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1七律长征.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63240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1七律长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1七律长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21七律长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七律长征,陈艳玲,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毛泽东,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3.正确、流利、有韵律地朗读课文。,自学成果展示一,逶迤礴岷,五岭乌蒙磅礴云崖铁索三军开颜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苦,击溃了敌人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中国革命出现一个新局面。,关于长征,自学成果展示二,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我读七律长征,自学成果展示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自学成果展示四,七律长征是()同志在()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概述了()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精神。,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自测自评一,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铁索:开颜:,我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自测自评一,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2.五岭(),乌蒙()。3.金沙水拍(),大渡桥橫()。4.()千里雪,()尽开颜。,我能补充诗句。,课后作业,搜集毛泽东的诗词。,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诗歌并背诵。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中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纲,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都看作平平常常的事。,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自学成果展示一,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自学成果展示二,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承“千山”,夸张手法,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以此突出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自学成果展示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承“万水”,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指整个红军)。,承上启下: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又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高潮,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文中最能概括全诗中心的诗句是?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自测自评一,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其中,哪些词语最能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只等闲细浪泥丸更喜尽开顔,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颔联:承(),以()、()为代表。颈联:承(),以()、()为典型。尾联:总结全诗,突出()的喜悦。,律诗结构我知道:,自测自评二,中心思想,“千山”,五岭,“万水”,金沙江,越过岷山,乌蒙,大渡河,我会填本文的写作特点:,1.文中用了()、()的修辞手法。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工整。3.文章善于通过()描写渲染气氛。,自测自评三,夸张,比喻,对仗,景物,课后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