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技术及Web技术.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30858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平台技术及Web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网络平台技术及Web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网络平台技术及Web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网络平台技术及Web技术,3.1通信技术3.2网络技术3.3数据库技术3.4Web技术3.5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框架,3.1通信技术,模拟通信数据通信:,数据输入输出设备,传输控制器,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通信控制器,中央处理器,传输信道,数据电路,数据链路,DTE,DTE,DCE,DCE,信号转换,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技术指标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移动通信网:电信网由核心网、接入网(AN)和用户驻地网(CPN)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网和接入网属于公共电信网,CPN为用户自有通信网,传统CPN是单用户。接入网的一侧是核心网,核心网主要由各类业务网构成,另一侧是用户。接入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接入网将核心网的业务提供给用户。接入网是一种透明传输体系,本身不提供业务,由用户终端与核心网配合提供各类业务。无线Internet,核心业务网,核心业务网目前主要分语音网和数据网两大类。语音网通常指公共电话网(PSTN),是一种典型的电路型网络。传统的数据通信网主要包括公用分组交换网(PSPDN)、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网(FR)三种IP网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通信网,接入网技术,铜线接入技术:利用电话网铜线的DSL(数字用户线)光纤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移动接入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高速移动接入一般可用蜂窝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系统等,低速接入系统可用PCN(个人通信)系统,如CDMA本地环路,WAP无线应用协议,。固定接入是从交换节点到固定用户终端采用无线接入,它实际上是PSTN/ISDN网的无线延伸,主要的固定无线接入有三类,即已经投入使用的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和直播卫星(DBS),以及刚刚兴起并正成为热点的新兴宽带接入技术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微波、扩频微波、卫星通信及HUF特高频等。,图3-7拨号接入方式,图3-8专线接入方式,返回本节,无线Internet接入技术,WAPGPRSCDMA1X无线局域网Bluetooth,WAP,wap的全称是whiessapplicationprotoco、即无线通信应用协议、这种技术能让手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用户带来更大的通信空间。由于无线环境与有线信息技术(it)环境差异很大。所以wap规范已经为无线环境的若干特cpu不太强(缺少一颗“奔腾”的芯)、存储容量较少、功耗受限、显示屏较小和不同的输入设备等,进行了最佳化。现阶段的无线上网技术主要有:普通gsm手机加笔记本电脑(当然要有调制解调器)实现的手机上网,它的缺点是速度较慢,远逊于普通的拨号上网的速率,并且还离不开电脑。wap是一个用于向无线终端进行智能化信息传递的,无需授权、不依赖平台的协议。wap的特点在于,它将因特网上的图片、声音和录像全部删除,只向手机显示屏幕输送文字信息。简单点讲,wap手机从因特网获得的是经过“量身定做”的文字信息,因而避免了无线上网速度较慢的弱点,并且用不着电脑。wap技术的出现,使许多新兴的增值业务成为可能。如现在人们在移动的情况下,即可通过wap手机实行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电子邮件、例览新闻和气象预报等方面的工作。,WAP网络架构,1WAP手机2WAP网关起着协议的翻译作用,是联系GSM网与万维网的桥梁3WAP内容服务器存储着大量的信息,以提供WAP手机用户来访问、查询、浏览等。4过程:当用户从WAP手机键入他要访问的WAP内容服务器的URL后,信号经过无线网络,以WAP协议方式发送请求至WAP网关,然后经过翻译,再以HTTP协议方式与WAP内容服务器交互,最后WAP网关将返回的内容压缩、处理成BINARY流返回到客户的WAP手机屏幕上。编程人员所要做的是编写WAP内容服务器上的程序或曰WAP网页。,GPRS,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是在已有的GSM网络基础上叠加的一个新的网络,是中国移动GSM网络走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GPRS是一项无线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用户通过GPRS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高速数据业务,包括收发E-mail、进行Internet浏览、即时聊天等。GPRS最高理论传输速度为171.2kbps目前使用GPRS可以支持40kbps左右的传输速率。因为借助了原有的GSM网络,所以GPRS覆盖非常广。