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40544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唐诗五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暮(b)徙倚(x)汉塞(si)B.驱犊(d)东皋(go)采薇(wi)C.鹦鹉(w)燕然(yn)啄春泥(zhu)D.荆门(jng)仍怜(lin)白沙堤(d)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长河落日圆(指黄河)C.水面初平云脚底(刚刚)D.仍怜故乡水(可怜)3.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4.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5.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6.根据提示填空。(1)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3)渡荆门送别中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的诗句是:,。(4)黄鹤楼中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之感的句子是:,。(5)其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唐代山水诗人,他的字是。使至塞上描绘了风光,反映了战地生活,是千古传诵的名篇。(6)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人称“”。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由写远游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D.第三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水中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10.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1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画横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课外拓展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4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3.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1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516题。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5.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得巧妙,请加以赏析。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718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17.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18.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妙笔生花19.阅读下面的诗(词)句,回答问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2)请任选一组分析其表达技巧。体验中考20.(xx辽宁丹东)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B.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C.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D.“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21.(xx山东德州)综合性学习。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的主题。序曲忆往昔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第一章(A)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舞蹈:老师妈妈相声:家访诗朗诵:献给母校的歌第二章(B)爵士舞:快乐崇拜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武术:风云歌曲:青春修炼手册续表尾声展未来舞蹈:让梦飞起来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朗诵:少年中国说(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A.毕生心血哺新秀桃李成荫四海春B.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C.汗水染成千顷绿一代桃李谱华章答案:夯基达标1.B解析 A项,“徙”应读“x”;C项,“啄”应读“zhu”;D项,“荆”应读“jng”。2.D解析 “怜”,喜爱。3.C解析 正确的划分应为: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B解析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5.(1)比喻、对偶(2)比喻、对偶(3)对偶(4)拟人(5)对偶6.(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5)王维摩诘边塞(6)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课内品读7.解析 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本题中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通过对“直”“圆”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参考答案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被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9.B解析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而不是“蜀地”。10.解析 “仍怜故乡水”中的“怜”字,写出了诗人的恋恋不舍;“万里送行舟”中的“送”字,明确了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参考答案 诗的最后两句,即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说来自故乡的水,行程万里仍依依不舍送“我”的行舟。用的是拟人手法,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情深意重,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11.解析 可以从写景的诗句中体味诗人的情感,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景致迷人,心情愉悦。也可以抓住议论抒情的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抒情,爱西湖,爱西湖的春天。“行不足”,尤其抒写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 喜悦(对西湖美景喜爱)行不足12.解析 首先细读这两句诗,找出能够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选定词语后,可按照“表明体现了季节的特征”这样的格式解答。答案示例 (1)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的特征。(或:早莺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一展歌喉,体现了季节特征。)(2)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的特征。(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课外拓展13.中间四句的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邈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14.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15.解析 首先解释“迷”字的字面意思,然后结合语境体会诗人的情态与情感。参考答案 “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时的陶醉。16.解析 由首联中的“惬”字,可以体会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颔联中的“迷”字,写出了诗人当时被小路景色迷住了的情态,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喜悦。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17.解析 结合注释可知,这首诗是李白遭流放时所写,因为不得志,应有愤懑痛苦之情;再结合诗句“西望长安不见家”,不难分析出忧国思乡之情。参考答案 表达了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朝廷的眷念等情感。18.解析 诗人在黄鹤楼中听吹笛,“落梅花”之景应是虚写,即通过想象来写景抒情。把想象的什么景(结合注释)、抒发的什么情(结合上题)表述出来即可。参考答案 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19.(1)李白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李煜借月亮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情感,王建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2)示例 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王建诗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20.B解析 A项,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C项,“三、两个”中的顿号应删去;D项,“说”后面应为逗号。21.(1)示例 (A)颂师恩(B)炫青春(2)示例 忆往昔,岁月如歌。朵朵白云记录了入学的铮铮誓言,茵茵绿草闪烁着竞技的滴滴汗水,依依杨柳倾听过青春的甜甜畅想。(3)B解析 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应相同、结构应一致,A、C两项均不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