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40710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开始招生-欢迎介绍朋友或同学来报名!董老师电话: 15936203488 0371-68883678 详情登陆 http:/www.diandaedu.com.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观察法 .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某种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2.自然实验法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得有意义信息的方法。3.移情 是指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交好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和愉快的情感,这种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 4.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把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个性特征的过程。5.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互作用。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本条件 6.控制点是指一个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即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某些力量的看法。7.顿悟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8.问题的表征是指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9.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知觉行动联系更多的一种高级的言语形态。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 10.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1.实验室实验法 是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情境条件,使所期待的反应得以出现,并加以精确测量的方法。 2.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指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3.认知发展准备 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或一定范围的智力活动时所具备的认知功能的适当的发展准备。 4.试误学习指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又称选择学习或联结学习。5.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 6.小学儿童亲社会态度指小学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他的社会态度。7.道德观念参见教材第 193 页。 8.社会情境.指儿童和父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环境。9.教学风格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10.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表演问题的情境,然后讨论表演,借此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形成处理这些情境的恰当方法。11.知觉参见教材第 105 页。 12.短时记忆.是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证忆,一方面它接受由感觉记忆而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将其中一部分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另一方面它又接受由长时记忆中选择出来的等待调用的信息。1.个体内化参见教材第 42 页。 2.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3.知识准备指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存储状况,它取决于学生先前的学习和保持。 4.工具说.指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某种活动或某种操作,在强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条件反射。5.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6.道德认识指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规范、准则的认识。7.练习曲线练习进程及其效果用曲线表示,这种图形为练习曲线。 8.性别刻板.这种现象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征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9.教师焦虑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作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10.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培养学生学习风格和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教学环境,而不是控制学生的环境。教学以自我认识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为基础。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三、判断题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不包含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 )2.成熟指个体的某些心理机能和心理过程在内部的后天原因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 )3.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因而教师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 )4.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是情感。 ( )5.情感有较为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 )6.偶尔一次行为不能作为品德。 ( )7.儿童自我体验的诸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不同步。 ( )8.练习是同一刺激反应的重复。 ( )9.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 )10.性别刻板印象使我们对学生的认识更符合男女群体的特点。 ( )1.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是一种有计划的非连续偶然观察。( )2.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社会化本质。 ( )3.兴趣可以补偿智力成熟的不足。 ( )4.顿悟是突然出现的,因而顿悟学习常见于解决简单问题的学习中。 ( )5.思维对事物的认识统统是间接的。 ( )6.情绪多以内在体验的形式存在。 ( )7.移情就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上。 ( )8.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 )9.能力分组是按学生的学力或智商分组,对各组授予相同的课程。 ( )10.好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适合任何教学情境。 ( )1.一对数学家夫妇能把“数学能力”遗传给后代。 ( )2.成熟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 )3.问题的表面特征即“问题的表征” 。 ( )4.情感是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 )5.情绪表现为一种主观感受。 ( )6.道德观念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一种表面现象。 ( )7.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 )8.男生比女生具有右脑发展的优势,因而使男生语文能力往往优于女生。 ( )9.中等程度的焦虑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 ( )10.“作业分组”是按学生的作业好坏分组,授以不同的课程。 ( )四、简答题1.小学儿童心理机能的深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条件反射更加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二信号系统在教学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2.校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23 页第 5 题答案。3.学习准备中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31 页第 2 题答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46 页第 3 题答案5.低年级学生知觉的分析综合水平往往有哪些倾向?知觉事物较强的部分而忽略了事物的整体;知觉事物整体而忽略了组成整体的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事物产生一个笼统的、不精确的、割裂的初步印象。6.附属内驱力的存在有哪些依据?.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62 页倒数第 2 段“附属内驱力的存在依据是:” 。7.小学儿童道德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举例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是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举例)是从大量的得到情境里抽象出来的。举例参见教材第193194。8.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 举例说明。第一,引导儿童准确辨析和概括学习内容共同的本质特征;第二,强调学习迁移的特征;丰富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例。举例参见教材 266268。9.教师如何克服性别偏见,因性施教?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正确期望与评价性别角色;指导男女学生自我社会化;优势互补,因性施教。参见教材第274-276 页,四个方面要具体掌握。10.教师如何正确认识期望“输入”的效力过程?尽管学生各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应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要求,给予恰如其分的期望,并采取措施因材施教。参见教材第 297 页。11.小学儿童道德观念形成表现在哪些观念上的发展?参见教材第 194 页。1.小学儿童个性品质的构成有哪些因素的形成最明显?情感逐渐丰富和深刻;自控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发展。2.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文化的传承,使儿童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向儿童传递该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使儿童能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关系。3.如何促进小学儿童言语的发展?.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58 页简答题答案 4。4.什么是“抱负水平”?