目前中国移动GPRS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网络遍及240多个城市。GPRS有两种接入方式,分别为CMWAP和CMNET,前者是为手机WAP上网而设立的,后者则主要是为PC、笔记本电脑、PDA等利用GPRS上网服务。目前,中国移动已把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作为GPRS的一项重要业务来推广。,笔记本电脑通过GPRS来上网,需另购一个PCMCIA或CF卡接口的GPRSMoedm,插入SIM卡后即可拨号上网。有些手机支持GPRS并内置了Modem,笔记本电脑也可通过这类手机来接入GPRS,两者之间通过数据线、蓝牙或红外线来进行连接。,CDMA1X,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多分址技术)是在数字技术上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最早应用在军事通信技术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转为民用通信技术。CDMA有IS-95A、IS-95B以及CDMA2000等几种,CDMA1X网络是从IS-95B演化而来的,属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称为CDMA3X)。CDMA1X在技术的先进性上要比GPRS略胜一筹。从发展的角度来讲,GPRS只是一种过渡的技术而已,而CDMA1X可以说是3G的先行者,中国联通在2003年3月把CDMA1X作为一项以无线上网为主的业务,理论上最大支持307.2Kbps的数据传输CDMA1X在上网终端方面的需求和GPRS类似,可以采用CDMAModem+笔记本电脑或CDMA手机+笔记本电脑两种方式来上网。,无线局域网,现代意义上的无线局域网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摩托罗拉公司开发出了第一代商用无线局域网。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在3G时代来临之前,国内便催生出了以2.5G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无线Internet接入技术,它们分别是中国移动的GPRS和中国联通的CDMA。从此,无线局域网(WLAN)与无线广域网(GPRS或CDMA)并驾齐驱出现在市场,与WLAN上网方式不同,GPRS、CDMA1X都是利用移动电话网络进行的远程无线上网,因而带宽根本不能与无线局域网相提并论,前者有11Mbps、54Mbps和108Mbps几种规格,而后两者最大带宽不足200kbps。WLAN工作稳定、带宽大,不过只局限于机场、酒店、企业或家庭等具有热点覆盖的场所使用。GPRS、CDMA1X与WLAN相比,上网的范围要广的多,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均可以进行无线上网,同时可以轻易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漫游,不过费用相对较高。在硬件设备上,借助WLAN上网,除了笔记本电脑要自带无线网卡之外,还需有一个无线AP作为基站,来与笔记本电脑进行数据流通。而GPRS和CDMA1X一般采用PCMCIA接口的无线上网卡(即GPRSModem或CDMA1XModem)来配合笔记本电脑上网,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具有相应功能的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接的方式上网。WLAN和GPRS、CDMA1X属于两种不同技术标准、不同应用范围的无线上网方式,因而很难说孰优孰劣,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工作“岗位”。GPRS和CDMA1X因为手机信号的覆盖面广阔,无论你在大街、公园、火车上,只要手机有信号,就可以使用GPRS、CDMA网络,因而特别适合外出旅行、移动办公、流动作业等环境下的应用,但有限的带宽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想传输大流量的数据肯定是不现实的;而WLAN的带宽让人很满意,不过AP的有效作用范围非常有限,所以只适合于家庭、普通办公环境以及机场、酒店等公众场合。,几种技术比较,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的中文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GPRS与GSM系统最根本的区别是,GSM是一种电路交换系统,而GPRS是一种分组交换系统。GPRS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我们可以将GPRS理解为GSM的一个更高层次。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的中文是无线应用协议,它与GPRS属于不同的范畴,它的目的是将互联网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打个比喻,GPRS和GSM都是马路,而WAP是在马路上的汽车。中国移动开通GPRS之后,WAP就行驶在GSM和GPRS两条马路上,而行驶在GPRS的马路上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因此,现有WAP上的内容一样可以通过GPRS进行浏览和应用。CDMA是与GSM并列的移动通信技术,是码分多址数字无线技术的英文缩写,它拥有频率利用率较高、手机功耗低等优点。与GSM相同,CDMA也有2代、2.5代和3代技术。中国联通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CDMA属于2.5代技术。CDMA被认为是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首选,目前的标准有WCDMA、CDMA2000、TD-SCDMA。,蓝牙,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BACK,3.2网络技术,3.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两台以上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所构成的系统。