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总站培训教材-环保部.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29063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总站培训教材-环保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总站培训教材-环保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总站培训教材-环保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运行状况分析,目录,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第一节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第二节日常设备巡检技术要求第三节定期校准、校验技术要求第四节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目录,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仪器参数设置和状态第二节设备运转率及每季度有效数据捕集第三节数据传输率与数据超标率计算第四节总量计算第五节统计报表的检查,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第一节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一、烟气监测系统1.易耗品的定期更换。探头过滤器芯、分析仪内各种过滤器芯、分子筛、活性炭、氧化剂、油雾分离器、泵膜及轴承、密封圈(垫)等易耗品应按照系统说明书的要求定期的更换。这是保证分析仪器正常工作,延长设备寿命的基本保证。,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2.采样管线定期清理。取样分析法烟气的抽气量很大,探头过滤器的负担重。另外,若加热管线伴热不良,由于烟气的含水量较高,烟气温度一般在130左右,水以气态形式存在,在采样传输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的下降导致水汽的冷凝,冷凝的水不但溶解烟气中污染物成分,使监测数据不准。因此,需要对系统管路及测点进行定期反吹,日常巡检时,检查伴热温度,注意检查仪表的进气流量,检查系统管路冷凝水管壁吸附情况,及时吹扫干净。,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3.定期检查冷凝装置。检查制冷装置工作情况,热交换管是否堵塞,排液蠕动泵是否正常工作,冷凝液是否正常排出,热交换器是否严重吸附。(在冷凝过程中,水分会在冷凝通道内挂壁,从而不可避免的形成挂壁吸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4.定期检查分析仪表。烟气分析仪表属于精密的光学仪器,需要定期进行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的检查和校正。为了防止采样管路泄漏造成的数据不准确,进行零点和量程校正时,应采用从探头通入标气的全程校正方式。,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二、颗粒物监测系统1、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定期清洁玻璃窗口。2、定期的对光路准直进行校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3、定期更换空气幕系统的过滤器,检查管路的密封情况,检查风机的工作状况和风压大小,确保反吹系统有效工作。4、零点、量程校准。烟尘仪的零点和量程校准通常采用反光镜片和滤光片来模拟,定期的校准可以降低烟尘仪自身原因引起的数据偏差。,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三、烟气参数监测系统1.定期检查探头腐蚀情况。将皮托管、氧量、温度、湿度等探头从烟道或烟囱里抽出,来检查是否堵塞、锈蚀穿孔。2.定期零点校准。为防止因安装地点温度变化、振动、电磁辐射、静电等的干扰造成零点漂移,影响流速等其它参数的准确测量。3.反吹系统检查。探头堵塞也是烟气参数系统关心的问题之一。,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4.易损易耗品检查。检查含氧量、含湿量,工作是否正常,并遵从相关标准或管理办法,定期进行校准。对锆管、电化学氧传感器等易损易耗件以及其它有一定寿命要求的器件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对测量结果及最终污染排放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偏差。,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四、数据采集装置1.检查各分析仪表的读数。正常状态下分析仪表的读数应该与显示终端上的数据保持一致。2.检查各项参数的状态。要检查如烟道尺寸,大气压力,湿度等计算参数是否正确,是否有改动。还要检查如速度场系数,标准空气过剩系数,颗粒物校准参数,体积与质量换算系数等参数。以保证统计计算的准确性。,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3.检查数据存贮状况。要检查历史数据的存贮情况,检查是否有缺失数据现象。检查系统标况参数、工况参数、折算参数是否对应。4.检查系统设置。检查通信协议的设置与要求是否相符;检查通信卡内余额,及时充值;检查网络连接的硬件电路有无破损,老化;检查硬盘容量,及时清理,以保证数据存贮的要求;检查登录日志和报警日志,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五、其它辅助设备1.要把压缩气路中的冷凝、储气装置中的水放掉(如空压机、水汽分离器、储气罐等)。2.观察室内的温度、湿度是否正常,必要时对空调或暖气设施的控制温度进行调节,或对空调或暖气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或维修更换。3、检查压缩气路的管路是否污染,并进行清洁处理;检查水汽分离器、油雾过滤器的滤芯,按说明书规定定期更换。,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第二节日常设备巡检技术要求一、现场环境巡检要求1.检查进入现场的通道是否顺畅,平台、扶梯、护栏等是否齐全牢固;2.平台上的设备是否有积水,积灰,是否会进入系统;3.设备安装是否牢固,安装点是否振动;,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4.现场环境是否感觉到有污染气体存在,是否影响CEMS的设备工作;5.现场设备接地是否牢固;6.现场建筑,设备防护设施是否可靠(防雨,保温,防雷);7.站房内的废气、废水(冷凝水)的排放系统是否正常。,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二、烟气监测系统对采样探头、采样反吹装置、伴热管、采样泵、管路接头、流量、烟气冷凝除水装置及排水装置、烟气过滤器、电磁阀等进行检查,必要时更换泵膜、滤芯等易损件,必要时清洗管路。以现场工况情况为准,如需提前更换易损件、易耗品,就得更换,不一定严格遵守设备说明书规定的更换周期(其它各子系统遵循此办法)。,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三、颗粒物监测系统检查鼓风机、风管、空气过滤器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空气过滤器滤芯是否污染,是否需要更换;对穿法烟尘分析仪的光点是否偏移,必要时进行调整;检查探头玻璃镜面是否污染,必要时进行清洁;烟尘监测数据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标定检查。