学生的抱负水平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抱负水平指一个人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估计自己所能够达到的成就目标。 “有关因素”参见教材第 163 页第2、3、4 段。5.儿童道德评价的发展有哪些特点?.抱负水平指一个人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估计自己所能够达到的成就目标。 “有关因素”参见教材第 163 页第2、3、4 段。6.如何使小学儿童能够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参见教材第 268270 页,用第一第四的各段第一句。7.教会小学儿童练习的基本策略有哪些?.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92 页简答题答案 3。8.“反馈调节”教学方法包括哪些步骤?包括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9.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风格?要兼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学风格之长,融进自己鲜明的个性,针对不同对象和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变化的独特的教学风格。10.教师的威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看作仿效的典范和行为的楷模;有威信的教师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母亲孕期的情绪状态为什么能影响胎儿?因为母亲产生情绪变化时,血液会发生化学成分变化,这些血液流经胎儿体内,改变了胎儿生长的小环境。2.学校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具有相对独立性、主动性、可控性3.学习准备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包括身体发展水平、动作技能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情趣水平、人际交往水平以及自我意识水平。4.感觉记忆的信息被注意的有哪几种情况?有三种情况:事先预期的信息、强烈或新异的信息、主动选择的信息。5.小学儿童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主要有:情绪体验由生物性向社会性发展;情绪体验由易变性、肤浅性向深刻性、稳定性发展;情绪表现形式从外露向内隐发展。6.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道德动机经常战胜不道德动机;第二,排除内外干扰,实现其道德行为。7.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哪些?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92 页最后一段第 93 页8.“反馈调节”教学方式包括的教学步骤中, “诱导” 、“尝试” 、 “归纳” 、 “变式” 、 “回授”各自的含义是什么?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尝试开展探求知识的活动逐渐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归纳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将结构纳入整个知识系统。变式进行变式练习训练。回授及时搜集和评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并有针对性组织辅导和讲解。9.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有哪些特征?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82 页简答题第 3 题答案。10.如何发挥教师期望的期望效应?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117 页简答题第 1 题答案。五、论述题1.论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发展的主要表现。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10 页论述题答案。2.论述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克服其不利因素的办法。参见教材第 55 页3.举例说明小学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58 页论述题答案4.分析不同焦虑水平对儿童学习的影响。从适度的焦虑、过低的焦虑、过度的焦虑、长期过度的焦虑几个方面来分析各种不同焦虑水平对儿童的影响。参见指导书第 67 页第 2 段。5.举例分析儿童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与依附性。参见教材第 208 页“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与依附性”6.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儿童认识差异有什么意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方式选择指令程序,自定目标进行学习。能力强的、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取跨入下一个程序,进行超前学习。能力差的、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放慢速度。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适应学生认知差异、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7.分析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有效性依赖的条件。参见教材第 242 页。1.什么是故事续成法?请举出一个应用的例子。.指主试将故事讲到一半打住,让被试接着将故事编下去,从被试续成的故事中分析其行为发展水平。参见教材第31 页。举例。2.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学校教育是对儿童普遍社会化的较为理想的组织过程,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动性和可控性,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3.分析引起学生过度焦虑的原因。.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67 页第三段“引起学生过度焦虑的原因:(1)(4) ”4.分析教师期望的流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反馈流程,而非一种单向的连贯过程。它包括 7 个环节,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107 页。5.如何培养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能力?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135 页论述题最后一题答案。6.作为教师,对待挫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第一,要自我克制,增强自控能力;第二,合理渲泄情绪;第三,情绪转移。7.举例说明年龄较大儿童的记忆策略有什么发展?参见教材第 117 页。8.分析教师语言能力在教学中的影响。参见教材第 301 页。1.分析学习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从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学习成败三方面分析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72 页答案。2.举例说明小学儿童学习迁移心向的发展。小学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意性逐渐增强,使其对学习迁移的心向逐渐由弱向强发展。参见教材第 257 页第一段。3.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134 页论述题第 1 题答案。4.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从学习目的性、学习兴趣、成绩愿望三方面进行分析,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63 页,14 段、教材第 162 页。5.教师应该如何加强修养来树立威信?6.论述品德心理结构对教育工作有哪些意义。参见学习指导书第 83 页第二段7.举例说明小学儿童的公有观念、友谊观念、公正观念、惩罚观念是如何发展的?参见教材第 194195 页。1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3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的形式来表征。 5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提出的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 6.他律:根据皮亚杰的品德发展论,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 7习俗水平: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处在习俗水平这一阶段的儿童,其主要特点是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与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阶段。 8表现性目标是教学目标设置的表述中的一种,这种目标设置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所应达到的最后结果,适用于检测缓慢变化的行为或情感,如元认知能力,对学习的兴趣。 9. 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0.趋避式冲突是指个体所面临的选择既能给他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着不良的影响。在各种心理冲突中,有一种给个体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一种冲突。 1 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 (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2 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的发展。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表现为: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建立合适的反应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4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5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及时复习 (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3)试图回忆 (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6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 ()把握愉快四因素。()明确挑战性任务。 ()形成灵活的教学方式。()强调掌握目标。 ()专注于完成任务过程的评价。7简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 (2)教师的移情 (3)教师的期望 (4)教师的焦虑。只有当教师的焦虑处在中等程度时,他才会努力改变课堂状况,有效而灵活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断努力以创造最佳课堂气氛。良好的自我意识是教师维持适度焦虑的关键因素。 1试论述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是陈述性知识的运用。对智力技能的培养,应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1)形成程序性知识 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为了促进学生形成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产生式知识只有经过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的程度,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导致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大声描述观察内容、直观教具的操作过程、以及思维过程和概括的结论,鼓励学生互相问答和相互议论等。