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40598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川秀美1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并能在中国地形图上一一找出;2.知道山区的含义3.知道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地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自己生活的地区,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形及其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将要出示的几张图片,并一一说出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哪种地形?多媒体打出图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教师: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世界五种基本地形。那在我国能找到这些类型吗?今天,我将带同学们去感受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出示课题:复杂多样的地形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地形图(即教材图513), 在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在图上一一找出中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巩固:先让同学们根据教材图513,熟记刚才指点过的地形单元,五分钟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地形空白图,让学生填图。教师: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例如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夹着塔里木盆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从高原、盆地、平原中各选择一个来描述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可见,我国山脉众多,又有四大高原、盆地,还有三大平原及丘陵,这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得出我国的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引导学生回答,并在多媒体上展示。)过渡: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又是如何呢?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请大家先看四张图片。出示图片 提问:这四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地形?这四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归纳: 地形类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平原、盆地种植业 比较发达山地林业 比较发达高原畜牧业 比较发达丘陵发展经济作物,如茶叶等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问:从上面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归纳:我们要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过渡: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已经学习到不同的地形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在同一地形中,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来猜一猜这些图片都是我国的哪些地形单元出示图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先让学生说出对应图片的名称及特点。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每一种地形内部,景观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也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过渡:我国拥有的这几种地形,其面积差是很大的,你们知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种地形? 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出示三个思考题 1)哪种地形面积最广?2)按习惯,把哪几种地形统称山区?3)山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多少得出我国地形的又一个特点:2、山区面积广大。(引导学生回答,并在多媒体上展示)过渡:我们的家乡章镇的地形也以山区为主,因此山区的发展于否会直接影响章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要请你们为我们章镇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活动:出谋划策我们的家乡章镇地形以山区为主,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对家乡的山区进行开发建设?请你出谋划策!(可以结合课本中二位同对山区的感受进行小组讨论)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有利也有弊:利矿产、水能、森林、旅游、珍希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好,弊交通、通讯、教育条件差,经济发展较慢为此,山区要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积极实施农业多种经营;引进人才 ,发展教育换句话,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我们章镇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二个特点,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探讨我国地形的第三个特点即地势的特点。出示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结合课本13页第二段文字,让学生补充完成下表名称及分界线平均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丘陵、平原得出我国地势的特点: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回答, 并在多媒体上展示。)探究: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气候、河流走向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出示水循环图;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杨慎临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几个分界线上的水电站图;人口分布图,先让学生根据提示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地势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使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且水能资源丰富。地势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我国人口主要居住在第三阶梯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东密西疏活动3【讲授】【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三个特点,请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学生:我国地形的三个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2、山区面积广大;3、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势特点)。 (教师同时作为板书在黑板上展示)活动4【作业】【作业巩固】 见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