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上传人:Q** 文档编号:358845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扶贫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扶贫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扶贫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扶贫办 2017 年工作总结及 2018 年工作思路 今年,市农工部(扶贫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从吃透精神,研究政策入手,在抓工作落实上动真碰硬,正确把握了工作的政策性和方向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 2017 年工作情况和 2018 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扶贫开发工作方面乳山市共有省定贫困村 45 个,贫困户 10074 户、17919人,2016 年底,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完成了 27 个省定贫困村脱贫工作。2017 年,乳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投入不减、力度不减,努力巩固 2016 年脱贫攻坚成果,以 18 个未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村为重点,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开发项目,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工作中:一、抓责任落实,促工作顺利推进。及时召开“全市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 组全体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乳山市“三 农” 和扶贫 开发工作,查找问题 ,明确思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研究出台了2017 年乳山市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对镇村班子、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评先选优、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坚持领导责任、主体责任、指导责任、包扶责任四位一体,在市级领导责任落实上,威海市包村市级领导多次到乳山相关贫困村调研,精准指导,传导压力,做出表率;我市市级领导也先后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查研究、出谋划策、帮解难题,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各镇主体责任落实上,通过领导调研指导,各镇(街)高度重视,党政主要负责人干在一线、抓在一线,并抽调精干力量,为每个省定贫困村配备驻村工作队,具体抓扶贫工作落实,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在第一书记指导责任落实上,市委组织部为第一书记,确保了 45 个省定贫困村全覆盖,签订了第一书记承诺书,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第一书记吃住在村、脱产靠在一线,在档案整理、项目论证、项目建设、协调服务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在部门包扶责任落实上,年初就出台了行业部门专项考核方案,指导各部门研究制定了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真心实意的参与到贫困村、户脱贫工作中,帮助村、户想办法、出点子,不仅帮助村里改善基础设施,而且努力帮助村里上项目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较好实效。二、抓项目建设,促村集体增收。一是项目管理有提高。加强已有项目的管理。对村集体经营的,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确保了集体经营会管理、管得好;对发包出去的,加紧和承包方共同探讨研究,做好相应的技术指导,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项目管理考核,由市扶贫办联合农业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不定期对项目进行实地检查,确保了扶贫产业项目得到有效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与贫困村合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二是创新发展选项目。我市创新发展模式,采取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企业园区带动、依托大户、投资入股等方式,最大可能地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给项目戴上“安全帽” ,做到了“旱涝双保”。兴 源园林、胶 东伯瑞蓝莓等多家企业申请获得“ 富民生产贷”贷 款资金 840 万元。目前,全市 20152017 年度共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产业项目 94 个。三是项目规模有突破。我市充分整合各类涉农政策,统筹扶贫开发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权改革、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新六产” 、“田园综合体”打造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系列“三农 ”重点工作,盘活农 村“三资”,整合资金集中发展产业项目,今年,45 个省定贫困村共投资 1400 多万元集中发展产业项目 28 个,其中有 6 个镇(23 个村)采取镇级领办、多村联建模式,集中本镇贫困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设规模化产业扶贫基地 6 处,主要发展农业园区、苹果交易市场、育苗基地等;其余各村发展产业项目 22 个,包括光伏发电、果蔬种植、畜禽养殖、休闲采摘等方面。四是项目收益有保障。在选项立项上,坚持“重选择、保底线、重规范、保安全”的理念,以不 亏损为前提,以稳盈利为目标,严格把关,反复研究论证,成立了扶贫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各村新上扶贫项目的前景、风险等进行分析论证,确保项目靠得住。坚持用小投入引来大资金,达到“露水珠引河水” 的目的。三、抓资金管理,促扶贫资金规范使用。为确保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财政资金拨付上,为支持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省、市、县按照一定比例,为每个贫困村投入不少于 30 万元的专项资金,我们建立了专户、专账,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并及时到位。在财政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威海市扶贫办、威海市财政局关于加强 2017 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的意见和要求,确保扶贫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开发,专款专用,无挪用。在财政资金监管上,严把“选项、立项、审批、发放、效益” 五道关口,加强项目和资金规范管理。市扶贫办与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不定期对扶贫资金的到位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跟踪管理。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审计局、财政局、农业局经管站等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会计核算有关事项的通知,以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四、抓档案管理,促扶贫措施精准实施。