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秦汉时期的财政政策,三个“统一”1统一土地分配制度。2统一货币。3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先河之伟业,秦朝的财政收入秦王朝从统一全国到政权崩溃,前后才15年时间,由于统治范围扩大而各国贵族势力仍然强大,制度划一仍需时间,加上战争不止,刑措过急,有关财政方面的制度文书留存不多,零量见于史籍的,有田租(赋)、口赋、工商税收和徭役几项收入。,田租(赋)秦孝公十四年(公元前348年)“初为赋”按土地出产征收实物税,可能,其税率应为l10,这是各国通制。但史书多称秦赋沉重。一是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口赋口赋是对人征的税,始见于战国,“齐、秦皆有口赋,齐以丁计,岁二百六十文;秦以户计,岁二百文。是齐之税重于秦”。秦统一全国后,仍有口赋之征,是按人征,还是按户征,每户征多少,未有记载,董仲舒关于秦赋二十倍于古的说法也未必真实可靠。,工商税收战国时期,秦国的手工业已得到很大发展,其中冶铁业、青铜冶铸、纺织、制陶、制革等都很有名,如设有”左采铁”、“右采铁”等管理铁器生产的官。战国以来,秦国有不少大商人,秦在市场也设官管理。秦律中不仅有物品价格的记载,违禁犯令的罚款记载,还有进入市场收费的条令。,徭役“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戊,一岁力役”。就是说,一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为官府服徭役一个月,轮流更换;同时规定,一生要到京师或边境戊守一年(有说三日),为官府服力役一年。这比古代一年服役三日的规定当然重得多。据估算,秦代人口约计2000万,每年征发徭役,粗略估算,当在300万左右,则服役者为全国总人口的15以上,即五口之家,基本上有一个人在服役(兵役或力役)。由于男子不足,妇女也被征调去运输粮草。有地无人耕,老弱无人养,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秦朝的财政支出(一)军费开支包括常备兵开支和国防建设两部分。秦统一全国后扩边战争并未停止。当时的国防兵和战争用兵,估计有一二百万左右,占应服役人数的13;南戍五岭八九年50万人。就防御工程来说,首推长城。战国时期,七国多修筑有长城,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决定修一条新的长城。,战争费用。秦始皇吞并六国后,立即派尉屠騅(zhui)率军50万进攻东南及南方的“百越”,二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伐匈奴。三十二年略取陆梁地(今广东、广西南),数十万军队长年在外(击匈奴十余年,戍五岭8、9年),耗用无数,仅转运粮草供应河北(渔关以东、黄河以北)戍守之需,使天下飞刍挽粟“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由于秦皇及二世的残暴统治,爆发了农民起义史称百姓“欲为乱者,十室而五”。秦军虽把陈胜、吴广镇压下去,但最终为刘邦等消灭。,皇室费用秦王朝的皇室费用,包括秦皇及其家族的口常消费、象征皇帝尊严的宫殿建筑和陵墓建筑等费用,是笔不小的支出。其生活开支无数可查其宫室和陵墓建筑情况,史有所载。1宫殿建筑支出。秦都咸阳和故都雍,原已建有不少宫殿,但秦始皇并未因此而满足在兼并六国战争中,每攻灭一国,即仿照其国宫殿式样在咸阳“北阪”重建一座;消灭六国后虽“自雍门以东至径、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史记秦始皇本纪),又于渭水南岸作信宫(咸阳宫)。,信宫还原图,阿房宫的铜人(金人),陵墓建筑。秦始皇即位后,一方面忙于兼并六国,同时又着手在骊山为自己修筑坟墓。全国统一后,发刑徒70万人继续修筑,前后约计20余年。其外形规模,秦皇陵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外垣墙。内垣墙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外垣墙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覆斗形坟丘现存高度87米。坟丘东西北三面部发现墓道。内城北半部有规模宏大的建筑遗址,应为寝殿所在,陵园东有秦始皇公子、公主墓,还有规模宏大的兵马坑。”而始皇墓的构筑格局为此后各代帝皇陵墓的建筑奠定了基础。,秦始皇陵内部想象图,世界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百官俸禄秦统一全国后基本沿袭前代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分天下为36郡(后为46郡)郡下为县,县下为乡、亭。“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由于废除了分封、食邑制,官吏皆给俸禄,自丞相以爵秩万石至斗食不等。