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注意.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92444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注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注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注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脑能减肥吗?当心植物会报复你!,一客车正向前开,中途上来一位老太太、一男青年、一女青年。为买票的事与售票员、司机吵起来了,差一点打起架。后经同车乘客的调解,平息。车行不远,与对面开来的一辆货车相撞,死伤数人,排除司机的技术原因,请问车祸产生的原因。,第三章注意,第三章注意,学习目标1、注意概述2、注意的种类3、注意饿品质4、能够举例说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一节注意概述,一.什么是注意1.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2.特点:,指向性: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他事物的现象。集中性: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的现象。注意虽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但却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共同的组织特性。,二、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适应周围环境,确保行动的安全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学习有效的必要条件,1感官的趋向活动(适应性运动)举目凝视侧耳倾听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三、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产生和维持的条件,一、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2人的主观状态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个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个体的知识经验,9,7,5,8,二、有意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活动过程的组织内外因素的干扰激发兴趣(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第三节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一、注意的广度1、定义: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UOCTKYCMC,TCIGAPNE,UCKYCCTMO,TEACPING,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3)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对象的特点影响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1、定义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起伏,2、注意的分散:,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现象是注意的分散而非注意的起伏。,工作目标的明确性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意志力,3、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三、注意的分配,1、定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2、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形成了动作系统,四、注意的转移,1、定义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第四节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2.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以突出重点内容),3.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和新颖性4.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以防止单一引起的注意分散5.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三、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4、强化课堂调控手段信号控制邻近控制问题控制表扬与批评控制四、两种注意相互转化,五、青少年的注意特点及其培养,1、青少年的注意特点无意注意达到顶峰,有意注意深化注意品质全面发展稳定性达到30分钟,注意品质全面发展转移更具灵活性与自觉性广度达到8个单位以上分配能力尚有待提高,2、青少年注意品质的培养,自觉控制注意的集中,与注意分散斗争专心致志:从注意10分钟开始为自己限定期限,协调应用多种感官熟练技巧、优化资源,结语与要点,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特点,是心理活动对某一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因其目的性和意志力不同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注意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广度、稳定性、转移与分配四个方面。引起各种注意的条件不同,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其条件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1、识记心理状态、自我知觉、注意的概念;2、理解注意与学习的关系;3、能够应用注意种类、特征的规律重点:注意的规律及学生注意的培养。难点:心理状态与脑激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