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40624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汨罗江幻想曲1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音乐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2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3重点难点 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形象。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屈原与楚辞 ?(一)屈原与楚词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将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加以整理,并在次基础上,怀着炽烈的情感创作出离骚、九歌等新诗体,开创了楚辞的流派。据载,屈原的乐舞九歌的演出规模宏大,其中有舒缓的安歌、有欢快的舞蹈,还有由钟、鼓、笙、篪、排箫、瑟等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的演奏。1、仔细聆听汨罗江幻想曲片段。乐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是一首由李焕之创作,取材于古琴曲离骚的古筝协奏曲,乐曲古朴、抒情而又不失悲愤激越,深刻地刻画了屈原的崇高品质。2、让学生尝试根据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来想象有关屈原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说出你所想象的有关屈原的音乐故事。3、结合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鼓励学生畅谈有关屈原身世及他所创作的作品。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名平,字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一生都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他曾以宗亲的身份当过楚怀王的“左徒”,此外,他还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屈原辅佐楚怀王时,正值战国七雄激烈争斗之际。楚怀王起初很信任重用屈原,让他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颁布及推行变法等事项。但屈原的变法主张因触犯了一些贵族重臣的利益而遭到反对。心怀嫉妒,欲与屈原争宠的上官大夫又在怀王面前诽谤屈原。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屈原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也最终被怀王丢弃。轻率赴秦的怀王被秦国扣留,客死于秦。而屈原则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顷襄王继位后,信用其弟子兰为令尹,子兰又唆使上官大夫诽谤中伤屈原,顷襄王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屈原远离故乡,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约有9年之久。满怀忧愤和悲伤的屈原,在无可奈何之下,自沉于汨罗江中。关注社会现实是屈原作品的一个基调,因而他处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屈原受到后人的广泛纪念,除了他的文学成就外,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后世传说屈原投江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纷纷驾船前去打捞,后来又用粽子祭祀他,这就是端午节和节日划龙舟、吃粽子习俗的由来。屈原的诗歌作品收入楚辞中的,据刘向、刘歆父子校订和王逸的注本,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7篇。其中离骚、天问、九歌是其最可信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初年,指的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因其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故名“楚辞”。自西汉晚期的刘向将屈原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后,“楚辞”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屈原的诗歌创作采用了许多神话传说,想像丰富,感情真挚,文采绚丽,结构宏伟,具有奔放的气势和浓郁的浪漫色彩,风格特色与北方地区的诗经迥别,因而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如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并用“兮”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与诗经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屈原也因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创造性,在20世纪中,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世界人民的纪念和尊敬。活动2【讲授】高山流水会知音 (二)高山流水会知音1、故事:据吕氏春秋列子记载。伯牙和钟子期是好朋友,钟子期的琴也弹得很好。有一天,伯牙弹琴给钟子期听,一曲既终,钟子期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给钟子期弹了一曲,钟子期听后说:“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非常高兴,因为钟子期对他所弹的琴曲完全能够领会,他把钟子期当成了自己的知音。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异常,将自己心爱的古琴也摔碎了,从此不复弹琴,表达了对失去知音的强烈痛惜之情。古代流传下来的琴曲还有伯牙与子期一曲,可见他们的友谊感人至深。伯牙、子期早已仙去,而高山、流水这两首琴曲却流传了下来,一直到现在仍有人在演奏高山、流水的琴曲,但这大约也只是曲名相同,琴曲的结构、曲调等等可能与伯牙那时所弹已有很大的不同了。2、欣赏古琴曲流水片段,了解古琴的音色,启发学生想象,流水表现了山涧深处潺潺溪流汇成浩瀚汪洋的意境。3、结合课本提供的乐谱,让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唱主题旋律。4、古琴介绍:古琴,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曾候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是最早的古琴实物。历史上曾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传说,虽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弹弦乐器中,古琴的构造比较复杂,由面板、底板、音梁、音柱、弦轴板、弦轴、琴弦和琴脚等部分构成。现在多为七弦十三徽,徽位是根据琴面的长度分成若干等分来排定的。古琴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丰富多采,由于音区不同而有异。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磬。按音发音坚实,也叫“实音”,各音区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区浑厚有力,中音区宏实宽润,高音区尖脆纤细。按音中的各种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细致的表现力。古琴有浙江派、江派、虞山派、绍兴派、广陵派等,各派琴家都有清楚的师承关系及代表曲目。活动3【讲授】梅花三弄 (三)梅花三弄1、赏梅: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以梅花三弄为背景音乐,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听梅:“弄”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发展手法。梅花三弄即是将表现梅花的音乐主题,在不同的段落中重复三次,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凌霜傲雪的梅花音乐主题,在“三弄”中均显出不同的风姿和神态。首先听三段不同音乐,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梅花不同的音乐形象。A段:主题旋律共有三个乐句,每句有六个小节,起伏有致,给人以鲜明的形象,引导学生想象梅花端庄典雅的形象。B段:比第一段低八度,更突出了梅花迎风斗雪坚毅品格。C段:音区与第一段相同,但旋律中多八度跳进和加花润饰,比主题的原型更加活跃。3、唱梅:轻轻吟唱主题旋律,熟悉主题音乐。4、听梅花三弄全曲,跟唱主题旋律。5、咏梅: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花为题者最多,让学生说出咏梅的诗句,并且在梅花三弄的音乐背景下朗诵诗词。教后札记:学生对古琴和古筝区分不开,用两件乐器的图片和音色,帮助学生区别。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需要进一步提示和听辩,对于梅花的形象可以借助图片帮助。活动4【讲授】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1、赏梅: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以梅花三弄为背景音乐,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听梅:“弄”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发展手法。梅花三弄即是将表现梅花的音乐主题,在不同的段落中重复三次,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凌霜傲雪的梅花音乐主题,在“三弄”中均显出不同的风姿和神态。首先听三段不同音乐,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梅花不同的音乐形象。A段:主题旋律共有三个乐句,每句有六个小节,起伏有致,给人以鲜明的形象,引导学生想象梅花端庄典雅的形象。B段:比第一段低八度,更突出了梅花迎风斗雪坚毅品格。C段:音区与第一段相同,但旋律中多八度跳进和加花润饰,比主题的原型更加活跃。3、唱梅:轻轻吟唱主题旋律,熟悉主题音乐。4、听梅花三弄全曲,跟唱主题旋律。5、咏梅: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花为题者最多,让学生说出咏梅的诗句,并且在梅花三弄的音乐背景下朗诵诗词。教后札记:学生对古琴和古筝区分不开,用两件乐器的图片和音色,帮助学生区别。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需要进一步提示和听辩,对于梅花的形象可以借助图片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