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营养改善计划情况自查报告.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3556812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营养改善计划情况自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营养改善计划情况自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营养改善计划情况自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营养改善计划情况自查报告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要求,石城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确定了 牛奶+果 课间餐模式,并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始学校食堂供餐试点。县教育局精心组织实施,营养办成员单位通力协作配合,使培训、配送、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面落实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xx54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做个简要汇报。一、全县实际供餐基本情况 我县计划应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有111所,其中初中16所(含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95所(含特教学校1所),共有28653名学生受益,其中初中生7861人,小学生20792人(其中特教学生92人)。我县一补学生数2387人,其中小学737人,初中1650人;补助标准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为1250元/生.年。供餐食品由 牛奶+鸡蛋、牛奶+饼干、牛奶+面包、牛奶+蛋糕、牛奶+火腿肠 组成,每周滚动配送。食品采购由政府采购办组织公开招标,最终确定了江西牛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素芳斋食品有限公司为中标企业,合同执行时间是xx9月3日至xx上学期结束,根据两家个业一年的履约情况及县实施方案,xx8月续签一年供餐合同。 二、中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本县已到位学生营养改善专项经费数为2477.17万元,累计支出2279.2万元,截止xx11月15日,专项资金结余197.97万元;预计本学期支出360万元,缺口163万元。本县已到食堂改造资金2166.1万元,支出180.6万元,食堂建设正在紧张施工,预计xx春季学期能全面完成,xx秋季能实现学校食堂全面供。 三、地方配套措施落实情况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我县成立了石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组长鲍峰庭(县人民政府县长),副组长朱木发(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刘晓波(常委宣传部长)、王全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成员由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工商局、药监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发改委、监察局、宣传部、团委、妇联等部门领导组成,教育局长李从华兼任县营养办主任,县教育局勤办主任赖晓云为县营养办专职工作人员,有独立的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电话机,资料橱和办公桌椅。 县财政按10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xx54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做个简要汇报。一、全县实际供餐基本情况 我县计划应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有111所,其中初中16所(含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95所(含特教学校1所),共有28653名学生受益,其中初中生7861人,小学生20792人(其中特教学生92人)。我县一补学生数2387人,其中小学737人,初中1650人;补助标准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为1250元/生.年。供餐食品由 牛奶+鸡蛋、牛奶+饼干、牛奶+面包、牛奶+蛋糕、牛奶+火腿肠 组成,每周滚动配送。食品采购由政府采购办组织公开招标,最终确定了江西牛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素芳斋食品有限公司为中标企业,合同执行时间是xx9月3日至xx上学期结束,根据两家个业一年的履约情况及县实施方案,xx8月续签一年供餐合同。 二、中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本县已到位学生营养改善专项经费数为2477.17万元,累计支出2279.2万元,截止xx11月15日,专项资金结余197.97万元;预计本学期支出360万元,缺口163万元。本县已到食堂改造资金2166.1万元,支出180.6万元,食堂建设正在紧张施工,预计xx春季学期能全面完成,xx秋季能实现学校食堂全面供。 三、地方配套措施落实情况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我县成立了石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组长鲍峰庭(县人民政府县长),副组长朱木发(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刘晓波(常委宣传部长)、王全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成员由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工商局、药监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发改委、监察局、宣传部、团委、妇联等部门领导组成,教育局长李从华兼任县营养办主任,县教育局勤办主任赖晓云为县营养办专职工作人员,有独立的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电话机,资料橱和办公桌椅。 县财政按100,学校与供餐企业签订供餐安全责任状,教育局与学校签订学生营养餐安全管理责任状;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营养餐食品验收验证制度,食品仓储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尝食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全县各校成立膳食委员会,由学校老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卫生营养专家组成,指导学校营养食品的搭配,监督食堂食品的安全。 五、两个系统建设进展 1、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一是组织了全县学校级信息员集中培训,明确了学校信息采集任务;二是完成了各时间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统计数据的收集、审核上报工作;三是加强数据维护管理,确保系统数据真实有效。 2、营养健康监测评估工作情况:一是县卫生局、县教育局转发了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确定了常规监测学校和重点监测学校,明确了操作方法,落实了责任人;二是在每年开学初组织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工作业务培训;三是在每年10 月上旬建立系统数据档案,完成重点监测学校学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四是按要求上报各类表册,完成数据的对比分析,用事实来说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成效。 六、信息公开及宣传工作 我县认真执行学生营养改善信息公开要求,大力开展信息宣传及公开工作: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确定了常规监测学校和重点监测学校,明确了操作方法,落实了责任人;二是在每年开学初组织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工作业务培训;三是在每年10 月上旬建立系统数据档案,完成重点监测学校学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四是按要求上报各类表册,完成数据的对比分析,用事实来说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成效。 