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培灵小学课程与示范.pptx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79755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37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奖培灵小学课程与示范.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获奖培灵小学课程与示范.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获奖培灵小学课程与示范.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宝血会培灵学校【66页】身体力行,学习做人道理教学理念: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急剧,我们期望通过以人为本的课程,帮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及尊重别人,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奉献及分享生命的快乐,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品德培育绝非一蹴而就,我们相信一套有系统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方能让学生在知、情、意、行个方面,内化良好的行为和态度,建立正面价值观。,课程目标分享生命发挥潜能,服务社群关怀生命群育发展,和谐共融爱惜生命个人自省,素质提升,课程架构和组织生命教育课程为一套覆盖一至六年级,共十二个系列的校本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系列主题涵盖分享生命、关怀生命、爱惜生命三大范畴,以螺旋式学习方法推进,透过多感官及体验式活动去领会抽象的价值观,逐步培育个人素质、推动群育发展、实践公民责任及提升国民意识。,为了实践课程理念,各学科学习活动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加以配合和协助。【课程架构和组织图】,课程设计为配合学生成长需要和特质,生命教育课的活动设计具以下特色:多感官学习初小让孩子明白抽象的价值观,多感官学习能使初小学生用五官来亲身感受,道理会教易明白,印象亦较为深刻,有助孩子建立正面价值观。如二年级“惜得是福”系列中,让学生赤脚走过石卵路,再踩进泥浆中,以感受战地孩童步步为营的苦况。,体验式学习-高小透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从体验中作自我反思,从而建立个人的价值观。如四年级“生之喜悦”系列中,学生和老师将书包挂在腹前一整天,亲历母亲怀胎十月的感觉。,重反思活动后的反思和自省是课程中重要的部分,它能带领学生重新体会、思想转变,从而内化外显行为,建立或深化正面价值观和态度。如利用层层叠游戏,让三年级学生将厌恶的人、食物、昆虫等积木抽出,直至积木因失衡而倒塌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积木倒塌的原因,从而带出万事万物也有其存在价值,若人类因个人喜恶而破坏大自然,地区资源终会失去平衡,俨如层层垒积木般塌下来。有如六年级,全体学生被分成九组进行水桶阵体验活动,组员需尽力阻止水漏出。活动后,小组老师让学生作及时的自我反思,表达他们在水一涌而出时的反应和感受。继而透过全级分享会,让学生分享其他组别的宝贵经验,从而增加学生的交流与表达机会,从朋辈中学习,再一次检视、反思及重整,期望学生能建立正面价值观。,常感恩我们相信孩子若能常怀感恩的心,感谢天主所赐一切,才能珍惜当下,在天主的引领下走向更有意义、更丰盛的人生。故每个系列结束前,会以不同的感恩活动结束。例如:四年级学生效仿西藏人利用经幡祈福,写下祝福旗帜,并向天父祷告,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评估理念及策略意见调查每节课后收集老师意见系列活动结束后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每隔二年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精彩生命秘笈为了协助学生反思所学,我们将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制作成金句贴纸,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贴在“学生学习历程档案”中之德育篇内,好让学生容易掌握要点,反复检视个人的价值观。生命教育学习历程档案每年为学生特设上述档案夹,给他们记录自己在生命教育课中的作品、工作纸及反思记录,让学生可以将他们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受、心路历程的转变等记录下来。而家长亦能从中观察孩子的价值取向,给予适时的成长所需和指导。当小学阶段完结时,每个学生拥有六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历程档案,定能助其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深化课程生命教育通各科跨科协助,贯穿每一个学习领域,让学生时时刻刻透过不同领域的学习,与教师讨论生命教育课题,深化所学。配合其他学习经历跨组协助,在课堂学习外,就各系列主题,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推行生命教育期望:让孩子凭着天主恩赐的五官感受世界,亲身体验生命带来的姿采,履行主的旨意,用爱感动生命,活出身心灵健康的人生,为成长留下美丽的印记。