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化工学院,一、环境概念1、环境(environmental)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节环境,“环境”的科学定义: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外部世界主要是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自然存在体。社会因素是指人类活动的创造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2.变动性与稳定性3.资源性与价值性,三、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质量是由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构成的,而每种介质的质量都是可通过感官性状指标、理化指标和/或生物学性状指标的监测数据来反映的。,第一节环境,三、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环境容量(environmentcapacity)对一定地区(一般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的分布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第二节环境影响,一、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概念: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的概念既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又强调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二、环境影响的分类(1)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间接影响: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2)按影响效果可分为: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不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3)按影响程度可分为: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质量是由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构成的,而每种介质的质量都是可通过感官性状指标、理化指标和/或生物学性状指标的监测数据来反映的。,第三节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是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比较全面地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种类,1、按评价因素可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2、按评价阶段分,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3、按评价的区域分,可分为局地、区域、流域以及全球等评价。,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一)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调查、分析和比较,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当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致时,这种环境质量指数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比性。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环境质量标准是按功能分类的,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就是要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提供依据。,图1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二)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污染源评价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环境效应评价,一、定义、目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是在开发活动或决策之前,全面地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并提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二、有关的几个概念1.环境影响报告书(EIS)EIS对于开发决策有很重要的价值,在行政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2.筛选与划定范围筛选: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划定范围:进一步确定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并识别其中的主要问题,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预测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导向功能:通过评价确立合理的和合乎规律的目的,才能对实践活动进行导向和调控。在评价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1、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应包括: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实用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成果;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队伍。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环境影响法律;配套行政法规;涉及有关区域、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与规章,初步形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1、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或批准3、政府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办、署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5、环境标准6、环境保护国际公约,一、环境标准概述1、环境标准的定义: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2、环境标准的分类:我国的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3、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动力。(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4、环境标准的特性:环境标准具有法规属性,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1)在标准体系方面:环境保护标准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国家和地方两级。(2)在各级标准的优先执行关系上:环境质量标准以国家级标准为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补充,同时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地方标准补充国家标准中没有的,若有相同项目时,地方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在执行中优先于国家标准。,二、环境标准体系1、相关概念:(1)体系:在一定系统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2)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1)国家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强制性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检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2)地方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3、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1)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3)环境标准体系的体系要素: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他们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准的“标准”。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4、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分等级,环境功能区分类别,一一对应。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对应类别的标准值。(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标准分三类和三级。(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标准分五类和五级。同一水域兼有多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和标准分五类和五级。,5、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1)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2)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3)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污染源,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必须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才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三、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1、环境标准的实施(1)根据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并进行管理。(2)选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或断面。(3)按有关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检测。(4)进行环境质量评价。(5)解决争议,2、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有关标准要求确定该建设项目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及投产后,均应执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2)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排放污染物,应按所属行业类型、所处环境功能区、排放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实施(1)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方法标准具有强制性,必须强制执行。(2)在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和计算。(3)对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若没有相应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时,可制定地方统一分析方法,与之配套执行。(4)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裁定,或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实施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中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1)对各级环境监测分析试验室和分析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考核。(2)校准、检验分析仪器。(3)配制标准溶液(4)分析方法验证及其他环境监测工作。,5、国家基础标准与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实施。在下列活动中应执行国家基础标准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使用环境保护专业用语和名词术语时,执行环境名词术语标准。(2)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图形标志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3)环境保护档案、信息分类和编码时,采用环境档案、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4)制定各类环境标准时,执行环境标准编写技术原则及技术规范。(5)划分各类环境功能区,执行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6)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7)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时,执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8)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进行认定时,采用有关仪器设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6、环境标准的监督实施(1)实施监督的部门:国家环保总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2)实施监督的方式:自我监督:由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承担。管理性监督:由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环境标准实施监督系统应形成归口管理实施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的运行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