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9285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5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考研考点,(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2品德发展的实质(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1社会规范的遵从2社会规范的认同3社会规范的内化(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1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3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四)品德不良的矫正1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2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3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一)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社会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接受社会、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立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要求,从而建构主体的内部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二)品德发展的实质品德是在人际交往经验获得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品德的实质是人际交往的经验结构,表现为对人、对事、对己的社会规范的遵从。通过接受社会规范,执行规范行为,并从行为结果的反馈中强化个体对规范的必要性的认识,获得执行规范的体验,确立自觉执行规范的动机,从而使品德得以形成和发展。,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一)社会规范的遵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社会规范的遵从一般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些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守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从众现象和服从现象。,1遵从的类型从众现象指主体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现象指主体对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些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2遵从的特点遵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的特点。,3遵从的作用社会规范的遵从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遵从在个体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遵从水平的规范行为有很大局限性,但毕竟是接受、内化或遵从行为,个体获得了社会规范的执行方式,确立起遵从态度结构中的执行成分。在良好教育条件下,随着遵从行为的反复实践,主体将不断从行为结果内外反馈信息中,逐渐获得行为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使社会规范内化过程向深入发展,逐步确立起新的遵从态度结构。在遵从阶段,主体的规范行为本身尚未成为其内在需要,仅是满足自身安全需要的条件。随着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的良性循环,这种原来满足安全需要的手段或工具的规范行为本身可转化为一种新需要,形成一种稳固的遵从态度结构,即品德心理结构。可见,在社会规范学习中摒弃遵从,直接进入更高阶是不合理的。,4社会规范遵从学习的条件(1)从众学习的条件。第一,群体特征:由于从众行为本身是主体在一定情境中对群体影响的一种反应,因此会受一系列群体特征、情境特征的影响。第二,个体特征:同一情境、同一群体特征对不同个人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个体特征包括国籍、民族、个性差异、性别差异以及个人的责任感等。(2)服从学习的条件。服从是在外力作用下维持自身基本需要的一种工具性行为,外在压力是诱发服从行为的根本诱因。外在压力包括直接的外在压力(奖励与惩罚)和间接的外在压力(情境)。,(二)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认同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1认同类型社会规范认同包括偶像认同(出于对某人或团体的崇拜)、价值认同(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协萼件的认识)。2社会规范认同的特点社会规范认同的特点包括:认同的自觉性;认同的主动性;认同的稳定性。3社会规范认同的作用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第一,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第二,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第三,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4社会规范认同学习的条件社会规范认同的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树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的必要性的认知,对规范体现者的崇敬以及行为趋同倾向。(1)偶像认同学习的条件。偶像认同是对榜样也即认同对象的模仿,行为趋同,产生行为仿效。第一,受榜样及其特点的影响。第二,受示范的影响。(2)价值认同学习的条件。要实现价值认同,个体必须首先消除原有经验中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使得认知或情感对规范的一致趋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现义情沟通。,(三)社会规范的内化社会规范的内化是社会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规范的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作用(价值)的确实性认识与体验,是系统化、概括化的道德认识与稳定、持久的情感体验的结晶。,1社会规范内化的特点社会规范内化的特点有:内化行为的高度自觉性、内化行为的高度主动性和内化行为的坚定性。2社会规范内化的作用(1)从规范的接受意义方面来说,规范的内化行为不仅接受了规范本身的意义,同时也接受了规范的价值和价值观。内化达到了最高的接受水平。(2)从遵从的态度机制的确立来看,在内化阶段,主体不仅能依据规范作出合乎规范要求的行为,同时对规范的依据或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情感体验。(3)从规范的内化意义上来看,内化行为的产生,标志着外在于行为主体的规范的社会要求已经转化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这表明,规范的内化过程已经完成了。,3社会规范内化学习的条件内化学习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确立起规范的价值信念,从而使学生对规范的遵从达到内化水平。(1)获得对规范价值的认同。第一,对规范实践后果的认识;第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掌握;第三,消除妨碍学生正确认识的错误思想。,(2)丰富社会规范的情绪体验。第一,注意丰富主体对情境的感受;第二,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丰富学生对社会规范实践后果及其意义作用的认识;第三,情绪也可以通过“替代”作用而体验到。,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一)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1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理性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理性化的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此外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儿童的社会认知为前提,即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把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他律期,即接受外部支配的时期,大约5-8岁。该时期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该阶段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大约是小学中年级,八九岁以后。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当自己的判断还不成熟,该阶段称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皮亚杰认为,五岁以前是“无律期”,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还谈不上道德发展。,(2)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说,它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第一,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第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且相互对等的关系。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习俗水平。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并遵守和执行社会的规范。它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第一,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教师、朋友的期望,保持相互尊重、信任。这时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第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后习俗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它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第一,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第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2道德认知的培养针对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认知的培养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部分。(1)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因此,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并进行复习巩固,最后加以运用;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比较各种道德观念。,(2)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在评价中不断地深化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的体验,确定合理的行动,为道德行为定向。道德评价起着道德裁判的作用,它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因此,需要多为学生提供榜样,利用教育工作环节,开展讨论。,(3)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道德行动,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舆论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风。,(二)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它与道德认知一样,是驱使人们产生道德行为或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情感可以激发、引导人的道德认识,使人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而拒绝另一种道德概念;乐于接受某人的道德教育,不愿接受另一人的教育;调节、控制人的道德行为。,1道德情感的形成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因而它是激发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的内部驱动力量。它在道德认识机制的引导下,对道德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激发和驱动作用。,2道德情感的培养(1)向学生进行抽象道德理论知识教育,同时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2)提供榜样、典型事件等形象材料。(3)利用多种媒体。(4)及时肯定学生的优良道德行为、思想,否定错误思想行为。,(三)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是由一定的道德情境因素引起的与个体的道德意识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意志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1道德行为的形成人的道德行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掌握了道德认知,具有了道德情感后,要付诸行动。它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制约。,2道德行为的培养(1)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3)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与训练。(4)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5)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四、品德不良的矫正,(一)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地加以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从而酿成了不良品德,甚至走上违法道路。品德不良的类型有道德认识方面的、道德情感方面的和道德行为方面的。,(二)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1外部动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有家庭结构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和父母教育不当。,(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如:有些学校片面抓升学率,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少数教职工的不良品德等,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品德产生不良影响。(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关系、社会风尚、邻居、社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更是不可小视。,2内部动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3)道德意志薄弱。(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三)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1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过程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1)醒悟阶段。这时品德不良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这种错误归结为自己的原因,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2)转变阶段。这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有了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的矛盾运动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新人。在转化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即重犯以前的过错。反复的情况也有两种: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另一种是教育失败出现的大倒退。(3)自新阶段。这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转变之后,不再出现反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2针对品德不良学生应采取的教育措施(1)消除心理障碍,包括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等。(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