一是扎实开展回头看活动。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认可为目标,对所有贫困户和已退出重点村 2016 年度帮扶措施及成效等进行细化明确,以户、村为单位分别建立脱贫成效清单,确保全部达标脱贫、脱贫程序规范。二是细化帮扶措施。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越来越明,根据致贫原因,仔细研究每户的帮扶措施,避免千篇一律,雷同帮扶。比如对因缺技术致贫的,搞清楚他能学习哪种技术,把工种列出来;对有意向外出就业的,搞清楚上哪就业,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村为单位,把需求汇总起来,按需施策。尽量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 为 “我要脱贫”。三是档案建设精准。在档案建设上,我市不仅满足于“有” ,还要求“精 ”。今年 3 月份和 5 月份,我市分别 下发了镇(街)和部门档案精细化提升工作方案,并在 3 月份和 9 月份集中开展督导检查,将检查结果列入考核,确保扶贫档案精准,实现通过查看台账,每户贫困户采取什么途径、获得哪些收入等如何脱贫一目了然,做到账目清、情况实。五、抓动态调整,促扶贫底数再精准再精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威海市委对脱贫攻坚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威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行“市负总责、区市抓推进、镇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群众认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用“绣花” 功夫识真贫、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贫困纳入退出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我市分别于 11 月 1 日、8 日、9 日召开培训会,研究部署 2017 年度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重点做好,一是稳定脱贫不再享受政策人口管理。根据11 月 6 日威海市扶贫办关于做好 2017 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各镇(街)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经过帮扶或自身努力,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 倍以上,或现有状况明显不符合贫困标准且群众意见较大的省定标准已脱贫人口进行摸底调查。下一步,我市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村民主评议、公示并告知该户后,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已脱 贫(不再享受政策) ”。二是新 纳入贫困人口管理。我市以非重点村,低保人口、 “回头看” 清退不当的 贫困人口,因病因残因灾等突发原因造成的支出型贫困人口等为重点,将我市前期按 2016 年市定扶贫标准(3850 元)等条件认定的 2017 年度重点帮扶人口中的档外人口,纳入市定标准贫困人口范围,后期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对符合 2017 年市定扶贫标准(4500 元)等条件的其他农村人口,以户为单位,按“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认定并纳入市定标准贫困人口范围,后期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三是重点帮扶人口管理。我市以非重点村,年老病残失能人口、贫困但因各种原因未纳入低保范围人口为重点,将所有 2017 年度重点帮扶人口和新认定的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均纳入 2018 年度重点帮扶人口范围;将符合2017 年市定扶贫标准(4500 元)等条件的其他省定标准贫困人口,按“一比对一 评议一公示一公告” 程序,纳入 2018 年度重点帮扶人口范围。四是贫困人口自然增减管理。为了掌握经过自然增减后的贫困人口底数,我市于 11 月 11 日下发关于对 2017 年贫困人口自然增减进行统计的通知,要求各镇(街),对因出生、嫁入、迁入等原因增加、因死亡、嫁出、迁出、判刑收监、农转非等原因减少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下一步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进行更新。五是重点村退出。我市各镇(街)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五通十有” 情况 为重点,按照退出办法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实事求是确定重点村退出名单并进行退出管理,下一步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出列” 。六是信息采集和录入。依据涉贫政策措施及成效核查及查漏补缺结果和其他进村入户掌握的情况,用“绣花” 功夫对每条信息、每项数据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真实合理、签字真实有效。按照“零差错” 要求,全面 细致地清洗此次 录入系统的数据;同时,认真核实历次数据核准、审计检查、考核评估所反馈的问题,对系统中存在的重复错误和不准不实信息一并纠正,坚决不把问题带到下一年。六、抓部门社会帮扶,促精准扶贫合力形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切实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形成强大扶贫工作合力。一是开展“三位一体”帮扶,增强内生动力。自 2016 年,乳山市就着力构建省定贫困村、市定包扶村、镇定兜底村“三位一体” 的包扶格局,实现“两个转变 ”。乳山市 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由帮扶省定 贫困村,向帮扶经济薄弱村转变,全市 117 个行业部门共帮扶144 个村,重点帮助村级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除了部门帮扶,15 个镇(街)兜底各帮扶两个“后进村” ,重点从村级班子建设、发展产业项目等方面帮扶。二是整合资金,开展行业扶贫。充分利用部门行业扶贫优势,对各村实际进行了摸底调查,找准了各贫困村在“五通十有” 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弱就强什么”的原则,瞄准主攻方向,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深入推进就业保障、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 28 个专项扶贫计划,先后重点实施了道路“户户通” 、通水、村级组织场所建设、卫生室建设等工程,实现了“五通十有” 薄弱环节的重点突破,形成了行业扶贫攻坚合力。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扶贫体系。继续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直通车” 品牌项目工程,开展了“金 晖助老” 、“靓居工程”等活动,确定了 80 多名留守、失孤贫困老人和 100 户未纳入危房改造计划,现居住房屋内墙皮脱落明显、墙体污垢存积严重且无力自筹资金完成墙面粉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帮扶对象。鼓励各行各业到村开办扶贫车间,发展“炕 头经济” ,引导群众多 发展“庭院经济”,让那些不能出去打工但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增收。四是部门联动,促文明提升。为巩固村级脱贫成效,不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且能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乳山市扶贫办与宣传部、住建局等多个部门联动,把精准扶贫工作与环卫一体化、乡村文明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沿线提升等工作相结合,着力改善贫困村的村容村貌。