连网的计算机是可以独立运行的。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线路实现信息交换。连网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可靠性和可用性易于进行分布处理,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一般多以计算机网络分布区域的大小,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局域网(LAN)的分布距离一般在数公里以内,其基本特征是,属于某一个单位团体所建立与管理;广域网(WAN)的地理分布距离大,其通信线路一般由通信部门提供城域网(MAN)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区域性网络,其分布距离一般在几十公里,城域网的速率较广域网要高。,网络拓扑结构,定义:网络中得通信线路和各结点之间的几何排列,是解释一个网络物理布局的形式图星型环型树型总线型网型,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用于网络之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标准语法:用户数据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于作出的响应时序:对事件顺序的详细说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OSI参考模型,图3-6OSI/RM,TCP/IP协议标准-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lProtocol在网络通信的发送端,TCP协议负责将数据分解成数据包,在数据包头部加上发送和接收节点的名称和其他信息在接收端,TCP协议负责将收到的数据包重新组装成文件IP协议主要的任务是提供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送和为数据传送提供正确的路径。,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HTTP,用于超文本得通信协议用于分布式超文本信息系统的,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协议可用于web通信包括客户与server建立的TCP连接客户向server提交请求Server的响应Server或客户关闭TCP连接,FTPSMTP:规定邮件信息的具体格式和邮件管理方式;服务器用于邮件传输POP:从服务器检索邮件IMAP:由于POP,3.2.2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础,1Internet和IntranetInternet:1)采用TCP/IP协议使不同网络、不同计算机之间实现通信;2)采用DNS域名系统,解决了IP地址的“翻译”问题;3)提供WWW信息浏览服务。Intranet:又称企业内部网,是使用Internet技术和标准的局域网。在Intranet中,用户可以像访问Internet一样的浏览企业的网页,收发内部电子邮件,获得与Internet相似的服务。,2IP地址和域名(1)IP地址:IP地址是区别TCP/IP网络上每一台计算机的惟一标识。一般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如IPv4(32),IPv6(128);X=XA+XB+XC=3737091824,IP地址和域名(2)域名:域名采用分级结构,由用“”分割的多个字符串组成,高级域在右边,最右边为一级域名。(3)域名解析:由域名服务器来完成的。Internet上的每一个域,都必须设置DNS,负责本域内主机名的管理并与其他各级域名服务器相配合,完成Internet上IP地址与主机名的查询。,3Internet的功能Internet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它们构成了Internet网上服务的基础。(1)万维网(WWW)(2)电子邮件(E-Mail)(3)文件传输(FTP)(4)远程登录(Telnet),Internet基本服务,E-MAILTelnetFTPBBSNewGroupWWW,Intranet,基于TCP/IP协议,不受地域限制,基于internet技术建设的企业私有网络除Internet已有功能,还有:网络安全企业多种应用信息系统,网络功能图,Extranet,使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使企业与其客户和其他企业相连完成其共同目标的合作网络半私有是一种思想,不是技术,体现对建立Extranet应用的看法和策略实质是应用,是集成扩展现有的技术应用,BACK,3.3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历史和发展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技术与电子商务,3.3.1产生与发展,手工管理阶段:用于科学计算,数据组织管理手工完成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MIS,DSS数据仓库:企业需求:获得决策信息技术成熟:内部管理扩展到供应链,大量外部数据获取,3.3.2数据模型,定义: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三要素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类型,内容,性质和数据之间相互关系操作:查询,更新约束:完整性规则的集合种类,E-R模型,实体属性联系,关系模型,二维表格表格中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是一个属性值满足以下性质表格中每一列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属性各列被指定一个相异的名字各行相异,不允许重复行,列次序均无关每个关系都有一个主键,能唯一标识关系中的一个记录,3.3.