流,从而保护了T14。特点输出电阻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高,输出级,4 、 输出级和过载保护,输出级采用这种准互补对称结构,主要是为了提高运放的输出功率和带负载能力。,.,判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F007电路分析(同学自行分析),T3和T4组成共基放大电路,共基电路是同相放大,.,开环差模电压增益AOd,开环差模电压增益是指集成运放无外加反馈时输出电压与输入差模电压之比。,AOd的含义,AOd(dB)=20lgAOd,它是决定运放运算精度的重要因素。目前高增益的集成运放的AOd可达到107以上。,常以分贝(dB)表示:,6.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技术指标,.,输入失调电压UIO,为了使输出电压为零,在输入端所需要加的补偿电压。它表征了 输入级差分对管UBE的失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漂的大小。高质量的产品UIO在1mV以下。,输入失调电压的温漂,它是指在规定工作范围内UIO的温度系数,是衡量电路温漂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往往比UIO更为重要,因为UIO可以通过调零的办法来补偿,而却不能被补偿。高质量的集成运放的0.5V/。,输入偏置电流IIB,集成运放输出为零时,两个输入端所需电流的平均值,称为输入偏置电流。一般集成运放的IIB为微安量级,高质量的为纳安量级。,输入失调电流IIO,集成运放输出电压为零时,两个输入端的偏置电流之差,称为输入失调电流。IIO=IB1-IB2,.,输入失调电流的温漂,dIIO/dT这是指在规定工作范围内IIO的温度系数。高质量的运放可为几个皮安每度(PA/)。,差模输入电阻rid,rid是指运算放大器开环时,输入电压的变化与由它引起的输入电流的变化之比,也就是从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看入的动态电阻。,共模抑制比KCMR,高质量的集成运放的KCMR可达160dB以上。,其定义与差动放大电路中的相同,不同类型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也不同,如F004为10V;F007为13V。,最大差模输入电压UIdmax,是指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共模输入电压范围UICmax,.,开环输出电阻ro,运算放大器开环时的动态输出电阻,最大输出电压UOmax,在规定的电源电压和负载条件下,放大器所能输出的最大电压为UOmax。,最大输出电流IOmax,放大器在最大输出电压下所能给出的最大输出电流,即为IOmax。,14.3dB带宽 f H,运放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在高频段下降3dB所定义的带宽 f H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化等效电路,.,运放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所示。,运放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