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另类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1,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3课 宋明理学,2,一、三教合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发展状况),1、含义:指魏晋以来儒道佛相互诘难,互相融合的趋势2、原因:儒学受到挑战佛道的盛行儒学自身的不足,3,道教在民间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4,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 中国人史纲 同心出版社,5,汉书艺文志云:“后世经传而务碎义,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言。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后汉书张衡传曰:“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一是空守章句师说,以至于繁琐迂阔,走向僵化。,一是与阴阳五行灾异谶纬之学结合,援引一些自然现象证明事件,以至于荒诞至极。,6,(1)魏晋时期,(2)隋朝,(3)唐朝,逐渐开始融合,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3、历程,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官方),7,处处留痕三教合一,孙悟空,8,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9,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含义: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10,“理学”一词的概念:,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指世界和事物中具有次序、条理、法规、规律。,11,2、兴起的背景,(1)、魏晋以来儒家思想遭到挑战,(2)、“三教合一”的产物,(3)、适应了唐末五代以来统治者要求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理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归根到底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乃至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是时代的产物。,12,3、基本流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3,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14,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反映在社会层面,即伦理道德,三纲五常,15,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程颐,16,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学的道德伦理观:存天理,灭人欲,17,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含义:,目 的:,明道德之善,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即考察、研究具体事物,“致知”就是获取事物之理,并尽量加以扩充积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穷究事物之理,而具体事物的理是理解宇宙根本法则的媒介。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18,“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世界观“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伦理观,程朱理学,1.主要观点,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2.影响,19,三、 陆王心学,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陆九渊的生平,20,陆王心学,王阳明的生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之一。,21,“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台湾阳明山上王阳明雕像,22,陆王心学,时期,人物,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清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24,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25,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恐怖的三寸金莲,如何评价宋明理学?,26,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27,“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28,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1.积极:(1)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2) 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29,赏花,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二程说:“天生的。”朱子说:“对,天生的。”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世界本原,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30,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31,王守仁,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2,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A、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 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 新思想,巩固练习:,D,C,33,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C,34,(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2010广东文综)“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C,C,35,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36,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时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是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3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