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包括以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强调数据库的整个运行系统数据库:一个长期存储再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DBMS功能,数据库定义:定义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保密限制数据库操纵:检索,更新数据库运行管理: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和存取权限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事务的管理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存取方法提高效率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通信: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分时系统及远程作业输入的相应接口,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实体或关系由关系表示操作:并,交,差,选择,投影,连接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功能:定义,操纵,库控制,事务控制规范化理论数据依赖范式,SQL,数据库设计,软件生存期,数据库生存期,BACK,3.4web技术,Web技术简述Web技术结构Web编程语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WEB技术简介,目标:把所有internet上现有资源全部连接,采用图形界面的,融网络技术,超文本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定义:建立在c/s模型之上,以html和http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各种internet服务的且用户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功能:阅读超文本文件和访问internet资源特点:以超文本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用户可在世界范围内任意查找,检索,浏览及添加信息提供生动,直观,易于使用,格式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网点之间可以相互链接,以提供信息查找和漫游的透明访问具有集成各种最新信息技术和多种文件格式的能力,Web技术结构,Web浏览器:可理解多种协议;可理解多种文档;可根据对象类型调用外部应用程序Webserver中间件:桥梁,通信原理,连接请求响应关闭,与WWW有关的协议,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用于唯一标识web资源格式:协议:/主机名/标识符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来在internet上传输文档的协议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提供链接机制关注页面布局,缺乏对结构化数据的表达能力XMLCGI:公共网关接口为web服务器与外部应用程序建立桥梁,实现动态交互,Web开发技术,语言平台技术,语言,HtmlXMLWMLCGIASPJAVAJAVASCRIPTACTIVEXVRML,超级链接和超文本超级链接(Hyperlink)是文件中一些特殊的文字和图形,用鼠标单击这些文字和图形时,会从一个文本跳到到另一个文本。含有超级链接的文本称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形式上仍然是ASCII文件,可以用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处理。,HTML与网页HTML,是用于编写超文本文件的语言。用HTML编写的超文本文件称为HTML文件,以.htm或.html为文件扩展名。网页(Web)是在WWW服务器上发布的HTML文件,网站的首页称“主页”(HomePage)。,HTML语言,1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HTML文件的基本形式如下:HTML文件标题HTML文件内容HTML文件以开头,以结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头部和主体。,2常用的HTML标记(1)段落标记和(2)字体变换标记和(3)超级链接标记和(4)插入图片标记,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描述数据结构可根据需要自己定义所需标记描述文档的结构和含义,不描述页面元素格式语言结构DTD(文档类型定义),布局语言XSL(可扩展的语言样式)XLL(可扩展链接语言),XML用途,数据交换:不同系统间Web应用集成不同数据源本地计算数据的多种显示:可由客户配置动态确定显示方式(XSL,CSS)支持web应用的互操作和集成:接口,WML(WAPMarkupLanguage),无线标记语言:标记和说明WAP移动终端收发的internet信息和用户接口对于WAP就像HTML对于HTTP有标记标签,能快速高效显示信息信息以“卡片组”“卡片”(屏幕大小的网页)方式组织,动态网页技术,CGIASPJSP,1CGI(1)CGI的工作过程:用户通过浏览器激活,CGI程序将信息传给外部应用程序并启动它,通过CGI程序传给Web服务器,再以HTML形式传给用户,CGI过程结束。(2)CGI的作用:扩展了Web服务器的功能、在任何服务器上运行、服务器与CGI程序可互发信息。,web浏览器,WWW,服务器,internet,外部应用软件,数据库,1发送CGI服务请求,2将用户请求提取提交,3访问,CGI程序,4将结果提交,ASP(activeserverpages),CGI的改进版,在服务器端运行将HTML页面与可执行的script语句有机结合在一起,web浏览器,WWW,服务器,internet,Asp文件,1发送请求,2asp文件,解释执行script部分,3直接传回非asp文件或asp文件的非script部分将结果提交;传回asp输出对象,2ASP(1)ASP执行过程:由Web服务器调用ASP文件,根据程序执行结果“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并传回到浏览器显示。