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26357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类,变化,编排原则,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一、原子的构成:AZX,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原子(核素)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元素、核素和同位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不指具体原子),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2、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12C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如:188O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8。,(3)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4)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能超过32。,注意:a、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b、画原子结构示意图要遵循上述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2)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例1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m-n(B)ab=nm(C)cd=m+n(D)bd=m+n,思路:同周期元素的简单阴离子与下一周期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离子电荷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离子电荷数,的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例1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c=m-n(B)ab=nm(C)cd=m+n(D)bd=m+n,由aXm+和cZn-,得:am=c+n,由aXm+和bYn+,得:am=b-n,由cZn-和dRm-,得:c+n=d+m,由bYn+和dRm-,得:bn=d+m,D,例2.不久前,我国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由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制成的氧气分子,其价格比黄金贵百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18O制成的1mol氧气含中子数为10molB.标准状况下,由18O组成的11.2L氧气,其核外电子数为8molC.18O组成的氧气和由16O组成的氧气都是氧元素的同位素D.18O的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18倍,例3.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有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14C与C60中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14C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C.14C与C60是同素异形体D.14C与12C互为同位素,B,D,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1018365486118,例1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B)8、18、18、32(C)8、18、18、18(D)8、8、18、18,B,元素周期表有个周期,个族。,第三周期元素:,第A元素:,第A元素:,零族元素:,七,十六,NaMgAlSiPSClAr,HLiNaKRbCsFr,FClBrIAt,2He10Ne18Ar36Kr54Xe86Rn,例2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B)x+4(C)x+8(D)x+18,B,甲为H,乙为Li,甲为第二周期元素,乙为第三周期元素,若甲为第六周期元素(Cs、Ba),则乙的原子序数为X+32。,甲为第三周期的Cl,乙为第四周期的Br,例3X、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XY(B)XY2(C)XY3(D)X2Y3,A,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若X为Li,则Y为H,能组成LiH。,X可能是Li(2,1)或Si(2,8,4),若X为Si,则Y为Li,不可能生成题目所示的化合物。,例4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D)单质跟冷水反应生成氢气,AC,4Be和5B同是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合物分子中只能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4Be和20Ca都是A元素,铍的金属性比钙弱。,铍的金属性比镁弱。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才迅速反应,放出氢气。,例5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CD,X元素与Y元素的相对位置是,三、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1、离子键与共价键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相互作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阴、阳离子,三、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1、离子键与共价键比较,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3、电子式的书写方法,(1)判断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2)阴离子或原子团要加;,(3)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4)要遵守对称性原则。,1.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Na+S2-Na+(B)H:N:H:Cl:-(C)H:N:H(D)H+:S:2-H+,B,H,:,:,H,+,:,:,:,H,:,:,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PCl3(C)PCl5(D)N2,BD,BF3分子内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它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构成PCl3分子中的磷原子、氯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若构成PCl5分子,磷原子最外层电子已是10电子结构。,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通过叁键结合:NN,两个氮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3.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n,则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R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A、HRO、HRn-8B、HRO1+n、RHn-8C、HRO、RH8-nD、HRO1+n、RH8-n,C,4.能够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有()A.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B.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C.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BC,5.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molA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D,6.第A元素R,在它的化合物R(OH)n中,其质量分数为0.778,在它的另一种化合物R(OH)m中,其质量分数为0.636。试求n和m的值:试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a,a/(a+17n)=0.778,解得n:m=1:2,R为A元素,化合价呈+2,+4价,故n=2,m=4,a/(a+17m)=0.636,a/(a+172)=0.778,n=2,m=4,a=119,a=119,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化学能与热能,(二)原电池,1定义: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负极,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e-,I,电子流出,电流流入,电子流入,电流流出,2电极名称:,3、电极反应式(如铜-锌原电池),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2H+2e-=H2还原反应,4、总反应式(两个电极反应之和),Zn+2H+=Zn2+H2,Zn+H2SO4(稀)=ZnSO4+H2,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5、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6、原电池形成条件:,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其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正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形成闭合电路。,两极一液一连线,1、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D、A是银,B是铁,C为AgNO3溶液,D,2、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2Zn+4OH4e=2ZnO+2H2O石墨:O2+2H2O+4e=4OH据此判断:锌片是()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A,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B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比一定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在一定条件下,气态反应mA+nB=pC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amol/(Ls),v(B)=0.5amol/(Ls),v(C)=amol/(Ls),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A+B=2C,2、催化剂,1、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5、其他因素,固体表面积、反应物接触面、反应物的状态、光等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4、压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注意: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本质上是浓度影响。,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物质,它们能很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用适当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D,6.足量的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由于反应速率太快,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A、水B、固体NaClC、NaCl溶液D、Na2SO4溶液E、NaNO3溶液F、NaOH溶液G、Na2CO3溶液H、CuSO4溶液,A、C、D,1、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0),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化学反应的限度,(4),8、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用的正确措施是()A、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入量C、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入量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B,面粉属于表面积非常大的有机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非常容易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2.生产面粉的工厂都要挂上“严禁烟火”的牌子,请你分析其原因是什么?,B,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生成镍和镉重金属离子,毒性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