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义-第18节总需求理论(Ⅰ).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520975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0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讲义-第18节总需求理论(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经济学讲义-第18节总需求理论(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经济学讲义-第18节总需求理论(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节总需求理论(),本节开始考察短期中的经济,这一节和下一节主要围绕总需求理论进行讲解。总需求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大家要对这部分知识点非常熟悉。这一节主要介绍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及稳定政策,以及IS-LM模型的构建。本节知识点与指定教材对应的是第九章和第十章。第九章的知识点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出现,不是考试的重点;第十章则是考试的重点,各类题型都有可能出现,而且往年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分值也很高。基本上大题目会有一题从这一章或者是下一节中来。下一节也将继续讲解中需求理论,主要是对IS-LM模型的应用。,本节所涉及的知识点有:1宏观经济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2垂直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4经济高涨经济萧条经济滞胀5长期与短期经济均衡6凯恩斯交叉图与IS曲线7流动偏好理论与LM曲线8各类乘数9IS的可贷资金解释10LM的数量方程式解释,1(判断题)在宏观经济的研究中,短期和长期之间最关键的区别是:长期一般研究的是一年及一年以上的经济现象,而短期则是研究一年以内的经济现象。()分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区别。短期与长期之间最关键的区别是价格行为。在长期经济中,价格是有伸缩性的,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货币供给影响名义变量,但不影响实际变量。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引起产出或就业的波动。这种对长期中经济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叫做古典理论,其所用的方法叫做古典二分法。在短期经济中,价格是黏性的。许多价格对货币变动并没有反应,价格不能迅速而完全地调整意味着在短期中产出和就业必须做出某种调整。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名义变量会影响实际变量。答案:错误。,2(选择题)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总需求曲线反映了物价水平与收入之间的一种正相关关系B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一定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造成的C对于固定的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数量方程式反映出物价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底D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解析:C。分析:本题考查总需求曲线与数量方程式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可以由数量方程式推导出来。具体推导过程如下:将数量方程式MVPY改写为M/P(M/P)dkY,其中k1/V。货币数量论以这种方式说明了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M/P等于需求(M/P)d,而且这种需求与产出Y是成比例的,V是k的“背面”。可见,对任何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数量方程式得出了物价水平P和产出Y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P上升,Y必定下降。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求可以解释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如果产出越高,人们进行的交易就更多,而且需要的实际货币余额M/P就越多。对于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M,M/P越高意味着物价水平就越低。,3(判断题)国家调整个人所得税,则消费的变化将通过下列哪一项反映出来?()A总需求曲线发生平移B沿着原总需求曲线移动C总供给曲线发生平移D沿着原总供给曲线移动答案:A。分析:同微观中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曲线上点的移动类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于模型以外的因素即外生变量(如货币供给)引起的曲线位置及形状的改变,而总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是由于模型中的变量即内生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点沿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的内生变量只有物价和收入两个量,其它的均为外生变量。因此个人所得税属于外生变量,其变化将导致总需求曲线发生平移。个人所得税直接影响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所以C选项和D选项均不能入选。,4(选择题)关于总供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讨论需要考虑时间范围,从而被分为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B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产出水平不取决于技术变化等C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物价的变化将不会影响产出水平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满足了古典二分法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AS)是产品与服务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由于供给产品与服务的企业的价格在长期和短期中的改变速度是有区别的,因此,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讨论需要考虑时间范围,从而被分为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长期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LRAS:在长期中,由于产出水平是由资本量与劳动量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的,不取决于物价水平,因而LRAS是垂直的。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移动只影响物价,如图1所示。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满足了古典二分法,因为它意味着产出水平不取决于货币供给。长期产出水平被称为产出的充分就业或自然水平。短期的水平的总供给曲线SRAS:在短期中,物价水平是黏住的,考虑其极端情况价格固定时,则此时SRAS是水平的。