,教学示范:生命体验之旅朱慧珍、黄美娟等设计理念:“奋志力学、服务人群”是本校校训,我们期望每一位培灵学生能发挥潜能,服务社群,将来能立足社会作栋梁。我们更相信孩子的内心皆拥有一团爱的心火,随时随地可以照亮自己,服务他人。生命体验之旅系列目的是透过筹划、执行、反思等不同服务学习的活动,从做中学,从学中思,付出自己爱的心火,燃亮自己,照耀别人的生命,让这份爱传出去。,级别:小六时间:生命体验之旅系列包含6节课、3个跟进课,并配合一个探访者服务学习活动。师范课属此系列的第一节,需60分钟。生命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范畴:服务学习涉及学科: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教学目标:我们相信一套有持续性有系统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方能将生命整合,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行动等各方面实践、反思、深化而内化良好的行为和态度,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在这个服务学习系列中,学生讲透过参与多个体验活动,明白人只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助人乃是举手之劳的易事。老师以日常生活实践分享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籍着签署义工服务承诺书,坚定服务他人之心,并以义工探访服务等实际行动,发挥他们的潜能,服务社群。,单元规划:1.期待解决的课程与教学问题期望能感动学生的心灵,燃亮服务他人的心火2.教师的前期准备教师须预先与区内社福机构联系,邀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检视系列中各活动,并准备课程所需的支援(如安排老人义工到校进行讲座及联络服务机构)3.所需器材或物质铁桶、冲厕水箱、书桌、计时器、学生表现观察表、情境卡、电脑、简报、祈祷文、金句标签、承诺书、家长信、工作纸,4.教学或活动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点亮心火,教师利用“水桶阵”这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每个人也可付出一分力,帮助别人。第二节:点只说话咁简单,学生参与“你讲我折”这体验活动,从而体验到与长者沟通时必须专心聆听、说话清晰、句子精简,更要主动与他们沟通。第三节:义工条件大拍卖,学生能通过“义工条件大拍卖”活动,明白当义工应有的条件、态度和守则。并从影片及社会工作者的分享中学会与长者沟通的技巧。,第四节:有招出招,让学生透过小组讨论,设计一次服务计划书。第五节:服务金像奖,学生先重温探访老人中心的片段,并以一人一票选出最佳的服务义工,从中让学生肯定自己为人服务的价值。第六节:回顾与感恩,利用简报回顾第一至五节的学习经历,透过有宗教意味的体验活动-黑暗中见光明,让学生经历只需付出自己的一分力,便能燃亮别人的生命。,5.行动与实践安排学生到访长者护老中心,实践在课程中所学到的与长者沟通相处技巧和态度。6.总结与反思于探访活动完毕后,即安排学生互相分享感受和得着。于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节,进行回顾、反思和感恩环节,总结及深化所学。,7.评估系列完结后,学生需向家长报告六节课的学习活动内容,让家长了解课程的设计和孩子的学习历程,家长继而填写问卷,发表对课程的意见、分享孩子在行为及态度上的转变和表达自己对课程的认同程度。而小六学生会安排填写学生问卷,表达自己在六年生命教育课程中的得着和带来的转变。,8.学生心声和家长心声,9.教师或学生的后期跟进学生将每一节课的课程重点金句贴于本校的“学生成长历程档案”之“德育篇-生命精彩秘笈”内,协助自我反思;学生并会将工作纸、反思记录、作品等收纳于“生命教育学习历程档案”内,作为学习凭证、成长印记。,评估方式:评估目的: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协助其反思所学,从而了解自我价值观的转变。评估方式:1.教师方面:教师可利用各教节教学计划中附设的意见栏,就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时所遇困难及行政安排等问题,提供意见。2.家长方面:家长透过学生在系列课程完结后的口头汇报,了解各课节的学习进程,然后给予子女书面回应及支持,部分级别之家长须填写问卷,表达意见。,3.学生方面:(1)安排三、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要。(2)在最后一节安排回顾、反思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反思并检视自己现有的价值观,作自我评价和修正。(3)提供每节的重点金句贴纸,协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4)学生把每节课的工作纸、反思纸、作品、亲子习作等收纳于“生命教育学习历程档案”内,作为日后成长的凭证。,学生习作、学习单、工作纸等:学生表现观察纸、个人承诺书、班级承诺书及学生心声。行动与实践:学生于探访前,拟定服务计划,筹备探访当天的活动流程、表演项目及资源编配。探访当天,教师、社工陪同学生前往区内之长者护老中心,实践所学,与长者真情接触。,总结与反思:1.教师播放探访当天的录影片段,共学生欣赏各同学的付出,反思服务的真谛。2.教师于最后一节展示整个系列的回顾简报,总结整个学习历程,学生反思所学和检视自我内在的转变,并分享所思所感。,生命教育小提示:1.善用外界资源,能壮大团队力量,亦能各展所长,优化课程效能和素质。2.在课程开始时触动孩子的心灵是重要部分,当孩子服务的热诚被启动,便能推动孩子们延续正向行为和态度。20120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