实际上,万石之官决非给他一万石,斗食之官也不只给他一斗。据称“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汉书百官公卿表。额师古注引汉官名秩薄)。从居延汉简中得知,乡啬夫的俸禄为“斗食”级。秦代俸禄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道路交通和水利建设费1修筑陆路交通。秦以咸阳为中心,向南、向北、向东都次第修筑有陆路。首先是对西南地区(云南、贵州)的百濮、百越,修筑了一条直通云贵的“五尺道”(路宽5尺)从而把云、贵、川连接起来。其次修驰道。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为驰道于天下,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槯,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第三,向北修了一条“直道”以防匈奴。始皇三十五年,从咸阳向北不远的云阳开始,至今包头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全长1800里,前后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水路交通。从史书所记,秦皇还疏通了水路。秦皇在碣石刻石上有“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之句,证明是对江河进行了治理的。从秦始皇多次巡视边防和封禅活动中,有时也是顺江而下。秦始皇三十七午,又一次巡行,出武关,沿丹水、汉水至云梦,沿长江东下,又利用水道和运河至钱塘(今杭州)。上述数条水道,当是可行船的。,水利灌溉工程。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用韩国水工郑国开渠,引泾水至洛水,全长300余里,名郑国渠,此渠的作用,如史记河渠书所说:“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约合今280万亩)。就是说,过去关中地区渭河流域少雨多旱,农业产量低的情况得以改变,盐卤之地变为良田,亩产可达一钟(约合今390斤)。而且旱涝保收。秦始皇二十八年在湘水和漓水之间开凿一渠,称灵渠;又叫兴安运河,在广西兴安县城附近。灵渠与郑国渠、都江堰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灵渠,郑国渠,巡狩、封禅和其他支出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的十几年中,五次出巡。第一次从咸阳以西,至甘肃平凉;第二次先到泰山祭天封禅,然后到南郡取道汉水而回;第三次至琅琊、上党;第四次沿黄汉原韩、魏、赵等国境至褐,北经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雁门、云中而归,回咸阳后,派蒙恬北击匈奴;第五次是沿汉水至云梦,再到浙江祭大禹。在返途中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县东南)。一路车驾、军马护卫,大臣随行、虽然了解了民情,作出某些重要决策,但耗资无数。此外还有移民垦田、优抚救济以及求仙问药等等支出,但在整个财政支出中不占重要地位。,秦始皇登基后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当的祭典及封禅大典,不许臣民僭越。到泰山顶上祭祀上帝叫做“封”,在泰山下小山(即梁父)祭祀叫做“禅”。对泰山的封禅则始于秦始皇,它包括封泰山与禅梁父两部分组成。此后,以泰山为祭祀天地的场所和祭祀对象,来敬天神和地的礼制及其仪式,也被称之为“封禅泰山”。直至今日,遍布全国各地的东岳庙及其所供奉的东岳大帝便是秦始皇泰山封禅在全国各地的延伸和继续。,统一土地分配制度。,商秧变法,在泰国推行土地私有制,统一全国后,又将此制普及全国。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下令“黔首自实田”,即令地主和自耕农民向官府呈报自己实际占有土地的数量。这一命令,等于宣告全国承认土地私人占有受到政府保护。同时,也使国家掌握了全同耕地的数量。,统一货币,秦统一后,对战国时期各国的钱币制度不统一状况(形状、大小、轻重、计算单位等)进行整顿,规定黄金为上币,以鎰(一鎰20两)为单位,铜钱为下币(圆形、方孔、面有“半两”二字)。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作为器饰宝藏用品,不作为货币。币制统一后,换算方便,对商货流通、经济交往和赋税征收等提供了便利条件。,统一度量衡,度量衡的不统一,不仅容易引发经济纠纷,也会导致赋税征收量的多少(轻重)不一。秦规定,度制:寸、尺、丈、引为十进制。6尺为步,240步为亩。量制:合、升、斗、石为十进制;衡制:16两为斤,30斤为钧,四钧为一石(120斤)。凡度量衡器,由官府制造,并要刻上诏书,以防伪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