,第三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四、流量监测系统对于压差法流速测定仪:检查皮托管的反吹管路、控制阀等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皮托管是否堵塞,监测流速值是否正常等,必要时要进行相应的检查维护、校准、易损件的更换。热敏流量计,要检探头上的探针是有烟灰堆积,必要时进行清理。对于超声波法,要检查鼓风机、软管、过滤器等部件是否正常,法兰孔是否堵塞、两探头位置是否偏移,监测流速值是否正常,必要时要进行相应的检查维护,易损件的更换。,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第三节定期校准、校验技术要求一、定期校准的要求及方法1、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颗粒物CEMS应每24小时至少自动校准一次系统零点和量程;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气态污染物CEMS应每24小时至少自动校准一次仪器零点,每周自动校准一次仪器量程(全程校准);2、无自动校准功能的颗粒物CEMS应至少每3个月用校准装置校正仪器的零点和量程;,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3、无自动校准功能的气态污染物CEMS,至少30d用参比方法检查一次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4、无自动校准功能的流速CEMS每3个月至少校准一次仪器的零点和量程;5、无自动校准功能的流速CEMS应至少每3个月用校准装置校正仪器的零点和量程;6、直接测量法气态污染物CEMS每个月用校准装置通入零气和接近烟气的标气校准零点和工作点;7、颗粒物监测系统、烟气监测系统、流速监测系统每次校准后,要填写校准记录,记录校准前的零点、跨度漂移测试记录,及校准后的零点、跨度测试值。,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二、定期校验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投入使用后,由于燃料的变化、除尘效率的变动、水分的影响、安装点的振动等都会影响光路的偏移和干扰。,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定期校验应做到:1、至少6个月做一次标定校验;标定校验用参比方法和CEMS同时段数据进行比对,按照HJ/T75-2007标准7.2.2进行。2、当校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时,则应扩展为对颗粒物CEMS方法的相关系数的校准和/或评估气态污染物CEMS的相对准确度和/或流速CM的速度场系数(或相关性)的校准,直到烟气CEMS达到HJ/T75-2007标准7.4条技术指标的要求。方法见HJ/T75-2007标准附录A。,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三、校准结果判断及处理1、每次对仪器进行校准前,检查一个校准周期内仪器零点、跨度漂移情况,并判断仪器数据是否失控,如失控,则要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或维修,或缩短仪器的校准周期,直至每一个校准周期内仪器零点、跨度漂移在指标内。根据系统校准测试结果,如果技术指标达不到指标要求。则需再对仪器系统进行检查、调试、处理,直至技术指标达到要求为止。2、CEMS在正常运行中,上级环保部门任何时间检查设备时,如零点、跨度漂移值超标,则可判断设备运行维护不合格。,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第四节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1、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批准;2、运行单位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通知,应在4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3、对于一些容易诊断的故障,如电磁阀控制失灵、膜裂损、气路堵塞、数据仪死机等,可携带工具或者备件到现场进行针对性维修,此类故障维修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4、对不易诊断和维修的仪器故障,若48小时内无法排除,应安装备用仪器;5、仪器经过维修后,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应确保维修内容全部完成,性能通过检测程序,按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对仪器进行校准检查。若监测仪器进行了更换,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应对仪器进行一次校验和比对实验,校验和比对试验方法详见HJ/T75-2007;6、若数据存储控制仪发生故障,应在12小时内修复或更换,并保证已采集的数据不丢失;,第一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要求,7、在线监测设备因故障不能正常采集、传输数据时,应及时向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监测,人工监测的周期不低于每6小时一次;8、仪器设备维修后,要认真填写设备维修记录;,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仪器参数设置和状态一、主要参数的基本概念大气压力、含湿量、烟道面积、过量空气系数、浓度单位转换系数、仪器零点、速度场系数、斜率与截距、折算浓度、响应时间、空白分析。,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二、参数准确性对测量的影响1、仪器的技术参数2、仪器的状态参数3、系统现场参数,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三、设备参数设置和状态参数记录设备运行时记录测定的数据和仪器运行状态的参数,根据状态参数诊断仪器运行状况正常与否,并给予状态标记。运行不正常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证设备有效数据的采集率。,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第二节设备运转率及每季度有效数据捕集率一、计算方法运转率=设备总运行时间/排放源总运行时间*100每季度有效数据捕集率=(该季度小时数-缺失数据小时数-无效数据小时数)/(该季度小时数-无效数据小时数)100二、数据统计方法及判定有效数据捕集率应达到75。,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第三节数据传输率与数据超标率的计算一、计算方法传输率=(每季度传输小时数-缺失数据时间-无效数据时间)/(每季度传输小时数-无效数据时间)100超标率=超标时间段/(季度小时数-无效数据数据时间)*100二、数据传输率统计方法及判定,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第四节总量计算一、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排放率=污染物浓度*标态干烟气量二、排放量日排放量=24小时每小时的排放量之和月排放量=1月内每日排放量之和年排放量=1年内每日排放量之和,第二章固定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第五节统计报表的检查一、统计报表的记录格式及内容二、缺失数据、异常数据的标记和处理三、数据逻辑性分析,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