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87381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凌,2012省初中历史与社会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社会时空,历史时间,地理空间,学习的“钥匙”,专题四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思考1:相关信息指什么?思考2:获取、表达和理解是什么要求?,地图的语言历史的词汇历史与社会“信息”文物的资料社会的现象,获取“信息”的表达理解,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整理、分析、评述信息,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地理历史社会,这是历史与社会综合性课程的方法学习范畴,也是重要能力目标。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是一项素质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依赖于特定的技能与方法。,本专题的6个子目标: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143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144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146归纳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课标(二):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课标(一):专题六: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分三个方面:材料研习和运用、体验和思考、合作与交流等。,(一)材料研习和运用1.运用地球仪、地图等地理工具2.学习图表和表格3.阅读理解教科书和课外书区分事实和观点;发现和理解主要思想;了解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的区别。4.区别和运用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5.利用统计资料6.解释图片和图画(二)体验和思考1.角色扮演2.联想与想象3.分析因果关系4.比较与分类5.归纳与演绎(三)合作与交流1.小组调查2.访谈3.辩论和讨论4.撰写研究报告,一、逻辑体系(一)逻辑关系概述专题四包括三把学习钥匙,下设6个子目标,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互交叉与紧密联系的。,奔驰要征服海、陆、空。历史与社会学习需要的是三把钥匙,专题四结构示意图,“土”是合适的抽象,说明学习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区域的工具与了解历史的方法代表了时空内涵,形象表现为十字交错,如同社会的坐标,引导学生如何构筑时空观念,了解世界面貌。,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专题四结构示意图,143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144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146归纳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干”字体现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二)逻辑关系解析,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打开地理空间的钥匙,打开历史时间的钥匙,打开社会时空的钥匙,1-4-1、1-4-2两个子目标是单一到整合,“先学有用”的关系。1-4-1学会阅读地图的语言,获取信息,这是基本工具与方法的习得;1-4-2注重学以致用,运用地图表达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打开地理空间的钥匙,1-4-3、1-4-4、1-4-5呈相互递进的内在联系,能力要求由易到难。1-4-3理解历史常用表述知识,学会简单表述;1-4-4进一步要求学会辨别、比较信息,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与途径;1-4-5则更进一步的关注历史资料的意义与功能,学会理解基础上的观点表达。,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打开历史时间的钥匙,1-4-6子目标介绍社会调查方法,是一种直接参与社会中实践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去主动了解身边的社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该怎么办。这是一种特别接“地气”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打开社会时空的钥匙,这三把学习钥匙存在相互交叉与综合运用的紧密联系。阅读地图、图表,探索区域是一种空间学习工具。了解历史的途径关注时间流逝,也需要运用地图工具,而认识社会需要多维的方法,调查方法有时需要运用前两种工具与方法。,二、内容结构(一)知识脉络分析有效学习的关键是得法,方法的学习不仅是本课程的立足点,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结构层次分析:由易到难,先学后用“获取”信息是迈出的第一步,需要阅读地图的语言,了解历史的信息,调查社会的问题等学习钥匙。“表达和理解”更多体现在学以致用阶段,那就是方法与工具的运用环节,用地图来表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用历史来理解发展,用调查来表达观点都是其运用环节。,(二)内在结构关系这三把学习钥匙存在紧密的相互交叉整合的内在联系。阅读地图,探索区域是一种空间学习工具,了解历史的途径关注时间流逝,也需要运用地图工具,而认识社会需要多维的方法,调查方法可综合运用前两种工具与方法。举例南宋御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调查研究,三、具体内容与要求专题四的学习,特别注重知识、工具、方法的运用,重心在于方法使用能力的培养,追求学习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而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需要明确每条子目标的具体要求。(学习低位要求)人教社教材的分散化与渗透性;相对集中与重复呈现。(对照课标解读与教材)课程目标的准确解读与适度要求,内容目标解读第一册生活的时空1.地图的“语言”P165(1-4-1)地图上的方向;地图上的比例尺;常见地图。2.地图和图表的应用P171(1-4-2)地图的应用;图表及其应用。地球仪部分没有(可惜这与科学内容相重合)3.历史词汇与纪年方法P179(1-4-3)表示历史时段的词汇;历史纪年的方法;4.历史资料及其价值判定P183(1-4-41-4-5)认识常见的历史资料;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判断历史资料的价值5.社会调查P195(1-4-6)生活在信息世界;社会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地图三要素)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带着地图定向越野(学会阅读确定越野路线)带着地图去旅行(学会阅读设计旅游路线),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没对应课标条目)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七(上)缺少图表方面的集中内容,散落。,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地图知识是基础,选用地图重在生活中实践,满足生活需要。,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一个城市以莫斯科为例描述城市的位置和环境归纳城市的特色,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对应教材内容: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分析一个区域),关键是能力要求:运用各种地图、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落实到家乡),143: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144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来自原课标(一)的内容】,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对应教材内容: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探究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144弱化的课标点,采取增补案例的方式解决。判断历史资料的价值,做有辩证思想的鉴别力,有文化的公民。,146归纳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参考教材内容: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来自家乡的报告分步实施: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拟定提纲第三步:实施调查第四步:撰写调查报告,重点:学会做社会调查,开展一次亲身体验的实践调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整合。,四、实施建议,1.整体规划,适当提前2.以学定教,方法优先3.综合实践,学以致用,三类信息分时空和现实,三把钥匙读历史与社会,自学成才,致省历史与社会“疑难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嘉兴冯炳麟老师2012.8.26夏日刚过热浪来,历史社会话课改。各路精英聚杭城,专家云集展风采。疑难问题多多少,释怀高见徐徐展。七嘴八舌话新课,群策群力排万难。,“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