在这中情况下,总需求变动影响产出水平。如图2所示,短期中总需求的减少是因为价格并不立即调整。综上可以看出B选项是错误的。,P,Y,A,B,5假设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则政府实行拉动需求的政策会使()。A物价水平上升但不影响产出水平B物价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C物价水平上升,实际产出较少D物价水平不变,产出增加分析:B。由于此处假设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此分析方法与同短期模型类似。政府实行拉动需求的政策,则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点也向右上方移动,因而物价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注意:本题的一个亮点在于假设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在我们学习的各类经济学书中,一般都是假设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如果读者不认真读完题目,仅看到“长期”一词,就很容易陷入陷阱当中。读者需要对此类题目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经济学考试出题的一种趋势,就是培养同学打破定势思维的习惯,不搬教条。,6(选择题)物价水平上升和国民收入的下降可能是因为()。A国际卡特尔石油公司联合降价B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大量卖出债券C政府对生产的产品给予价格补贴D台风“珍珠”的袭击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在历次财大考研试题中,经常会以客观题形式来考查该知识点。为了方便和巩固大家的复习,我在此把这些知识点重新总结在这里。,经济高涨:对总需求的冲击,总需求的增加。如图3所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提高等因素引起总需求从AD右移到AD1,短期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物价与收入分别上升到P1、Y1。在B点,物价与收入均处于很高水平,则经济就处于高涨状态。经济萧条:对总需求的冲击,总需求的减少。如图3所示,由于货币供给减少等因素引起总需求从AD左移到AD2,短期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C点,物价与收入分别下降到P2、Y2。在C点,物价与收入均处于很低的水平,则经济就处于萧条状态。经济滞胀:对总供给的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使总供给减少。如图4所示,由于石油提价等因素使得短期总供给从SRAS左移到SRAS1,短期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此时物价水平上涨到,而收入却降低到Y1。在B点,物价上升而产出减少,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则经济就处于滞胀状态。,回到本题中,物价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下降,说明经济出现了滞胀。如果供给遭到不利冲击则有可能会出现滞胀,则选项D正确。A选项中的石油降价是有利供给冲击;B选项中的央行卖出债券属于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AD曲线向右移动,经济可能出现高涨;关于C选项,对产品给予价格补贴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物价下降国民收入增加。,7(选择题)关于古典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之间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古典模型的是一条垂线,凯恩斯模型的是一条水平线,完整的为反L型B古典模型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而凯恩斯模型的表示的是短期总供给曲线C古典模型假设工资刚性,而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劳动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D古典模型认为除非总供给曲线发生变动,否则财政和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价格上涨,没有任何效果,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古典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之间的区别。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图形形状差别:古典模型的是一条垂线,凯恩斯模型的是一条水平线,完整的为反L型。;凯恩斯模型则相反,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2)表示时期不同:古典模型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而凯恩斯模型的表示的是短期总供给曲线。(3)理论基础不同: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时候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所以总供给曲线总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则假设工资刚性,并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充分就业和达到潜在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的变化会带来劳动供给的变化,所以总供给曲线不会维持在充分就业保持垂直的状态,而应该是水平的或至少保持正斜率。(4)蕴涵的政策效果不同:古典模型中,除非总供给曲线发生变动,否则财政和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价格上涨,没有任何效果。凯恩斯模型则相反,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8技术进步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是()。A不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但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B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但不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C对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无任何影响D是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平移分析:D。在短期,技术进步使总供给外生地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在长期,技术进步会影响实际变量,即影响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从而使长期总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9(判断题)在凯恩斯45线模型中,当GDP小于均衡水平时,企业的销售量小于实际生产,所以应该扩张生产以达到均衡水平。()答案:错误分析:本题考查凯恩斯交叉图。凯恩斯交叉图,又叫凯恩斯45线模型,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理解IS曲线的基石。结合图5,读者应当熟练掌握以下知识点:,(1)计划支出E: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意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假设经济为封闭型的,则计划支出为ECIG。