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22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西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西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滚动小专题(一)溶解度曲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滚动小专题(一) 溶解度曲线类型1一条曲线1xx泉州如图G11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60 时,120 g硝酸钾与100 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D60 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30 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图G11图G122xx广州图G12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点a、b在溶解度曲线上。(1)a点对应的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只列计算式)。(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其质量分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类型2两条曲线3xx安徽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如图G13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13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0 时,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 0.04 gD450 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4xx临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1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图G14图G155xx长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15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的含义是_。(2)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任写一种)。 类型3三条曲线6xx济宁如图G16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G16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在20 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O3在30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 g分别溶于50 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 以下A BC D7xx葫芦岛如图G17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_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2)t2时,将20 g A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_g。(3)若B中含有少量A,可用_的方法提纯B。(4)将等质量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_(填“A”“B”“C”或“无法确定”)。图G17图G188xx滨州如图G18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2)M点的含义是_。(3)t1时,4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4)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类型4曲线结合实物图9xx济宁在20 时,分别将50 g水倒入盛有20 g 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着温度变化,实验现象如图G19所示。图G19请参考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实验现象,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_,判断依据是_。(2)30 时,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填“”“”或“”)乙。10xx武汉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110中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图G110(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g。(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中,只有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若使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C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11xx上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溶解度/g2040506080NaCl36.036.637.037.338.4NH4Cl37.245.850.455.265.6KNO331.663.985.5110169(1)20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2)5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NaCl_g。图G111(3)量筒的局部示意图见图G111,量取水时应沿用_(填“a”或“b”)视线进行读数;_(填“a”或“b”)视线对应的读数较大。(4)A是80 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 g KNO3固体。图G112A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填序号)。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c在6080 之间开始析出KNO3固体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参考答案1D解析 60 时的硝酸钾溶液以及30 时硝酸钾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不能确定。2(1)饱和(2)100%(3)不变(4)增加溶剂解析 (1)a点位于溶解度曲线上,对应的溶液是30 时的饱和溶液。(2)a点为30 时的饱和溶液,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45.8 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均未发生改变,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为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水。3C解析 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不指明温度则无法比较;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50 时,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0.04 g;450 时,CaCl2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CaCl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0%。4D解析 20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在该温度下,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一定变小;没有指明温度,无法判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20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30 g,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5(1)t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等于30 g(2)大于(3)降低溶液温度解析 (1)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中,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或降低溶液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6B解析 在20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10 g,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1 g 小于10 g,是可溶物质;2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NH4ClNaClNaHCO3,由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故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O3;3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40 g,20 g氯化铵能完全溶于50 g水,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 g,20 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可知: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 以下。7(1)t2(2)65(3)蒸发结晶(4)A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2)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 g,所以将20 g A放入50 g水中,只能溶解15 g A物质,所得溶液质量是65 g。(3)若B中含有少量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4)从t3 降温到t1 ,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8(1)BAC(2)t2 时,A、C的溶解度相等(3)37.5%(4)BCA解析 (1)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2)t2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在M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t1 时,将4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4)从t2 降到t1 时,B的溶解度降低但变化小,其溶解度仍大于C,C的溶解度升高,但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的溶解度减小,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9(1)NaCl、KNO3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2)解析 (1)20 时,分别将50 g水倒入盛有20 g NaCl和KNO3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随温度升高,乙烧杯中的固体明显减少,甲烧杯中的固体变化不明显,所以甲、乙烧杯中对应的物质分别是NaCl、KNO3。(2)30 时,乙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所以甲、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10(1)40(2)25%(3)硝酸钾(或KNO3)(4)BC11(1)NH4Cl(2)37.0(3)ba(4)不饱和 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