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测量与评价第五章.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28478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测量与评价第五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境测量与评价第五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境测量与评价第五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土壤特征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1.土壤主要特征2.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一、土壤的主要特征,人类环境系统中介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中心环节联结无机环境与有机环境的纽带具有肥力具有净化能力具有缓冲性,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建设项目类型污染物性质污染源特点污染源排放强度土壤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及土壤类型等,影响土壤退化、破坏的主要因素人类对土壤资源的盲目利用(农业土壤不合理施肥、灌溉;草原的过牧;土壤过度垦殖)(退化)建设项目占地,改变土壤利用方向(破坏),第二节土壤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1.现状调查土壤调查资料主要从有关管理、研究和行业信息中心以及图书馆和情报所搜集2.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3.土壤退化现状评价4.土壤破坏现状评价,一、现状调查,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状况、植被状况)2.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人口状况、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文教卫生状况)3.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组成、土壤特征)4.土壤利用情况(城镇、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农林牧副渔用地面积及分布)5.水土侵蚀类型(面积及分布和侵蚀模数等)6.土壤环境背景值,二、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的选择(1)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Hg、Cd、Pb、Zn、Cr、Ni、As、F、CN-等(2)有机毒物:酚、DDT、六六六、石油、3,4苯幷苾、三氯乙醛等(3)土壤pH、总氮、硝态氮、总磷等(4)有害微生物(5)放射性物质,2.评价标准的确定(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Cd、Hg、As、Cu、Pb、Cr、Zn、Ni,A: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B:标准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C: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2)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续表,(3)土壤临界含量:植物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超过卫生标准,或使植物显著减产时土壤中该化学元素的含量(4)其他参考标准(如轻度污染值),3.评价模式与指数分级(1)单因子评价(2)多因子综合评价,第三节影响评价等级、工作内容、评价范围,1.评价等级的划分2.工作内容3.评价范围,一、影响评价评价等级的划分,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尚无推荐的行业导则,可依据以下原则确定评价等级和要求:1.项目占地面积、地形条件和土壤类型,可能会破坏的植被种类和面积及对当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程度2.侵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种类、数量,对土壤和植物的毒性及其在土壤中降解的难易程度,以及影响的土壤面积3.土壤能容纳侵入的各种污染物的能力,以及现有的环境容量4.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二、影响评价工作内容,1.收集和分析拟建项目工程分析的成果以及与土壤侵蚀和污染有关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生物等专题评价的资料2.监测、调查项目所在地区土壤环境资料(包括土壤类型、形态、土壤中污染物的背景值和基线值;植物的产量、生产情况及体内污染物的基线值;土壤中有关污染物的环境标准和卫生标准以及土壤利用现状)3.调查评价区现有土壤污染源排污情况4.描述土壤环境现状,包括现有土壤侵蚀和污染状况,5.根据污染物进入土壤的种类、数量、方式、区域环境特点、土壤理化特征、自净力、以及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规律,分析污染物累积趋势,预测土壤环境变化和发展6.运用土壤侵蚀和沉积模型预测项目可能造成的侵蚀和沉积7.评价拟建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的重大性,并提出消减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三、评价范围,一般,评价范围比拟建项目占地面积大,应考虑以下因素:1.项目建设期可能破坏原有的植被和地貌的范围2.可能受项目排放的废水污染的区域3.项目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和颗粒态有毒污染物沉降而受较重污染的区域4.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性废物堆放和填埋场周围的土地,第四节土壤环境影响识别,1.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2.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4.矿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一、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1.按影响结果划分土壤污染型土壤退化、破坏型2.按影响时段分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3.按影响方式划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4.按影响性质划分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累积影响协同影响,二、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1.工业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工业废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3.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1.占用土地资源2.诱发土壤地质环境灾害3.引发土壤盐渍化4.促进土壤沼泽化5.促使河口地区土壤肥力下降,四、矿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1.损失土地资源2.污染土壤环境3.区域环境条件改变引发土壤退化和破坏4.次生地质灾害加速土壤退化和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