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86295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师考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串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串讲基础知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实在没有时间看书,能猜中吗?,越来越容易猜中,分值分布(大概),第二章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两本书:罗斯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社心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第一节概述,2、勒温的行为公式是什么?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1936年提出: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社会心理研究的两个取向和四个层面心理学取向:关注个体社会学取向:关注群体和社会社会层面群体层面人际层面个体层面,4、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社会学习论: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华生、霍尔、斯金纳、米勒、班杜拉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他指出观察学习有四个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2)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命题上: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3)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德(美)。基本假设(P105)语言、互动、经验。4)精神分析论: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也叫深层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和观点: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力必多、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集体无意识”,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霍妮的“文化因素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1、什么是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是个体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技能;社会规范、人生观、社会角色3、个体社会化的载体是什么?A、家庭B、学校C、大众传媒媒介D、参照群体,4、社会化的种类1)语言社会化:是其他社会化的前提。2)性别角色社会化:社会要求3)道德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核心内容:爱国意识的培养5、角色分类(选择题)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VS成就角色按角色功能:功利型VS表现型按规范程度:规定型VS开放型按心理特征:自觉角色VS不自觉角色,几乎每年考!,6、简述角色扮演过程的三个要素。A、角色期待B、角色领悟C、角色实践7、角色失调的种类(选择题出现)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2)角色不清(心理咨询师是万能的)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e.g官员下台),8、自我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A、生理自我(8个月3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B、社会自我(3岁13/14岁):社会自我处于自我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C、心理自我(10年青春期到成年):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因素。,9、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10、自尊及其内容自尊=成功/抱负,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1、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知觉概念有何异同?相同: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不同:普通心理学的知觉一般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他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而社会知觉则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以及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判断与解释;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2、什么是图式?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3、图式的概念及作用。A、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B、影响记忆C、影响自我知觉D、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4.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首因效应: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现象。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5、印象形成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更真实6、印象管理及策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策略有四: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和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自我暴露、附和、献媚、施惠),7、归因及其原则是什么?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客体做出反应)、共同性(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一致性(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可以归因于外部;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一致性高,归因于内部,8、行为原因的主要分类是什么?A、内因与外因B、稳定性与易变性原因C、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可控的归因做出变化的预测,不可控的归因做出准确的预测。,8、控制点理论,罗特(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内控者:把自己完成事情或任务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因此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控制点在内部。外控者:相信社会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没用。这种人倾向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外部。由于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同。内控者的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社会动机:指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亲和、成就、权力和侵犯动机)。2、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是什么?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A、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B、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C、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3、影响亲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和动机越强B、情绪因素:恐惧、焦虑C、出生顺序4、简述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二者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5、侵犯的构成是什么?A、伤害行为B、侵犯动机C、社会评价6、简述嫉妒的概念。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A、针对性:具体的个体或群体B、持续性:一旦产生不以摆脱C、对抗性: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D、普遍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7、什么是羞耻、内疚?,第五节态度,1、态度是什么?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具有:内在性、稳定性和对象性特点。2、态度的成分包括哪些内容?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A、认知成分(cognition)B、感情成分(affection)C、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ABC模式:三种成分协调一致,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主导,3、态度的功能。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知功能4、态度的维度。A、方向(是否;赞同和反对;接纳与拒绝等)B、强度C、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对个体意义越大,卷入越深)D、外显度(态度在其行为方向和方式上的外露程度),5、简述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A、依从B、认同C、内化6、简述态度转变的模型的要点。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四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最直接原因)接收者情境,例:p我认为心理咨询师没有什么用(-)o是我的老师,我很崇拜他(+)X但是我的老师认为有用(+)最后,我也同意他的看法,并参加考试,海德的平衡理论: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费力最小原则(乘积为+和-);PO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态度转变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对态度转换的解释。1、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的四种原因:1)逻辑的矛盾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的冲突4)新旧经验相悖2、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得两方协调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不协调的关系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社会交换论对态度转换的解释。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主动对诱因进行计算,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代数和,计算总收益。,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1、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即媒介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2、简述目光及面部表情在沟通中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分离。此时目光是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3、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包括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4、简述人际关系的概念及特点。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A、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B、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C、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5、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基本人际关系趋向理论。三种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表现方式,构成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6、人际吸引的层次有几种?A、亲和B、喜欢C、爱情7、竞争的条件是什么?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A、目标较为稀有或难得,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B、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赢一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C、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第七节社会影响,1、简述从众的概念与功能。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社会中的从众行为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个体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2、社会促进及社会惰化的概念。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A、结伴效应(比较、竞争)B、观众效应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个体在群体中则人意识下降,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动力相应下降。,3、简述塔尔德的模仿率(1890)。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4、社会感染的特点是什么?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1、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性、生理性、利他性。2、爱情发展阶段的社会交换论观点。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3、爱情三角形理论,3、婚姻:婚姻视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社会性。4、影响夫妻心理冲突的因素是什么?A、需求不满B、价值观念不一致C、远离的“自我”D、夫妻的性差异5、简述家庭的结构。结构的要素:家庭成员的数量、代际层次、夫妻数量。结构模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