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智力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多样,注意举一反三。第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2.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五点: (1)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做到:顺应学生的需要。实践表明,只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具体、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诸如讲故事、主题班会、科技讲座、参观访问等就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是指校内的活动,如练习、实验、实习、课外活动等。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有效地教学。教学本身是一种巨大无形的力量,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来源和渠道。例如. ()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 电大开始招生-欢迎介绍朋友或同学来报名!董老师电话: 15936203488 0371-68883678 详情登陆 http:/www.diandaedu.com.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目标结构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有效的目标设置有五方面的要求:确定表现的目标,而不是结果的目标。确定挑战性的目标,而非轻而易举的目标。设置现实的目标而非非现实的目标。设定具体的目标而非笼统的目标。重在设置短期目标而非长期目标。 ()成就动机训练 成就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很多研究表明,对成就动机进行训练是有效果的。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这些效果在原来成就动机低而学习又差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归因作为比较稳定的认知方式,能够诱发不同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要避免不期望的归因,形成期望的归因。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归因训练的程序,改变一个人的不良归因倾向,以期引起行为的积极变化。面对成功或满意的行为结果,应该做稳定的、内部的归因;经常体验失败的人应选择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才是正确、合理、科学的归因,这样才使人认识到失败不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学生承担责任。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他不喜欢的活动往往是有效的。对所有的学习活动,有的学生并不都表现出兴趣,可以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加入他不感兴趣的活动,或者只有先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才能从事感兴趣的活动,使之产生对不感兴趣活动的需要,从而培养其学习动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6-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小教专业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 2007年 7 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1影响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 ABC )。A营养 B睡眠 C适量的运动 D遗传2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BCD )。A教师心理 B个体差异 C教学心理 D学习心理3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差异集中体现在( ACD )等方面。A发展水平差异 B气质类型差异 C表现早晚差异D结构差异4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A布卢姆 8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5学生品德不良主要包括的类型有( ABCD )。A过失型 8品德不良型 C攻击型 D压抑型6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的归因倾向可能是( A )。A能力归因 B运气归因 C努力归因 D任务难度归因7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 BD )。A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B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C整顿班级秩序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8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C )。A内部动机 B认知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的动机9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 D )。A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 B获奖情况 C教师评语 D学生作品10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ABCD )等方面。A学习 B情绪 c行为 D社会适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2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3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它具有以下特点: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4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5任务促成的纪律是指由于某一特定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1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行为。( )2知识的应用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 )3记忆一份材料时,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开始和末尾部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X )4处在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往往表现为:不服从权威,我行我素。(X )5-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6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X )四、简答题(从以下 4 小题中任选 3 小题完成,每小题 8分。共 24 分)1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2 分)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1.5 分)(2)分解阶段。(1.5 分)(3)联系定位阶段。(1.5 分)(4)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2简述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教学原则。(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1 分)(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2 分)(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3简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1)好奇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知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2 分) 。(2)兴趣:兴趣事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学习有重要影响(3)愉快:愉快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毒。(4)焦虑: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2 分) (4)焦虑: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4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是什么?第一,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判定其教学效果的依据。第二,教学安排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使用符号标志技术。第四,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习惯,可选用讲解、图示、提问、回忆等方法。第五,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五、论述题(共 30 分)1试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5 分) 构建主义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学习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信念的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2 分) (1)学习的主动性,即指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括着队员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2)学习的情景性,即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蕃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情景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3分) (3)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进行了许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景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论述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目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系统性不够强,还没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15 分)创造性由多种成分构成,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也就有很多。既设计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也涉及环境因素。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很有必要的。(1 分)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1 分)要克服一些不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的教育观念。比如过分追求高分数,不鼓励学生提问,过于前调权威的教学等等,都有碍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巴胺及气氛;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创造渴望。