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的理念、原则和功能.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92137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的理念、原则和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社会保障的理念、原则和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社会保障的理念、原则和功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第三讲:社会保障的理念、原则和功能,鲁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内容与结构,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原则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福利增长、有品质的生活,福利的增长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居民生活品质和效用增长,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福利增长、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福利国家为福利国家正名福利国家的经济增长、创新能力、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社会保障使资本主义从野蛮走向文明福利病?财力不足?经济不可持续发展?政府责任过重?福利的去劳动化与再劳动化:工作福利还是国民福利?,社会保障的终极目标:自由,单位(企业)保障制度对人们自由的限制:对资方的依赖群体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自由的限制:对身份的依赖和流动的不自由家庭保障制度对人们自由的限制:对家庭成员的依赖土地保障制度对人们自由的限制:对土地的依赖,社会保障提供了一份以国民身份为基础、社会化的、制度化的保障,而因此保障了人们的自由,摆脱了对其他人或组织的依赖,自由的结社和观点表达自由的区域迁移社会保障制度的纵向统筹自由的工作转换社会保障制度的横向统筹,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自由,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平等(EQUALITY),平等的权利(绝对的平等):所有国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制度全覆盖与人群全覆盖平等的起点(难以实现的平等,相对平等):社会救助与教育福利平等的过程(绝对的平等):一样的规则、统一的制度平等的结果(难以实现的平等,相对平等):通过缩小不平等程度,向结果平等努力,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公平(FAIRNESS),公平是一种感受(主观性),它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治体制、个人经验以及文化信仰等多因素的影响公平也是一种客观标准(客观性),如果最好与最差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这就是一种公平。作为一项基本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就被赋予了促进公平的任务。因此,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天然属性。公平既是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公平(FAIRNESS),公平的类型:群体间公平、地区间公平代际公平、家庭成员之间的公平、性别公平不同类型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平的方式社会救助:贫困群体与富裕群体之间的相对公平社会保险:劳资双方之间的相对公平社会福利: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相对公平,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正义(JUSTICE),社会正义与法律正义(制度正义):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社会正义: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法律正义:受社会正义决定并反映社会正义的法律上的正义实体正义(立法正义)与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与过程正义实体正义:实体权利义务在立法上进行分配的正义程序正义:法律适用或执法阶段的正义,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共享(SHARING),有免费的午餐么?基于投入的市场分配原则与基于权利的社会分配原则如果在某地的1000人口中,100人从事生产劳动就能维持社会的生活资料,200人从事对外贸易,400人从事服务行业,200人从事社会公务,剩下最后100人不应被饿死或处以绞刑,应该供应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哪怕是降低其他人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威廉.配第,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共享(SHARING),共享什么?共享成果,亦共担风险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亦共享社会文化发展成果和谁共享?代际的共享,群体间的共享,地区间的共享如何共享?过程的共同参与和结果的共享从平等的共享到公平的共享,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平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保障的效率:对效率的衡量方式:帕累托改进、投入产出比社会保障的微观效率:管理效率社会保障的宏观效率:经济效率、社会效率与政治效率,公平和平等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和本质原则,社会保障的效率是实现平等目标的方式。社会保障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平等与公平,社会保障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至少要以不损害公平为前提。,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公平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无论是公平与效率还是平等与效率,都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平等与效率同时提升:香港的公共卫生制度平等与效率同时下降:大陆地区“重资本轻劳工”的发展平等提升,效率下降:大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保障制度平等下降,效率提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公平(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而取决于以上三个概念的内涵和评价方式。