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考点《第2讲光现象探究》.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24657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考点《第2讲光现象探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理考点《第2讲光现象探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理考点《第2讲光现象探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光现象探究,考点4光现象的实验探究,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1探究一:光的直线传播(1)生活现象: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这些现象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实际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直线,(3)解释现象: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_。平时所说的“立竿见影”、“皮影戏”都是指影子。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_形成的。发生日食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发生月食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不透明,黑暗区域,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如图21所示,沿直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会聚成像。像的特点:_立、大小可变的实像;所成的是物体的像而不是小孔的像,故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选填“有关”或“无关”)。,倒,图21,无关,2探究二: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设计: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不能在NOF上看到反射光线。,图22,多次改变入射角并测量相应的反射角,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当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2)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3)评估交流: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反射、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法线,等于,金手指驾校网科目1考试网,GrammarFocus,3探究三:平面镜成像规律(1)实验设计:如图23所示,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_;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_;准备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_。,图23,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发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移动前面的蜡烛使之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同,发现后面的蜡烛均可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移走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2)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的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选填“相等”或“不等”);像与物间的连线与镜面_(选填“垂直”或“平行”)。(可记为:虚像、等大、等距、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虚,相等,相等,垂直,(3)评估交流: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厚度,前后两个表面均反射成像。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4)实际应用:一是_,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大空间效果等;二是改变_,如潜望镜等。,不垂直,成像,光的传播方向,4探究四:光的折射定律(1)实验设计: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2)实验结论: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反之,折射角_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当光_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保持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可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气大他小)(3)补充说明:发生光的折射,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错位”现象。,同一平面,法线,小于,大于,增大,垂直,针对训练,12012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D海市蜃楼22012南允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1.5mB2.0mC2.5mD3.0m,C,D,32012凉山如图24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D,图24,4如图25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直线,图25,反射,折射,考点5影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能,不能,倒,正,针对训练,12011自贡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射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射形成的_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3m。22012南昌如图26所示,以下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D,图26,折,虚,反,大于,考点互动探究与技巧归纳,典型分析,例12011牡丹江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规律。如图27所示,她们在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倒立,太阳,光的直线传播,例3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B,解析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倒影”在底片上的像则是由于桥反射的光线射向水面,经水面反射后射向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再折射而形成的缩小的实像。,例42012南昌如图28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图28,A,解析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等大;虚像无法在光屏上呈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距改变,像距随之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