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心得体会范文:密切联系群众.doc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3534145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7月心得体会范文:密切联系群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7月心得体会范文:密切联系群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7月心得体会范文:密切联系群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X XYOUR LOGOYour company name2018年7月心得体会范文:密切联系群众姓名:XXX部 门:XX部2018年7月心得体会范文:密切联系群众心得体会范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感触较深的问题,也是转变作风中实践比较多的方法。食堂菜价涨了两块钱,贵吗?想想刚毕业、一日三餐吃在食堂的青年;闷热的夏天,躺在卧室享受暴雨中的凉爽时,想想老旧平房的住户会不会正经受漏雨之痛?到医院和群众一起排队挂号,感受一下看病的苦楚所谓“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为人处事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处在对方的角度上来思考、处理问题。北宋伟大的思想家范仲淹曾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现在的话解说,也是“换位思考”,或者叫做“将心比心”。实践证明,换位思考是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宝,特别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做到换位思考,往往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的质量高低和成效好坏。一是领导和下属之间的换位。作为领导者,也许会有这样困惑:下属为什么对某些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工作的落实为什么总是不到位等等。作为下属,有时也会有这样的困惑:领导为什么总是听不进自己的建议,为什么总是不肯定自己的工作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两者间都没有真正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既领导者没有真正去了解每位下属在工作中需要什么,下属也仅是从自己的岗位而没能从领导的高度来审视全盘的工作。由此可能造成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工作无法打开局面。所以领导和下属之间必须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创造出更大的绩效。二是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换位。不管在任何一个部门,一项工作的完成凭借的都不是一己之力,而是同事们相互合作的成果,有时甚至是几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在工作的过程中,同事之间由于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代表对方的看法就是错误的,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的不周之处,不仅会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而且还有利于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还能给同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感觉,拥有这种感觉,不仅能让沟通交流变得容易,还能增进同事间的友好感情。三是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换位。温家宝总理有句名言:“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让我们坐在台上” 。同样,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经常“换位”,学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讲话和做事,才能有为有位,而那些不愿“换位”、不会“换位”的干部则早晚会因失去群众的拥护而被“挪位”甚至“丢位”。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换位思考就是要从“俯视”的位置换到“平视”的角度,以百姓的直觉而不是官员的目光来观察来思考。如果口称“公仆”却高高在上,总习惯于站在“领导”的立场上,从“管制”的角度去看问题,总是把群众当作“不明真相”的“愚民”和“无理取闹”的“刁民”,就决不会体谅百姓的疾苦,在做决策、定规划、办事情时也就常常会背离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只有同群众站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真切感受他们的苦乐冷暖,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愿,才能带着感情做工作,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上述可见,党员干部换位思考,体现的是一种清醒,一种觉悟,一种导向,理应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党员干部只有经常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理解问题,才能用真情换真心,以有为求有位。心得体会范文“风”者,党风、政风、世风、民风、学风、作风之谓也;“气”者,骨气、志气、节气、正气、民气、人气之谓也。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民族、地区、进步政党和团体不重视风气建设、狠抓良好风气的形成。风清气正,才能奋发有为;风清气正,方可战无不胜。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习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一股清风。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正风肃纪能长期坚持下去吗,“一股清风”会变成“一阵风”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群众期盼的好作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社会正能量持续传递呢?首先,要文以载道,突出一个“廉”字。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为之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环境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地摆在每位党员干部面前,“房姐”、“表叔”、“火箭提拔”、“官员性丑闻”像一把把利刃,划出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道德伤口,共同信仰的衰落、精神家园的失落、核心价值观的迷失、腐败现象的滋生等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理想信念、廉政文化也就成为了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钥匙。正风肃纪,就是要把廉洁、求真、致和、善美作为最高境界的向往、追求和践行。当然,廉政文化必须走出空洞说教的怪圈,要让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尤其要注重利用现有资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启心明志,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说到底就是要以文化的力量引领党员干部增强自律性,守好道德底线,拒碰高压线,以实际行动去传递对正气的颂扬和对腐恶的鞭挞。其次,要广接地气,追求一个“实”字。“风行于上,俗成于下”。正风肃纪这一行动得民心,顺民意。然而,开展任何一项活动都不能停留在“口号震天响,旌旗满天飞”的形式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在“接地气”上。领导干部要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要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实践“一线工作法”,情况在一线掌握,思路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情感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要做到:多知“实情”,真正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倾听民声;多说“实话”,开短会,说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话;多办“实事”,加强和改善民生,做一个为民谋利的“实干家”。再次,要标本兼治,强化一个“严”字。医道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反腐倡廉角度讲,治本,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治标,就是坚决查处和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把腐败分子清除出党。治理腐败作风的顽疾,需要消弥其产生的深层“病根”,需要痛下针砭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一句话,不让好作风变成“一阵风”,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只有解决制度缺失、制度疏漏、制度适用性差等问题,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制定科学、严密、合理、刚性的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才能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要勇于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整合有效力量,对落实不利者严查严纠,绝不护短,对不良风气动真碰硬,激扬浊清。通过阶段性的“治标”,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内修其心,外正其行”,做到“知所循、知所守、知所惧”,在严肃纪律中增强正风肃纪行动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此外,要提速增效,打造一个“品”字。“在其位,谋其政”。当前,一些基层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让“门风”破坏了作风,直接影响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究其原因在于执政意识错位、服务意识缺失。开展正风肃纪行动,就是要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治理“庸懒散慢奢”的风暴。因此,必须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治懒治庸问责问效,要多推出一些“阳光超市”、“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严格考核管理,畅通监督投诉渠道等,真正按照规范、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打造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品牌。正风肃纪行动,也是要通过倡导提速增效,着力将那些甘当“漂浮官、太平官”、安做“传声筒、中转站”的不作为和效能低下的人遁形,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习总书记发出的铿锵之语,更是清醒的判断和庄严的承诺。领导干部只有带头清廉做人、高效办事,锻造过硬的作风,才能真正实现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新气象,才能让社会正能量持续传递!第 7 页 共 7 页THANKS谢谢您的阅览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