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汝功先生百岁针灸人生-中大针推学院演示文档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59952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汝功先生百岁针灸人生-中大针推学院演示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朱汝功先生百岁针灸人生-中大针推学院演示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朱汝功先生百岁针灸人生-中大针推学院演示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朱 汝 功 先 生 百 岁 针 灸 人 生,上海中医药大学 陆焱垚 金珠,.,2,朱汝功,1913年7月16日出生,上海市奉贤区人。 194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李培卿、章次公),毕业后悬壶开业至1960年结束私人门诊。其间为20年。 1960年,接受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的聘请,任针灸科副主任。文革后,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室主任、上海市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及上海针灸杂志编委等职务,到1981年69岁退休。其间亦为20年。 1981年至2001年赴美国行医达20年,在美其间历任美国针灸医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美东针灸医师联合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兼学术研究部主任,美国针灸医学会第七届第一副理事长,美国针灸医学会第九、十届理事等职。 朱老在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长达60年。 朱老经历了事业的鼎盛时期,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但她始终是刚毅坦荡,平和面对。,行医简历,.,3,青少年时期 朱老于1913年7月16日出生在奉贤一个教师家庭,父叔屏生有一子一女,朱公并不重男轻女,故朱老自幼与兄一起入学。受其父影响,养成聪敏好学、刚毅自强的性格。13岁时,父母相继亡故,由祖父母及伯母扶养。后继承父志,入奉贤县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受聘于奉贤南桥女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上海表姐家,受出生于中医世家并在沪行医的表姐夫的影响,进上海中国医学院学歧黄之术,1941年毕业后,在奉贤南桥镇开业,远近闻名,诊务兴盛。,朱老在青年时像,一、19411960,.,4,一九四三年,瘦燕先生与汝功女士在上海举行婚礼,.,5,1946年,朱老通过全国中医师考试,.,6,1943年,朱老婚后在金陵中路老首安里设诊为患者针治,自古相沿成习,当时都是隔衣进针。,.,7,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在中医衰退,针灸更是难以为继的境况下,凭着他们对针灸的热爱和执着,婉言谢绝了去新加坡行医的邀请,将振兴中医事业,继承、普及和发扬针灸医学为己任,决心为之竭尽全力。 1、1948年,陆氏伉俪共同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分别担任社长及副社长。他们亲自编写讲义,答复函授学员的来信提问,影响广泛,全国各地甚至在东南亚也办起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 2、改进针具,创制“瘦燕式”金、银质毫针及各种规格的不锈钢毫针。 3、研制针灸经络穴位模型。,.,8,照片选自针灸正宗第一集,.,9,.,10,.,1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得到新生,针灸医学蓬勃发展 。1952年朱老除了私人开业外,还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的特约门诊工作。1955年又被聘为上海市干部疗养院、上海市第二肺结核病院中医顾问。 1、治病救人,疗效卓著 当时陆氏伉俪已合并诊所,陆老在上午应诊,朱老在下午门诊,伏天,一个下午要治疗200多个患者,业务鼎盛,且病种繁多,前来求治的不仅有各种风湿痹证及内科杂病,还有精神病、麻风病之类的特殊病证。除了门诊外,朱老还要出诊,为中风瘫痪等行动不便的病者进行治疗。私人诊所如此多的门诊量,不能说后无来者,也是前无古人的。,.,12,夏季患者通宵排队挂号,.,13,夏季患者通宵排队挂号,.,1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朱老在诊所为患者治病。,.,15,2、创“集中教,个别带”的中医传授方式 1952年和1955年为针灸医学蓬勃发展的需要,先后开办了二期“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 学制三年, 设置了中、西医基础课程,采用边教学、边临诊、集体上课、个别带教的教育方式,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针灸医务人才。他们成功的教学经验,为后来上海市历届中医带徒班所吸取,集中教,个别带,自“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始,成为中医教育界一种新的传授方式。,.,16,前排左侧坐地者陆瘦燕,第三排左起第五位朱汝功,.,17,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陆氏伉俪与弟子在家中合影,结业合影,.,18,3、著书立说,和盘托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还整理总结了经络、腧穴、刺灸、治疗等方面的系统理论和临床经验,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作为学习针灸者和针灸工作者的专科读物,先后出版了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及针灸腧穴图谱,对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还被国外出版社多次翻印发行,影响极为深远。另有腧穴释义、针灸歌赋选释、针灸治疗学总论等亦已完稿,可惜十年动乱,均被付之一炬。,.,19,.,20,1960年7月1日朱老结束了收入丰厚的私人诊所,受聘到龙华医院工作,任针灸科副主任,3个月后,当时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的陆老受聘兼任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当年的针灸科在现在的龙华医院急诊大楼二楼,因病人特别多,故院部为针灸科安排的候诊室也特别大,就在现在的肿瘤科候诊大厅。 