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12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江南丘陵种植茶树吐鲁番种植葡萄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A.B.C.D.2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未表示出的因素有水源、科技等B.政策的导向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C.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不变的解析:第1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是气候,是土壤,是市场。第2题,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还应包括水源、技术等,而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是多种经济技术发展的结果。答案:1.C2.A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第34题。3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4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B.机械C.土壤D.市场解析:第3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第4题,由于种植蔬菜、瓜果、花卉等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多,更吸引农民向这些种植的方向发展。答案:3.A4.D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镇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让种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完成第56题。5该地农民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A.国家政策和措施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C.市场需求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6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施用绿肥等有机肥施用高效化肥施用农药防治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害虫A.B.C.D.解析:第5题,市场因素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第6题,施用有机肥和采用生物防治害虫可以有效地避免农产品受到各种污染。答案:5.C6.B读图,完成第78题。7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D.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8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A.B.C.D.解析:图示农业区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该农业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或多牧羊,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稳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从图中可看出,混合农业区大部分位于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的地区。答案:7.A8.C苹果是常见水果,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均有栽培。读“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第910题。9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条件的地区,与沿海苹果带相比,它的突出优势是()A.气候温暖湿润B.气候大陆性强C.降水集中D.土壤深厚肥沃10安徽省不能大面积种植苹果的影响因素是()A.市场B.土壤C.地形D.气候解析:第9题,黄土高原不如沿海苹果带气候湿润,A项错误;黄土高原位于内陆,所以比沿海苹果带气候大陆性强,B项正确;降水集中,对苹果生产不是优势,C项错误;两地土壤都比较深厚肥沃,D项错误。第10题,苹果是暖温带水果,而安徽省大部分是亚热带,所以不能大面积种植苹果。答案:9.B10.D11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区位因素有“土壤、气候、生产技术、交通”四种,通过读图分析,填写A、B、C、D各自对应的区位因素。A,B,C,D。(2)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因素。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小麦良种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水稻种植农业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3)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农作物可达一年三熟:;我国东南丘陵利用梯田发展农业:;干旱地区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气候土壤生产技术交通(2)技术装备生产技术劳动力(3)气候地形水源能力提升下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完成第12题。1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2阶段鲜花和蔬菜销售方向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减少C.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D.农产品过剩解析:由图可知,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位于城郊,产品主要面向当地城市市场,城市市场需求促成了城郊鲜花和蔬菜生产的发展;阶段产品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大量外销,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答案:1.C2.C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34题。3根据图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B.棉花C.茶D.甜菜4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热量丰富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区域。第3题,由图中的经纬度数值可知,图示区域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该地区为酸性红壤,且为丘陵地形,适宜茶树的种植。第4题,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这里的纬度位置较低,热量丰富。答案:3.C4.D下图为“我国某县农业产值构成图”,分别代表1979年、1994年和2015年的农业产值。读图,完成第56题。5该县农业()A.1979年水稻种植业产值比重达80%以上B.19792015年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增长C.2015年农业产值构成中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最高D.19792015年农业产值构成趋于均衡6该县农业产值构成的变化,直接反映了()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数量减少C.气候逐渐变暖D.机械化水平提高解析:由图可知,该县1979年水稻种植业产值比重约为75%;2015年农业产值构成中种植业、畜牧业、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相差不大,农业产值构成趋于均衡;19792015年,蔬菜花卉园艺业产值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答案:5.D6.A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完成第79题。评价类别农作物A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4.44.5光温潜力利用率51.020.22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7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8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9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解析:由表可知,该地区各农业区位因素中,土壤养分满足率均较高,优势明显;热量满足率最低,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A的各项资源利用率均较高,最能发挥该地区的生产潜力。答案:7.B8.C9.A读“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第1011题。10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旱作谷物农业1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解析:第10题,据图示可知,该农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为混合农业。第11题,混合农业大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答案:10.C11.B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澳大利亚多地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近年来由于降水极少,多地面临“百年大旱”。为此,2011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一项全国性水利规划,从整体上限制地表水和地下水开采,减少灌溉,力求恢复生态,谋求可持续发展。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第1214题。12A地的降水量小于B地,下列关于其影响因素正确的是()纬度位置差异洋流影响地形人类活动A.B.C.D.13“减少灌溉”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AB.BC.CD.D14减少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B.小麦价格上涨C.全球气候变暖加速D.羊肉和乳品价格上涨解析:第12题,图中A地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降水较少;B地位于大分水岭东坡,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降水多。A、B两地纬度位置相当。人类活动对两地的降水影响不大。第13题,C地为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第14题,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带,所产小麦和羊毛大量出口,减少灌溉会导致小麦、羊毛产量下降,引起价格上涨。答案:12.B13.C14.B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为“奇异果”(图1)。奇异果在生长过程中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种植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图1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2)。图2(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答案:(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某农场土地利用图(1)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秸秆B.牧草C.羊粪D.羊毛、羊肉E.增加土壤肥力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2)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收入的波动性较。(3)该农场种植的冬小麦收割期在。(填入下列选项的代号)23月56月89月1112月(4)该地处于(地形区)的西侧,降水量较。(5)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该国修建了水利工程。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各现象之间的联系,完成生态系统的循环。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场是个良性生态系统,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充分保持土壤的肥力;小麦收割后可放牧绵羊,同时麦田提供了作物秸秆,可作为牧羊的饲料;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混合农业属商品农业,其产品如小麦、羊毛、羊肉大多以销售为主。第(2)题,这样的农场经营,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农民收入的波动性较小。第(3)题,该农场中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牧羊活动和耕作活动在一年内可交替进行。答题时要注意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其小麦收割期在11月和12月。第(4)(5)题,从墨累达令盆地所处的位置看,它处于大分水岭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灌溉水源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澳大利亚修建了东水西调水利工程。答案:(1)(2)强小(3)(4)大分水岭少(5)灌溉水源东水西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