,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公平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公平效率观的变迁和公平理念之重要性的时代性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制度的群体分割与地区分割对个人责任的片面强调对市场机制的过度信任对基本保障制度的忽视,社会保障的原则和特征,平等的理念普遍性原则渐进的普遍原则:从弥补制度漏洞到实现制度整合平等的理念统一性原则基本制度的相对统一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公平的理念以人为本和弱者优先原则一切以提高人的福利为目标弱者:收入型评价、群体型评价、制度型评价,共享的理念互助共济原则用互助共济的方式共同应对风险,加强社会团结共享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公平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让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维持经济发展的动力共享的理念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原则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社会保障的原则和特征,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慈善事业时代,时代背景:农牧社会,以扩大人口规模和疆土规模为基本目标。自然灾害是主要风险。主要形式: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非制度化的社会救助)、民办慈善事业主要特征: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有限、具有主观随意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施舍主要功能:针对天灾情况下个体的困难救助,维护个体的生存,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济贫制度时代,时代背景:教权衰落、皇权兴起;农业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中),贫困问题普遍产生主要形式:以惩戒为前提的济贫,1601年英国济贫法主要特征:国家通过立法介入济贫事务,济贫成为国家责任。但水平低、项目少和自上而下的施舍性仍然未变主要功能:应对贫困、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济贫制度时代之英国济贫法,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内容一:每个教区设立监督员,其职责包括:为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代谋工作;命令无生活来源的成人进行工作;向居民和产业者征收税赋供救济之用。内容二:在教区内课收税赋,对不履行税收义务者,可将其拘禁于监狱中。内容三:规定学徒制的立约事宜以及学徒的期限,男子24岁,女子21岁或结婚时。内容四:规定习艺所(workhouse)的设立事宜内容五:关于法庭诉讼与反抗征收税赋的处理事宜。,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济贫制度时代之英国济贫法,马尔萨斯:“一个来到已有人满为患的世界的人,如果父母无力抚养他,而社会又无法使用他的劳动,他就无权得到一点食物”济贫法往往使人口趋于增长,而养活人口的食物却不增加。济贫法是通过供养穷人来创造穷人。李嘉图:济贫法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与立法机关的善良意图背道而驰的。它不能改善贫民的生活状况,而只能使富者变穷。因为如果可以领到救济,工人就不会到劳动力市场进行努力。“它阻滞工业发展,鼓励人轻率结婚,促使人口增长,抵消人口增长对工资的影响;这个制度是一种全国性的制度,它使勤劳而诚实的人不愿意工作,使懒惰、放荡和轻佻的人得到鼓励;它破坏家庭的联系,经常阻碍资本的积累,耗费现存的资本,并使纳税人破产;此外,它还给私生子抚养费,这简直是在发私生子的奖金”1833年伦敦官方版济贫法委员会资料摘要,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济贫制度时代之英国济贫法,1782年吉尔伯特法和1796年斯品汉姆莱法(斯皮纳姆兰法)吉尔伯特法:习艺所只能收容贫困的年老者、生病者、体弱的人和孤儿,身强力壮的贫民只能接受院外救济。习艺所从工作救济所转变为救济所。斯品汉姆莱法:“当每加仑面粉做成的面包重81磅11盎司,价值1先令时,每个勤勉的穷人每周应有3先令的收入,其妻及其他家庭成员每周则应有1先令6便士”。如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所有收入均达不到此项标准,则应从济贫税中予以补足,此项补贴随面包价格上涨而浮动。,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济贫制度时代之英国济贫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PoorLawAmendmentAct)中央政府成立济贫法委员会中央管理局,统筹济贫工作,具体事务仍由地方政府和教区共同负责。济贫院审查原则(workhousetest):停止发放院外救济,对申请救济的贫民进行考察,弄清他们确属于年老体弱者。得到缓解原则(lesseligibility):依靠救济的贫民的状况比最低一级自食其力劳动者的状况更差。以放弃权利为代价:丧失个人声誉,丧失个人自由,丧失选举权。,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社会保险制度时代,时代背景: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风险产生主要形式:社会保险制度主要特征:以公民权利为基础,建立在传统劳资关系基础上的、稳定的、风险共担机制,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主要功能:应对工业化风险,调节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时代背景:欧洲各国需要加强国家认同,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主要形式:福利国家主要特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建立在国家税收基础上、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主要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团结,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福利国家时代,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功能变迁:后福利国家时代,时代背景:全球化、后工业化、人口老龄化主要形式:生产型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特征:福利多元主义,项目进一步扩张、水平提高速度有所控制主要功能: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功能演化:基于历史变迁的视角,社会保障功能演化:基于历史变迁的视角,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宏观视角,慈善事业慈悲理想国、大同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济贫法惩戒新教伦理、古典主义、自由主义德国社会保险法怀柔社会民主主义、新历史学派美国社会保障法、英国福利国家应急-凯恩斯主义、集体主义福利国家改革、智利、新加坡改革调整新自由主义东亚福利模式、发展型社会政策、美国医改回归-理论妥协与中间道路,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实践总结),理论演进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国家/政府职能的变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社会问题变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周期与社会保障制度政治传统与社会保障制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