(1 分)(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 分)创造性思维是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并在头脑中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过程。广开思路就是要有利于鼓励和培养小学儿童遇到问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1 分) (3)发展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1 分)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快速联想的能力,是保证思维流畅性的基本条件。(1 分) (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1 分)原型是指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题的主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应用相似原理去解决问题,是导致创造、发明的重要思维方法。(1 分)(5)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训练。(1 分) 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提出的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粤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学生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1 分) (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1 分)个体的创造性备低与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创造性是人格力量的显示。独立的、灵活的、容纳的、主动的、痴醉的人格有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1 分)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1 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丰富多彩,重视在这些学科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1 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小学教育等专业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2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D )。A3岁 B6 岁 C9 岁 D12 岁3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BC )。A人本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4下列选项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B )。A划线 B列提纲 C记笔记 D画关系图5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 ACD )。A命题 B产生式 C命题网络 D图式6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BD )。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 C 经济条件较差I)学校教育失误7情绪对于学习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CD )。A信号功能 18支配功能 C 动机功能 I)组织功能8一名学生早上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被老师看到后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这个学生经常早到校打扫卫生。这种结果可以用( B )原理来解释。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的提法,健康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道德健康1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师领导方式下的学生表现有( BC )A自律性强 B高度焦虑 C互相指责 D学习效率低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3高原现象指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4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5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下列回答也正确: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1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称作概念同化。( )2学生的课后练习过程都属于问题解决过程。( 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分散练习的效果优于集中练习的效果。( )4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差异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的重要因素。( )5小学高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是既不简单服从权威,也不机械遵守规则。( )6学习与回忆时的情境越相似,回忆的成绩越好。( )四、简答题(从以下 4 小题中任选 3 小题完成,每小题 8分,共 24 分)1简述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学儿童的记忆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展(1 分) 13 年级学生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效果。4 年级学生的有意识记成绩开始超过无意识记成绩。小学高年级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且能够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1 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形象记忆占优势,小学高年级儿童对抽象言语材料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增长率,但对抽象言语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2 分)(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1 分)锺;|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来学习。但意义记忆也有明显的增加,他们学会了用多种记忆方法和策略来促进意义记忆。(1 分)2简述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基本思路。(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 (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 。(5)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训练。 (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以上 7 个要点中,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1 分,全部答对给 8 分。)3简述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1)了解学生的需要。(2分)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2 分)(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2 分) (4)建立课堂规范。(2 分) 、4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 (5)运动技能的学习。 (以上 5 个要点中,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15分,全部答对给 8 分。)五、论述题(共 30 分) 五、论述题(共 30 分1试评述罗杰斯的学习理论。(15 分)罗杰斯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将其人格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1 分) (1)意义学习:学习应该与个人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能够影响学生感情,推动学生行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2 分)2)自由地学习:每个学习者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感情和完善自己的倾向,这种倾向只有在能体验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由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2 分)(3)学习者中心:学习者是有目的、能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2 分)(4)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自我实现倾向乃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学习的主要因素。意义学习的动机产生于人类基本的自我实现倾向。教师的作用是创造合适的气氛,允许自我实现倾向的自由发展。(2分)(5)学习的促进: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促进者和学习者是平等的关系。罗杰斯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存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个人关系中的某些态度品质。(2分)对罗杰斯学习理论的评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融;强调对人学习的研究;相信人的本性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强调意义学习、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向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学习理论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2 分 但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先天潜能在学习中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由选择和自我设计,忽视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制约性。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联系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5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i)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1 分)学习动机的形成有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从学校中一般学科的教学来看,多数知识性学科的学习动机,是要靠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正诱因特征来引发的。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如何设计教材教法以及教学活动,使之具有正诱因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喜欢学习,自然是培养学习动机的首要条件。外在学习动机获得适度满足之后,也有可能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2 分)(2)从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1 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只有基本需要(如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的、尊重的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成长需要才会产生。