(2)ASP的特点:简单方便、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与客户浏览器无关、ASP源程序在服务器端执行,提高了程序和网站的安全性、支持多种其他网络技术。,JSP,JSP页面使用XML标签和scriptlets(一种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脚本代码),封装了生成页面内容的逻辑。它将各种格式的标签(HTML或者XML)直接传递回响应页面。通过这种方式,JSP页面实现了页面逻辑与其设计和显示的分离。JSP技术是Java系列技术的一部分。JSP页面被编译成servlets,并可能调用JavaBeans组件(beans)或EnterpriseJavaBeans组件(企业beans),以便在服务器端处理。因此,JSP技术在构建可升级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时扮演了重要角色。,web浏览器,WWW,服务器,internet,中间件,应用软件,数据库,超文本内容,JSP/servlet,JSP与ASP的比较,JSP和ASP技术最大的差异在于软件设计的方式本身。JSP技术被设计为与平台和服务器无关的,它是广大的工具、服务器和数据库厂商共同支持和参与的结晶。相反,ASP是一种微软的技术,主要依赖于微软的平台和各项技术。与平台和服务器的无关性JSP技术坚持了Java架构的“编写一次,在任何地方运行”的理念。JSP技术不是与单一平台或厂商捆绑的,而是可以运行在任何Web服务器上的,而且它得到了众多厂商的很多种工具的支持。由于ASP技术是使用ActiveX控制其组件的,它基本上被限定在微软的基于Windows的平台上,无法方便的在广大的Web服务器上运行;通过使用第三方提供的移植产品,可以使ASP技术在其它平台上得以使用,Java技术,面向对象可移植性:二进制级;编译成与平台无关的字节码,运行时通过解释器(JVM)翻译成相应机器代码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简单性高性能:多线程提高并发分布式,JavaApplet,Java编写的,用于产生动态,交互性页面效果的小应用程序嵌入页面中,与网页一起下到浏览器,被解释执行提供交互性,Javascript,脚本语言:javascript,VBScript,tcl,perl是java的一个子集不是真正的程序语言,不需编译也不能单独执行,依靠内置于web浏览器中的脚本解释程序运行平台无关性:浏览器支持即可,简单函数调用请输入您的姓名:,COM(ComponetObjectModel)与ActiveX,1996年春,Microsoft改变了主意,选择了ActiveX作为新商标名。ActiveX是指宽松定义的、基于COM的技术集合Active平台是Microsoft的世界观。其基本思想是:使用ActiveX控件,来构筑包括与用户交互和适应COM的事务处理监视器,Web服务器、全部实现自动化的机构。Active平台包括两大部分:ActiveServer和ActiveClient。,ACTIVEX,组成:控件:可嵌在HTML中的一小段程序,可从服务器下载安装文档:用于在web浏览器中浏览复合文档,如word脚本描述:Jscript,VBScript服务器框架:,ACTIVEX与JAVA,提供了扩展包括java在内的任何编程语言的机制代码签名技术保证安全性缺陷是移植性不好,VRML,用于创建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浏览器插件在网页上探索,BACK,3.5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框架(选讲),J2EE的四层模型,客户层,Web层,业务层,中间层,J2EE服务器(服务器方中间层),EIS层,遗留系统,EIS系统,数据库,客户方计算机,EIS/数据库服务,四层结构,客户层:面向客户的应用和appletWeb层:包含用于扩展传统httpweb服务器的组件,通过javaservlet和jsp实现业务层:包含以EJB形式来提供业务逻辑的组件企业信息系统层:J2EE的connector结构使得J2EE产品能同EIS层上的企业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通常,web和业务层在同一台server(J2EESERVER)上运行,它们被认为是中间层的子层J2EE应用通常被认为是三层结构,.NET,Microsoft.NET代表了一个集合、一个环境、一个可以作为平台支持下一代Internet的可编程结构.,.NET产品集合,.NET平台这一平台建立在XML和因特网标准协议的基础上,包含了.NET的基础结构和基础工具,为开发新型的互动协作软件提供了一个先进的体系结构模型。.NET系列产品和服务如MSN.NET、OFFICE.NET、VisualStudio.NET等。第三方厂商的.NET服务建立在.NET平台和产品上的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服务。,.NET的技术特征,软件变服务:最终的软件应用是以Web服务的形式出现并在Internet发布的基于XML的共同语言:XML作为一种应用间无缝接合的手段,用于多种应用之间的数据采集与合并,用于不同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和协同工作。融合多种设备和平台:谋求与各种Internet接入设备和平台的一体化新一代的人机界面:要体现在“智能与互动”两个方面。自然语音、视觉、手写等多种模式的输入和表现方法基于XML的可编辑复合信息架构通用画布个性化的信息代理服务使机器能够更好地进行自动处理的智能标记等技术。,.NET主要组成部分,Windows.NET.NETFramework.NET企业服务器模块构建服务OrchestrationVisualStudio.NET,Windows.NET,融入.NET技术的Windows紧密地整合了.NET的一系列核心构造模块为数字媒体及应用间协同工作提供支持,.NETFramework,.NETFramework包括通用语言运行环境、Framework类库和ActiveServerPag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