七、抓扶贫协作,促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威海市扶贫协作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乳山市与枣庄市市中区扶贫协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及威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威海市与枣庄市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威办发201637 号)精神,今年以来,乳山市积 极与枣庄市市中区对接,结合两市特点和各自优势,开展扶贫协作。一是深入对接交流。在 2016 年 9 月 23 日、11 月 16 日、12 月 1 日两地三次对接交流的基础上,我市今年年初制定了关于乳山市与枣庄市市中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和乳山市市中区扶贫协作三年规划实施方案,3 月 16 日乳山市委书记周兵同志带领部分市直单位以及镇(街)主要负责人,8 月 31日市委副书记李国徽分别到市中区,召开两地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深入对接交流。二是实施帮扶工程,着力改善民生。3月份,我市拨付 2016-2017 年度扶贫协作资金 192 万元至市中区,实施教育帮扶、就业帮扶、贫困母亲资助、贫困残疾人助行、农村贫困党员资助、民生建设资助等“六大帮扶工程” ,着力改善民生。三是实施产业协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乳山市委组织部与枣庄市市中区区委组织部协商,市中区选派挂职干部分三批到乳山挂职。8 月 16 日,市中区第一批 5 名干部到我市扶贫办、商务局、经信局、农业局、白沙滩镇挂职锻炼,开展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推进两地扶贫产业协作发展;市教育局制定关于枣庄市市中区教育干部赴我市挂职学习的工作方案,组织市中区 30 名青年教育干部来我市中小学挂职学习两周,从 6 月 19 日开始,至 6 月 30 日结束。小学组挂职地点为一实小、二实小、黄山路学校,中学组挂职地点为府前中学、实验中学;市农业局深入对接,初步达成了蔬菜大棚内配套沼气池技术、有机茶叶种植加工技术、蓝莓种植技术及食用菌加工出口等农业项目合作意向;市旅游局借助旅游直通车赴枣庄进行对接考察,将两地旅游资源在对方旅游宣传平台进行宣传,两地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企业互相考察学习,两地部分旅行社互相交流、考察、踩线。等等。八、抓宣传报道,促创新能力提升。一是制定宣传考核办法,层层下达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年初,市扶贫办就下发了2017 年宣传考核评价办法,明确了扶贫宣传稿件统计范围和不同媒体稿件得分情况,促宣传工作进展。二是广泛发动,多方挖掘宣传题材。建立了“第一书记”和各 镇街负责 宣传人员 QQ 群,充分发动基层力量提供素材和选题,挖掘亮点,确保宣传有载体。三是对内宣传挖典型。扶贫办刊发精准扶贫简报,及时宣传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战略决策部署、创新做法经验、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等,总结推广全市上下扶贫典型经验、做法,涌现的优秀事迹等。尽管我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2018 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激发内生动力,强化乡村车间建设。前期,已经组织召开全市乡村车间现场会议,会议对全市乡村车间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提出到 2017 年年底 45 个省定贫困村乡村车间建设全覆盖,其它村覆盖率达到 60%的发展目标。会后,市扶贫办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下发关于上报“扶贫车间” 实施方案的通知 ,要求各镇街,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于 11 月9 日前报市扶贫办,目前正在汇总中。下步,将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将乡村车间建设情况列入扶贫开发工作年度考核中,确保完成年度目标,2018 年实现全市所有村乡村车间全覆盖。保证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打工的贫困人口有活干,有钱挣,靠自己的劳动脱贫。二是再查脱贫成效,确保帮扶精准。扶贫开发要确保贫困群众在脱贫之后,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有长效增收的基础,确保集中脱贫攻坚期结束后脱贫成效还能站得住。严查贫困人口脱贫成效。结合省市动态调整工作会议要求,对 2017 年度贫困户收入及保障等情况,一户不漏、一个不少的建立脱贫成效清单,对每一个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是谁、落实了哪些帮扶措施、每项措施产生了多少收益、带来了什么变化等,都要全面摸清、逐项让贫困群众签字认可。帮扶再精准。从 2017 年 11 初开始,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以户年人均收入为基本依据,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饮水等实际情况,督导各镇(街)进一步筛查低收入和特殊困难群体,确定 2018 年度市定标准贫困户和重点帮扶对象,提升帮扶措施精准度。统筹安排全市机关干部进行帮扶,确保每名帮扶责任人帮扶户数不超过 5 户。并利用动态调整契机,对收入已经达到稳定脱贫标准不再需要帮扶的人员进行摸底筛查,确定“稳定脱贫不再享受政策”名单,并在扶 贫系统中标注。实现“ 两个转变”。由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向相对贫困人口转变、由扶持扶贫工作重点村向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变。结合 2017 年度信息采集和动态调整,把建档立卡之外的人员由于各种突发事件等因素导致贫困的人员及时纳入市定标准贫困户,并安排帮扶责任人进行帮扶。三是突出项目建设,巩固脱贫成效。对全市已建成投产的扶贫产业项目,从资产登记、权属界定、运行管护、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进一步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在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空白领域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制度,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产业项目可持续发展、扶贫对象长期受益;组织开展项目管理“回头看” 活动,全面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完善项目档案,并适时组织开展资产登记管理、项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专项考核检查,以进一步提高扶贫产业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认真总结精准扶贫工作经验,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凝聚工作合力,整合各类资源,全面提升各类精准扶贫基地的发展规模和建设质量,集中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学习的精品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渠道、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主要载体、展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平台,带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