六、信息公开及宣传工作 我县认真执行学生营养改善信息公开要求,大力开展信息宣传及公开工作,让学生家长都知道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五是学生张贴安全饮奶知识,预包装食品安全辨识等,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常识;六是重要活动及时宣传报道,让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七、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成效 自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年多来,石城县学生身体营养状况总体好转,各项体检指标达标率明显上升,学生身体更加壮实健康,上课积极性更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1、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学生到了三四节课就坐不住了,不耐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相当差。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学生在上午三四节课就有精神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教学效果也更好了。 2、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得到了家长的热情拥护。 3、课间餐的配送,学生课间买零食现象少了。 4、食堂供餐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提升学生的在校幸福指数。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感觉在家里一样温暖,热饭热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前,学生需从家里带午饭,中午就变成冷饭了,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5、孩子在校集中用餐,有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良品质的培养。对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促进苏区振兴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八、当前工作亮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工作亮点:一是政府高位推进,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二是部门通力协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建立健全食品验收验证制度,三是营养办职责明确,运行有序,监管得力,四是严格履行资金财政国库支付办法,确保了资金安全。 2、主要问题:县级财政困难,落实营养办工作经费、食堂建设配套资金、食堂设备购置费用及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压力很大,增加了县级财政支付难度。 3、部分学生厌食现象,特别是学生纯牛奶不合学生口味,存在部分浪费。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 营养改善计划 )取得了初步成效,社会总体反响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营养改善计划的深入推进。为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纪要精神,特通知如下:一、妥善解决食堂从业人员待遇和食品配送费用等地方责任问题 各地要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100的比例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社保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得挤占学校公用经费和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各地要将因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而新增的食品配送等经费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每生每天3元钱的中央膳食补助资金全部 吃 进学生嘴里。 各地要严把食堂从业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定期体检和持证上岗制度,体检合格方能上岗。每学期至少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业务技能和食品安全培训,每人每年接受培训累计不得少于20小时。学校每年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2次以上(含2次)考核评议和1次健康检查。体检不合格、有精神异常现象、有不良行为、服务态度评议连续两次为较差的,应予以辞退。 二、优先解决好699个国家试点县学校食堂建设问题,尽快实现学校食堂供餐 学校食堂供餐是目前最受学生欢迎、较为安全有效的供餐模式。各地要从学生利益出发,加快学校食堂建设,尽快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其他供餐模式。国家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对中央资金的安排要严格落实 两个90% 的要求(中央补助资金用于国家试点地区的比例不低于90%,用于学生食堂建设的资金比例不低于90%)。要加强领导协调,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尽快开工建设。要实行 倒排工期 、进度月报和问责等制度,保证按时竣工交付使用。xx春季学期开始,国家试点地区学校原则上应由学校食堂供应正餐。 三、严格落实食品采购 四统一 等工作制度,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问题 一是大力推行大宗原材料 四统一 政府采购。各县要在政府统筹下,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对粮油等大宗原材料实行 四统一 政府采购,即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从源头和过程上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努力实现为学生提供 等值优质 食品的目标。 二是严格执行供餐 黑名单 制。各地要完善供餐、食品原材料供应企业(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准入门槛,落实供货商评议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议,评议不合格、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单位),要列入 黑名单 ,坚决予以清退,禁止其再以任何形式参与学校供餐等相关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作用。各地要督促试点学校建立健全膳食委员会,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有效运转。确定供餐模式、供餐单位和配餐食谱,要征求膳食委员会意见;学校食堂日常管理、原材料采购、饭菜质量评议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要请膳食委员会参与,使之成为沟通学生、家长与学校管理层的桥梁。四、严格落实实名制和公开公示制,有效防范资金安全问题 一是严格落实实名制信息管理。目前,实名制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上线投入使用。各地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和信息管理要求,对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坚决防止虚报、冒领营养改善补助资金行为。 二是坚持阳光操作。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各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定期公开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法规、政府采购、资金使用、工作进展等情况,相关信息每个学期至少公示一次。学校要通过学生、家长和公众方便获取信息的渠道,每学期公示受助学生名单、膳食委员会名单和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按月公示膳食补助收支和食堂财务管理情况,按周公示食堂饭菜价格、带量食谱和原材料采购情况。 五、加强正面宣传,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解决好舆论引导问题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主动解释政策、说明问题、发布进度,省、县两级学生营养办每个学期应至少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和公众座谈会,及时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通报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情况,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对于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及早处置,妥善应对,适时公开,及时回应和澄清,避免造成被动局面。要充分挖掘和推广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和引领大家共同把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工程做好做实。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