(2)实际支出Y:指家庭、企业和政府实际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相当于整个经济的GDP,用IU表示非计划(非意愿)存货投资,则实际支出为YEIU,即为图中45线。(3)均衡条件:YE,此时IU0,见图中E0点。(4)均衡调整:(易考小题目)当GDPY1,企业的销售量大于实际生产,存货非计划地减少以满足高销售水平IU总供给)当GDP均衡水平时,如图中Y2,此时E20解雇工人,生产收缩Y减少,直到Y0。(总需求总供给)注:此知识点为本章的重难点。读者在学习中可以把计划支出当作总需求或企业实际销售掉的产品和服务数额,把实际支出当作总供给或企业实际生产,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了。,9(上财2006年)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A保持不变B增加3美元C增加1美元D增加4美元解析:C。利用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可直接得到均衡收入水平增加1美元。,10(选择题)某经济消费函数C1500.67Yd,税率t0.1,I50,G150,政府转移支付TR75(以上各数据单位均为100亿元)。这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政府购买乘数为2.5B投资乘数为5/6C政府转移支出乘数为1.67D政府税收乘数为-1.67答案:B。本题考查各种乘数计算公式。主要的两种乘数是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以三部门经济为例,将各种常见乘数归纳如下: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YTTR)IG所以:政府购买乘数kg=Y/G=1/(1-)投资乘数kI=Y/I=1/(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Y/TR=/(1-)税收乘数kT=Y/T=-/(1-)在本题中,把已知条件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发现B选项是错误的。,11(上财2003年)在简单凯恩斯乘数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A投资函数的斜率B消费函数的斜率C实际货币供应量D实际利率解析: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投资乘数1/(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1-),税收乘数/(1-),可见各乘数都与消费函数的斜率,也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因此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此。,12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5008/9Yd,税率t0.1,I60050r,G100,L1500.5Y125r,货币供给M1500,价格水平P1,试求:(1)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2)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3)若要用增加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收入Y*6500,则需要增加多少?(4)若要用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充分就业收入Y*6500,则需要增加多少?,解析:这是上财考研中比较典型的出题方式,大家要熟悉。(1)解得Y4350,r6.6(2)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公式: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由题意:YY*Y650043502150而G2150/2.5860即需要增加政府购买860。(4)同理:M2150/12150即需要增加货币供给2150。,13(财大06年)政府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答案:正确分析:由一个三部门模型可以看出,政府支出G直接作用于国民收入,而税收和转移支付则先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然后影响消费和投资决策,对国民收入发生间接影响。,14(上财06年)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A保持不变;B增加3美元;C增加1美元;D增加4美元。答案:C分析:先写出国民收入决定公式:Y=C+I+G=a+b(Y-T)+I+G,得Y=(a+I+G-bT)/(1-b),把题中各数据代入式中,即可计算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对国民收入的效应。也可用乘数论来解答。根据题目条件有,Y=kGG+kTT,式中kG=1/(1-b)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T=-b/(1-b)表示税收乘数,当G=T时,有Y/G=Y/T=1/(1-b)+-b/(1-b)=kb=1,kb代表平衡预算乘数,所以当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时,均衡收入水平增加1美元。,15(上财06年)下列哪个等式能够代表封闭经济的国民储蓄?AYIGNX;BYCG;CYIC;DGCY。答案:B【解析】封闭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决定式为YCIGCSpT,并由“SI”恒等式,可得到ISSpSg(YCT)(TG)YCG。,16(上财06年)设某国经济可以用以下等式描述:C=90+0.9YD;I=200-1000i;L=Y1000i;t=1/3;G710;M/P=2220。求:(1)IS曲线和LM曲线的表达式。(2)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均衡利率水平为多少?(3)私人消费及投资各为多少?政府有预算赤字还是盈余?其值为多少?,【解析】(1)带入以上条件的,可得IS、LM曲线方程:(2)联立IS、LM方程,由上题答案知经济处于均衡时有:(3)私人消费C=90+0.9YD=1470,投资I=200-1000i=120,税收T=ty=2300t=766.7政府预算TG=170/3。故政府预算为盈余,其值为170/3,17(上财04年)三部门组成的经济的消费函数C=80+0.8Y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0.25Y,名义货币供应量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其中r是利率,Yd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是国民收入。若价格水平P=2,则IS-LM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为多少?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则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分析:(1)IS方程:Y=C+I+G=80+0.8Yd+20-5r+G=80+0.8(Y-T)+20-5r+G=80+0.8(Y-0.25Y)+20-5r+G0.4Y=100-5r+GLM方程:L=M/P=0.4Y-10r联立得方程:M/P=100-5r+G-10r代入M=90,P=2,G=20求得:r=5代入IS方程求得:Y=237.5,(2)联立IS、LM方程求得:总需求方程:M/P=1.2Y-200-2GM/P=1.2Y-240总供给方程:Y=235+40P联立方程解得:P=1,Y=275(3)将充分就业的Y=285代入总供给方程得:285=235+40P求得:P=1.25代入总需求方程得:72=1.2285-200-2G求得:G=35G=35-20=15政府需要增加15单位的购买支出。(4)同样P=1.25代入总需求方程得:M=1.25(1.2285-200-220)求得:M=127.5M=127.5-90=37.5应增加37.5单位的货币供应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