建院初期,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朱老每天上午看完病人,已很晚,食堂经常只有咸菜,但是虽然条件艰苦,也从无怨言,照样担负完成了繁重的工作量。陆老虽然兼职很多,社会工作繁忙,但也始终坚持每周三个半天临床门诊。,二、19601981,.,21,朱老与针灸系实习学生在龙华医院合影(后排中立者朱汝功),.,22,朱老书写的针灸科急诊病种记录备查部分手迹,1、建立针灸病房,参与急诊工作,.,23,2、开展针刺麻醉工作 在他们主持下,针灸科先后与本院外科、妇科、伤骨科、还有国际妇婴保健院等单位合作进行针刺麻醉的科题工作。 3、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研究 六十年代初,朱老和陆老率先与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协作,观察了“烧山火”、“透天凉”补泻手法对体温、血糖和血浆柠檬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是施行不同的补泻手法,其施术前后的体温有明显变化,血糖和血浆柠檬酸含量经方差分析亦有显著的差异。,.,24,4、对行气手法的研究 他们还与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作,用多方位经穴肌电测绘的方法,观察行气手法对针感的产生、针感的走向和相应经穴电变化的影响。 这些研究,在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居领先地位,亦为以后的经络、手法研究提供了借鉴。,.,25,5、 整理出版陆氏针灸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文革后,朱老一如既往,一心事业,开展以针灸为主,辅以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课题工作;并率子女和及门弟子搜集整理他们的论著及医案,出版了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腧穴图谱修订本、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术经验选、针灸名家陆瘦燕学术经验集等著作。,.,26,朱老在參加国家医院工作的二十年中,前六年(文革前)除了医疗、教学外,和陆老一起在研究针刺手法的物质基础及原理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们将古老的针刺手法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开创了针灸实验的先河,为日后的针灸实验学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在文革中,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经受了被冤屈、被诬陷,乃至亲人惨遭迫害而死,在人亡家破的境况下,朱老都以她的坚强、自信,沉稳面对。 更为可敬、可贵的,是在十年浩劫后,她仍能不记前隙,以事业为重,团结同仁一起工作。她的豁达大度、宽厚仁爱得到了充分展现。,.,27,1981年,朱老年近七旬,本可安享晚年,但她豪气不减,要把中国古老的针灸医学介绍到国外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针灸,得益于中国针灸。凭着她的顽强和勇气,凭着她的精湛医术,她在美国二十年,多次为针灸学习班的学员授课;应邀在世界针灸学术交流会上作报告及手法示范,她以高超的医术奇迹般地治愈了许多当地医院束手无策的病者,因此,名声四起,使中国古老的针灸医学得到国外更多人士的认同和赞扬,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及同行的尊崇。自1986年起历任美国针灸医学会第六、第七届副理事长,美东针灸医师联合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兼学术研究部主任等职,为在国外传播和发扬针灸医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三、19812001,.,28,朱老在纽约诊所,.,29,朱老在纽约诊所,.,30,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朱老在美国多次为针灸学习班的同学上课,传播发扬针灸医学。,.,31,1993年,朱老在世界针灸学术交流会上作学术报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朱老在美国为针灸学习班同学上课,.,32,朱老在美东针灸医师联合会的聚会上,.,33,朱老经历过命运的大起大落,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强地挺了过来,依然笑对人生。她殷切期望针灸医术后继有人,在 1997年向上海中医药大学捐资十万元人民币,设“朱汝功奖学金”,用以奖励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又生活清贫的针灸专业学生。 回顾她数十年的行医生涯,得到过她施诊给药的;得到过她无私帮助的,真是难以计数。,.,34,.,35,四、2001 ,2001年朱老89岁患脑梗疾患,右手不能持针为患者治疗,回上海家中养病,至今已10多年。在这十多年中她也始终关心针灸事业的发展,2008年,在朱老96岁高龄时,还重辑再版了陆老早年出版的针灸正宗第一集和第二集,定名为陆瘦燕金针实验录;2009年在她主持下,出版了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带教录、 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医案选,使陆氏针灸流派得以更广泛地传播、继承和发扬。,2001年12月摄于上海家中,.,36,2009年,朱老97岁,参加陆老百年诞辰纪念大会,.,37,朱老向大会赠送纪念图书,.,38,2011年7月,朱老百岁华诞,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在“上海老饭店”举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主委蔡威致辞,.,39,2011年7月,朱老百岁华诞,和弟子们合影在“上海老饭店”,.,40,2014年4月朱老与女儿、外孙在家中,.,41,朱老自1941年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直至2001年患脑梗疾患,以至右手不能持针为患者治病,60年来,全心全意地为患者解除疾苦,为继承、发扬、研究、提高、传播针灸医学而竭尽全力。 尤其是后20年,朱老70至90岁高龄,居国外的二度创业,行医教学,传道授业,其坚忍不拔之精神,令人敬佩。纵观朱老一生,其最大的成就,乃是与陆老共同创立了陆氏针灸流派,从实践经验积累至总结,从经典理论整理至阐发,为针灸学术之继承发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陆老身后,更将陆氏针灸流派之学术思想、医疗经验和流派特点整理成书,付梓出版,既丰富了中医针灸学术宝库之内容,更使后学者能从中得到教益而传扬光大。 朱老除了在医学上的成就外, 更是在她跌荡起伏的一生中,所表现出的坚毅勤奋、执着追求、宽容仁爱、刻苦敬业、节俭律己等闪光的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