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2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5718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2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2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2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2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长沙长郡中学测试)有色金属矿物是由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据此完成13题。1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2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B水资源C技术 D交通3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有利于扩大就业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A BC D解析:第1题,铜矿的形成和岩浆活动有关,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多,岩浆侵入接近地表导致铜矿埋藏浅。第2题,读图可知,与B区相比,A区河流较少,且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成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第3题,出口的铜矿石一般为原材料,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出口铜矿石,铜矿加工环节在国外,会减少本国环境治理的费用。答案:1.B2.B3.C(2018湘潭模拟)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增长速度快,至2012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重。读2013年中国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区“弃风”电量图(单位:TWh),完成46题。4我国“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5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A风能资源开发时间短B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C风能资源非常丰富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6下列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B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C通畅能源外送通道D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解析: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蒙东、蒙西、甘肃都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此“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第5题,甘肃、蒙东、蒙西等都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本地消纳电量有限,而电力外送能力又不足,只能“弃风”。第6题,根据“弃风限电”的原因可知,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通畅能源外送通道。答案:4.A5.D6.B(2018广东实验中学模拟)香港即将在近海区域修建一座全球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届时风电会通过一条25 km长的海底电缆,接入香港电网,预计可为8万户家庭提供电力。读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示意图,回答79题。7欧洲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多个海上风力发电厂且规模巨大。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可以()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减少赤潮的发生概率C增加洋流的速度D增加附近海岸的降水量8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A成本低 B占用耕地C发电不稳定 D污染环境9在我国东南沿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主要是因为()A海上环境复杂,建造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B东南沿海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C东南沿海其他能源丰富,会造成海上风力发电没有市场D海水的腐蚀性强,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解析:第7题,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赤潮是由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与发电方式无关;海上风力发电与洋流速度、附近海岸的降水量无关。第8题,风力发电由于风向及风力大小的变化,发电量不稳定,所以常被称为“垃圾电”。第9题,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与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无关;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东南沿海常规能源缺乏,风力发电市场广阔;海水腐蚀性强,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加以克服,这不是有较大风险的原因。答案:7.A8.C9.B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读图,回答1011题。10排水沟宜建在()A BC 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解析:第10题,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图示采掘区周围有和,其中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应为隔离护坝;应为排水沟。第11题,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挡沙漠侵袭,保护公路的安全。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答案:10.A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8岳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材料二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材料三山西煤田分布图和煤炭的综合利用图。(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5分)(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7分)(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10分)解析:(1)注意材料一中提及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都是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从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析。(2)材料二提及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措施可借鉴鲁尔工业区相关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结构、发展交通与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3)从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同时要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13(2018河南安鹤新开四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河西走廊地区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可达2 000万千瓦,将通过建设相应的调峰火电机组,为风电配套,还会通过建设氧化铝等高耗能项目,消化富余电力。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地之一,2009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1世纪初被迫开始能源工业转型。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谋划和建设。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1)简述玉门进行能源工业转型的自然背景和条件。(8分)(2)分析河西走廊地区进行大规模风电建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8分)(3)说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谋划和建设对甘肃省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解析:(1)玉门石油资源枯竭,风能、太阳能丰富,工业转型可改善环境。(2)从材料信息归纳总结,从环境、水资源等方面分析即可。(3)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作答。答案:(1)自然背景: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条件:风能、太阳能丰富。(2)风力发电具有波动性,需建设调峰火电机组,本地区煤炭资源缺乏,需从外省调入;剩余电能无法消化,需建设高耗能项目,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3)加快资金、技术引进;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加强沿线地区的经贸联系和社会文化交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