因此学校应设法先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为成长需要的产生奠定基础。(2 分)(3)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1 分)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应适应并选择学生心理上的需要,给予适度满足,使其产生价值感,进而自发地去追求。(2 分) (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1 分) 成功的学习结果是产生学习行为的助力。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各自获得成功的经验,以使他在努力之后获得满足,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时,不宜只按团体标准,而应重视个人的进步,以进步作为成功的指标。(2分)(5)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1 分) 教师的反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影响。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或是负面的(批评或训斥),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根据。进而成为学生建立自信的依据。(2 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 2008 年 7 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i注意品质的好坏体现在( ABD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转移2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性条件反射 C社会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 ( AD )A发现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试误说 D接受学习理论4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B )。A开始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开始和结尾部分 5下列选项中的内部学习动机有( BC )。A通过好成绩寻求较高的社会地位 B要求了解和掌握新知识C力求解决某一问题 D努力赢得老师的表扬6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情绪因素有( ABCD )。A好奇B兴趣 C愉快 D焦虑7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 C )归因。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任务难度8如果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班级人数在 25 人左右,比较适宜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为( BC)。A堆式 B马蹄形 C环形 D兴趣站 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的行为表现为( AD )。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 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10下列项目中叙述正确的是(BCD )。A复述便是死记硬背 B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2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3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4习俗水平: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品德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水平的阶段。习俗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服从各种准则。5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1遗传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影响儿童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营养、睡眠和适宜的运动。 ( ) )2“男孩比女孩数学能力更强”,这一说法有科学依据。( ) )3表征陈述性知识的最基本单位是由“如果则构成的产生式。 ( x )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x5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言语和词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6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x四、简答题(从以下 4 个题中任选 3 个完成。共 24 分)1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是什么?(8 分) 行动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15 分) (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15 分) (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15 分)(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15 分)行动研究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行动研究一般是以具体情境为限,研究的样本受到限制,不具代表性,对自变量的控制成分少2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分为哪些类型?(8 分)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学习类型进行划分。 、(1)知识的学习,(1 分)即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接受和获得基本知识,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15 分) (2)技能的学习,(1 分)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15 分) (3 行为规范的学习,(1 分)主要是指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这类学习是比知识、技能更为复杂的学习3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8 分) (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多用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对于以上五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15 分,全部答对给 8 分)电大开始招生-欢迎介绍朋友或同学来报名!董老师电话: 15936203488 0371-68883678 详情登陆 http:/www.diandaedu.com.4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8 分) 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 (对于以上五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15 分,全部答对给 8 分五、论述 1试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15 分) (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2 分)引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为了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恰当,作业难度适中等。(3 分)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2 分)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个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一个眼色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3 分)(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2 分)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3 分)(4)赞扬其他学生。(2 分)当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时,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3 分)(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2 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该以说服教育,促进学生自省为主。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教师在对学生施行了必要的惩罚后,还要开展细致的工作,防止学生产生敌对的或自暴自弃的想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方式。另外,教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恰当的惩罚。(3 分)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题(共 30 分) (1)了解个人职业特征。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特征,才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要求。了解个人职业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生活经验、偏好、能力、个性一态度、创业精神、决策水平、目标清晰度等方面内容。 (2)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生涯设计可以使教师纳入自己固有的生活轨道。根据个人的价值、兴趣或经验、潜能等,了解组织中的生涯发展机遇;设定个人生涯发展的具体目标;发展达成具体目标的策略或计划。 (3)肯定自己拥有的能力与技巧。教师职业有基本心理要求(基本能力)和特殊心理要求(特殊能力)。(4)具有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教师有四种基本信念:教学效能感、控制点、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压力有关的信念。教师为自己制订完美的生涯规划、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又具备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这样,就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5)有效应对挫折。 有效应对挫折,教师应做三方面的努力:首先,增强信心,加倍努力。其次,改变方法。当采取某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受到阻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尝试运用别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最后,调整目标,经过再三努力仍然失败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使较长远的目标与短近的目标相结合,使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现实性的目标相结合。(6)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享受职业生活。感情的交流是双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