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技术之养殖水体的八大要素.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17992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水养殖技术之养殖水体的八大要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淡水养殖技术之养殖水体的八大要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淡水养殖技术之养殖水体的八大要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淡水养殖技术之,水体主要水质指标,logo,2019/12/14,2,一、鱼塘主要水质指标,养鱼先养水,一、溶解氧(DO)水中溶解氧是各种鱼类及饵料生物生存、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89%主要来源来自大气中的溶入7%人工机械、冲水增氧4%过饱和逸散到空气中1.5%主要消耗有机物分解、底质耗氧80-90%鱼类呼吸耗氧5-15%几种养殖鱼类最适的溶氧为5mg/L以上。较低时,影响摄食,降低饲料的消化率;很低时,不摄食甚至可引起缺氧窒息死亡(浮头、泛池)。,DO,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溶氧的测定与调控,检测工具:便携式溶氧测定仪、DO试剂盒溶氧的调控措施,增氧机的功能包括搅水、曝气、增氧,其实增氧机最多只能提供水体内5%的氧气,这点氧气只在鱼浮头时才有意义。不同时间开增氧机的目的也不同:1、池塘晴天中午开增氧机的目的是搅动池水,把下层要耗氧的物质搅到上层氧气丰富的水层,同时让上层氧气丰富的水循环到水的下层,让它们提前氧化,减少水体在夜间对氧气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夜晚氧气不够用的问题。开增氧机或冲水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作用基本相同。即解决“氧债”的问题2、开增氧机还可以使一部分有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3、阴雨天凌晨开增氧机或冲水,目的是增氧救鱼。,科学使用增氧机,使用原则: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清晨开机;连绵阴雨天半夜开;浮头早开机;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每天中午开机的原则。,二、PH值(酸、碱度)鱼类对PH值的忍受范围:5.09.0水产养殖允许6.58.5最适:78(中性偏碱)PH值对养殖水体的水质、水生生物和鱼类有重要影响。,PH,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78.5。PH值小于6.5时,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但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4、PH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试纸、试剂盒比色法酸性水体产生原因:酸性土质、酸雨、有机质的分解,酸性环境中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量很少,鱼摄食偏少。碱性水体产生原因:养殖中后期投料量多、盐碱地。PH测量结果与调控:,三、氨氮,(1)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分子氨浓度0.2mg/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分子氨浓度达到0.20.5mg/L,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mg/L,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2)氨氮的主要是由水生动物粪便、残饵、动植物尸体所产生。水温、PH越高,毒性越大。,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未利用的饲料,鱼的代谢物、粪便,含氮有机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水体中氨氮可以通过硝化及亚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或以氮气形式逸出到大气中,部分可被水生植物利用和底泥吸附,只有当池水中所含总氮大于消散量时,多余总氮就会积累在池水中,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使鱼中毒。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温度和pH值愈高,毒性愈强。这也是鱼类在夏季、当池水中pH值超过9时,易发生氨中毒的原因。千万不能使用生石灰,氨氮的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氨氮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氨氮的调控,四、温度检测与调控,水温测量结果与调控:,常见养殖品种最适生长水温24-28。在水温低于20时,水深1.2-1.5米即可,便于水温的快速升高。当水温达到22以上时,应逐渐增加到1.6-2.0米。夏季高温季节,水位应保持在池塘的最高水位。池塘水深超过2.5米对增加产量意义不大,除非有流水或长时间开增氧机。,五、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当氧气充足时,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但也可以在缺氧时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态氮;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亚硝酸盐是氨经细菌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盐的存在对鱼有直接的毒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根据各种鱼虾蟹的养殖情况,要确保安全必须将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控制在0.1mg/l以下。,6、亚硝酸盐氮的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亚硝酸盐氮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六、透明度,一般情况下,池塘水体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厘米左右,水体透明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鱼类生长。养殖前期(150克以下)需通过施肥等方法控制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通过换水、泼洒强效利水素等方法进行改水以控制透明度为30-40厘米。,是水体光照程度的标志,与水质的肥瘦程度密切相关,决定和影响着浮游生物的出现时间和数量的多寡。透明度不应限定在某一具体的数值上,而应根据周围环境(主要指水环境)、养殖模式、技术水平及季节、地域不同而灵活掌握。要求:以养殖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透明度控制在20-40公分即可。养殖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可以小一点实际生产中一般用手臂探入水中测量,透明度检测与调控,鱼塘透明度测量结果与调控:,七、硫化氢,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于鱼塘底层缺氧,底泥有机物经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渔业水质要求:鱼塘中硫化氢的浓度控制在0.1mg/L以下。,来源: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形成的,或是在富含硫酸盐的水中,在硫酸盐细菌的作用下,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然后生成硫化氢。危害:硫化氢出现往往会死鱼。养殖水体中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继续升高会导致鱼虾蟹鳖的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力减弱。浓度升高到0.5mg/l时,会与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载氧能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中毒死亡。,、硫化氢的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硫化氢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