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护知识教案.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16988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救护知识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消防、救护知识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消防、救护知识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消防救护培训教案,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及法律法规1、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2、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3、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擅自拆除、停用、挪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站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4、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立即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人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5、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2、扑救初级火灾能力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2、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4、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5、有违反本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燃烧与火灾第一节燃烧的条件一、什么叫做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称为燃烧。二、什么叫做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三、燃烧的条件任何物质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一、可燃物二、氧化剂三、温度就是所谓的引火源。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第二节火灾的分类,一、火灾的分类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等。(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第二章爆炸,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所释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蒸汽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或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压力变化。一、爆炸的类型:一、物理爆炸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体积迅速膨胀,使容器的压力急剧增加,由于超压力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并且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物理爆炸。(如:蒸汽锅炉、液化气钢瓶、油桶、轮胎的爆炸)二、化学爆炸由于物质急剧化学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者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化学爆炸就是可燃物与氧化剂混合后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而发生的瞬间燃烧现象称为化学爆炸。(如:可燃气体、炸药、蒸汽和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第三章灭火基本原理,1、冷却灭火:冷却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达到熄灭。2、隔离灭火:将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开,使火灾停止。3、窒息灭火:将可燃物与空气(氧)分离,使燃烧物缺乏或断氧而熄灭。4、抑制灭火: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迫使燃烧停止。,第二节常用灭火器的使用,1、干粉灭火器2、二氧化碳灭火器3、泡沫灭火器灭火器的使用应遵循四个字:拔、握、瞄、扫,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灭火器。使用灭火器时应对燃烧处保持一定距离,灭火人员应当站在上风侧,拔掉安全环,握住喷嘴口,按下喷射阀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左右扫射。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可选择:水、泡沫、干粉灭火器灭火)(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可选择: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可选择: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等。(可选择:干粉灭火器灭火)(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可选择: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第二篇救护基础知识,1、救护培训的意义、目的及重要性人们在生活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甚至有死亡的发生,患者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你是否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今天通过你所掌握的培训内容,当有人发生意外或疾病发生时,使用现场可利用的资源,及时适当地处理伤病员,维持其生命,防止伤病恶化,将其尽快送往医院。2、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要根据他人的需要以及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量力而行,如果你的行为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不仅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加重病情或损伤,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始料不及的后果,所以要遵守以下五点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或麻烦。,一、安全原则:首先必须评估现场安全情况,确保自身或被救人员的现场安全二、无危害原则:有过类似的救护经验或适当的救护培训,否则就不要对伤病员采取你想象或创造出来的抢救措施,因为你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可能加重被救人员的损伤。三、寻求帮助原则:寻求周围人的帮助,积极拨打急救电话。四、生命支持原则:通过一些简单包扎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五、争取时间原则:尽快送往医院治疗。,现场心肺复苏术概述,一、心肺复苏术简述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简称CPR,就是针对心跳呼吸暂时停止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二、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使心跳呼吸暂时停止的病人继续持有少量或基本的气体交换及血液循环,以供给大脑氧,延续脑细胞的死亡。三、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1、意识丧失,昏倒于各种场合。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色。3、瞳孔散大。4、短暂抽搐,头眼偏斜,全身肌肉松软,大小便失禁等。,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方法,一、判定病人有无意识二、呼救求援三、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四、畅通气道五、检查呼吸六、人工呼吸七、检查脉搏每做30次胸外按压,需做2次人工呼吸,在二分钟内完成5个循环,然后检查生命体征,以确定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是过滤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或物质,以供给人们无害的新鲜空气,但由于预防的有害、有毒气体介质性质的不同,盒内所装药物也不同,所以应专防专用.使用时当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不大于2%,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地方。组成部件:1、呼吸面罩2、呼吸软管3、滤毒罐体4、布袋背包使用操作:迅速拿起背包,斗出上述3个物件,右肩左斜的方式穿戴布袋背包,拉好腰带记于腰间,打活接口,打开滤毒罐体头盖和底盖,连接罐体和呼吸软管,在连接呼吸面罩,用食指及拇指托起面罩左右束带套入头部,拉紧面罩五个接口点,用掌心肉厚部位按住滤毒罐体底部检查气密性是否完好,而后装入布袋背包。使用完毕:用大拇指往外抠住呼吸面罩左右两处接点脱下面罩,松开面罩连接呼吸软管的接口,松开软管连接滤毒罐体的接口,盖好滤毒罐体的上下盖,松开呼吸面罩的五根束带放置最大化,全部放入布袋背包。,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以装在供气瓶里的压缩空气为供气源,使救护人员在不接触外界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下自主呼吸的装备,它适用于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的环境下适用。报警装置设在接近压力表的高压导管上,当气瓶中压力降低到(5.50.5)MPa时,报警哨会发出90dB(A)以上的连续报警声响。按报警压力值5MPa、气瓶容积6.8L、使用者呼吸的平均耗空气量30L/min计算,则报警后尚可使用大约11分钟。工作压力:30Mpa;气体量:6.8L组成部件:1、呼吸面罩。2、呼吸器瓶体。3、托背架4、肩带、腰带使用操作:使用时必须遵守:一、开(开空气阀)二、看(看压力表)三、佩戴的原则进行。把呼吸面罩跨起,打开气瓶供气开关阀,看压力表指针是否有指示,切记指针指向表内红色区域时,应当不予使用,立即跟换呼吸瓶。背起呼吸器,拉紧及扣紧肩带、腰带调至佩戴者舒适位置,连接呼吸阀门与呼吸面罩。使用完毕:扒下呼吸阀门与呼吸面罩的连接点,脱下呼吸面罩,松开肩带与腰带的连接点脱下瓶体,送开瓶体肩带、腰带连接点放置最大化,松开呼吸面罩的束带连接点最大化,收起装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